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市南区构建全域互联互通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4.03.2016  13:11

  青岛市市南区围绕现代文化需求发展新趋势,以“文化供给侧”改革为重点,积极探索新型机制,做精输送渠道,创新供给方式,努力构建政府、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全域文化资源互联互通、共建共享。

  一、构建基于互联互通的服务载体体系。立足于高标准、多样化服务要求,建设高质量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打造“全域覆盖、三馆联动、全向开花、互联互通”文化载体网络。

  (一)打造“全域覆盖”服务网络。 将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抓手,建成65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平均面积1000平方米,最大单体面积4000余平方米;先后建成65处社区休闲广场,总建设面积5万平方米,实现了每个社区至少一处休闲广场的目标。累计投入2千余万元文化事业经费,改造提升10处综合文化站,打造一批公共电子阅览室和特色图书室。目前,辖区共有全国特色文化活动广场4处,全省十佳文化活动广场1处,全省三级以上文化站6个,全市基层文化示范街道3个、示范社区6个,有效保障了市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

  (二)构建“三馆联动”输送机制。 以区图书馆和区文化馆两个国家一级馆,以及专业音乐演出场馆青岛音乐厅为核心,建立辐射带动作用更强的协调机制、输送机制和管理机制,构建定点供给与全向输送相结合的文化供给渠道,打造“三馆辐射、联动共享”的文化服务网络。区图书馆的“百姓课堂”荣获“全省公共图书馆特色服务品牌”,区文化馆开设舞蹈、国画等10余个培训班,面向社区设立17个基层辅导点,针对中小学生开设20余个校园公益辅导班,年均输送各类辅导课约2000课时。发挥机关、企业、学校、艺术院团和社区居民中的文化能人作用,创立专家顾问团、艺术创作团、文艺表演团等 “六团走基层”公益培训模式,年均培训基层骨干和社区居民近4万人次。

  (三)拓展“全向开花”空间布局。 将加强公共阅读设施建设列入区办实事,建成65处社区图书馆,全部实现与全市各大图书馆网络的通借通还,全区图书藏量达到47万册。创新推出“啡阅青岛”图书馆项目,将100余家咖啡馆打造成为阅读服务点,新增阅读空间9000余平方米,增加图书阅读量约15万人次;选取两家咖啡馆铺设通借通还服务网络,开创了民营公益图书馆新模式,获得全省第二届文化创新奖。依托老建筑引进文博场馆、独立书店等业态,良友书坊、猫的天空之城、青岛文学馆等特色场馆陆续建成开放,嘉木美术馆、赞一美术馆等近20家民营美术馆先后落户市南,形成了我区独具特色的“美术馆现象”。

  二、打造基于互动品质的群文活动体系。通过送服务、组队伍、办巡展等系列举措,提供内容更为丰富、品质更为高雅的文化艺术精品。

  (一)送服务品牌化。 持续开展文化惠民行动,“十二五”期间累计举办各类群文活动5000余场次。打造“社区公益系列”品牌,推出10处社区剧场,选定专业演出团体举办百姓时尚秀、综艺曲艺等公益演出100场。创建“欢起剧社”品牌,融合时下脱口秀、BeatBox、流行音乐等时尚元素,创新“脱口秀+音乐小品剧”演出形式,创作了《缘分》、《疯狂直销》、《海带舞》等原创小品剧和歌舞,“欢起大本营”快闪活动网络点击量超过50万人次。提升“琴岛音乐之声”品牌,邀请旅美音乐家、市歌舞剧院等艺术团体和个人,举办交响乐、民族音乐、现代音乐等系列音乐会;依托青岛音乐厅专业演艺平台,年均承接各类赛事、专场演出100余场,增强了品牌影响力。

  (二)组队伍扩张化。 不断扩大文化队伍规模、提升业务水平,配备综合文化站及社区文化管理员75名,组建300余人的文化馆艺术团,设有舞蹈、时装表演等9支表演队伍,近年来共有100余件歌舞、绘画、摄影等作品获得市级以上荣誉。辖区5人荣获“齐鲁文化之星”称号,小品《血浓于水》获得全省“泰山文艺奖”,《我相信你》、《“鸡”不可失》两个作品入围第十一届 “群星奖”比赛候选名单,原创作品《大美山东》和《绛雪》在中央电视台进行展播。打造高水平社区文化队伍,组建260余支合唱、书画、戏曲等队伍,其中,香港中路合唱团获得全国知青文艺大赛金奖,珠海路曲艺队获得全国山东快书大赛金奖。

  (三)办巡展专业化。 整合专业文博场馆、艺术机构,推出“公益美展进社区”项目,开创了文化艺术走进群众、吸引群众、服务群众的新模式。目前,已联合嘉木美术馆、市集邮协会等机构,推出社区公益美展、邮展、影展、工笔铁线艺术展等主题展览50余场,展出名家画作、珍藏邮品、摄影作品等近千幅,吸引万余人次参观,使居民群众家门口就能欣赏高雅艺术作品。

  三、建设基于共建共享的文化供给体系。以“文化供给侧”为重点,通过搭建平台、拓展渠道、提质增效,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标准化、社会化、均等化水平,着力构建“项目为线、多点成面、动态管理”共建共享的文化供给网络。

  (一)以品牌项目带动服务升级。 文化发展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特点,通过“啡阅青岛”、露天剧场、欢起剧社、社区公益系列等品牌项目建设,搭建起各艺术门类和艺术团体的交流合作平台,调动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形成多点繁荣的发展格局。 集聚 “露天剧场展示点”、 “社区阅读服务点”、“公益文化共享点”(包括美术馆、博物馆、独立书店、咖啡馆及其它休闲场馆等),构建覆盖更加全面的文化服务网络,提供内容更为丰富和优质的文化产品。

  (三)实施动态管理优化资源配置。 通过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有效对接文化服务供给方和需求方的诉求,为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提供开放入口和合作机会,同时根据群众需求和反馈意见,及时更新调整项目类型和形式,实现双向调节和动态管理,更好地满足群众多样化文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