评论:全力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中国
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描绘了“十三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蓝图。放眼“十三五”乃至未来一个较长时期,绿色发展是富国惠民的重大战略,也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社会和谐繁荣、实现美丽中国的必由之路。
一、明确绿色发展理念,体现了中央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定决心和战略定力
党的十八大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建设,首次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十八大以来,中央就生态文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决策部署,制定发布了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修订颁布了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了大气、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彰显了中央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根本理念,标志着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推进力度和实践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支持,获得了海内外的高度好评。
然而,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有所放缓,特别是近期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一些地方出于局部、短期利益考虑,推动绿色转型发展的措施力度有所弱化。对此,十八届五中全会旗帜鲜明地提出绿色发展理念,强调要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产品;并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筑牢生态安全屏障等六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可以说,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在发展理念上的具体表现,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既端正了一些地方在发展路径问题上的某些“摇摆”心态,又叫停了转型发展实践中的某些“拉锯”行为,给全党全国人民吃下了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的“定心丸”。
二、坚持绿色发展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全会认为,我国发展仍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同时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资源环境问题就是重大的制约“瓶颈”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但更要清醒地看到,我们走过的是条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产出、少循环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背后的代价是资源消耗过度、人力投入较大、环境污染较重。虽然中央历来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组织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政策法规措施,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但是全国环境状况仍不容乐观。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大超出环境容量,环境质量差强人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2014年,全国161个按新的空气质量标准监测的城市中,达标比例仅为2.7%;全国近五分之一耕地遭污染;超三成地表水受污染,近五成地下水水质差。同时也应该看到,发达国家一二百年工业化过程中分阶段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30多年里集中显现,复合型、压缩型特征明显,也加大了解决环境问题的复杂性、艰巨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小康全面不全面,生态环境质量是关键”。为此,必须要以生态文明建设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在空间布局上,以主体功能区划为基础,推进城乡建设、土地利用、环境保护“多规合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高效的生产空间、宜居的生活空间、良好的生态空间。在发展规模上,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刚性”约束,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资源利用上,坚持节约优先、严格用水用能管理、严格保护耕地的同时,树立“环境也是资源”的意识,推行排污权核定、管理和交易。在环境治理上,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建立严密的法治制度,统筹城乡发展,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在生态安全上,将山水林田湖作为统一的生命体,实施综合保护和修复,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三、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凝聚全社会力量共同建设绿色低碳生态家园
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全社会共有,也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创造。西方国家的环境保护,主要是自下而上,由社会公众和专业人士推动。我国则是自上而下的政府行为与自下而上的公众行为相结合。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将更有力地推动形成社会共治的新格局,政府、企业、公众将更加凝心聚力,共同投入到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事业之中。
政府实施绿色发展战略,除组织采取一系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生态建设措施以外,重点是在考核评价、资源有偿使用和领导干部离任自然资源审计、生态补偿、责任追究、赔偿制度等各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例如,建立同环境质量相挂钩的责任评价考核制度,健全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将环境“问责制”落到实处;完善环境法治,建立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制定更多促进节能减排、鼓励绿色产业发展的经济政策;建立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损害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等等。
企业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主要是加快生产方式的绿色化进程。包括传统产业的绿色化升级改造,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同时,将节能减排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加快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
公众实施绿色发展战略,主要是增强节约自觉、环保自觉,践行环境保护,加快形成更加健康和绿色的生活消费方式;同时更广泛地参与环境治理和环境保护监督,最终形成人人、事事、时时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宣讲家网独家评论 北京市环境保护局研究室 张峰 金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