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8全球同祭孔活动新闻通气会在济南举行
“全球祭孔联盟成立暨9・28全球同祭孔活动”新闻发布会举行
中国山东网9月9日讯 (记者 马文文)“国之大事,在祀与戎。”2016年9月28日,是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67诞辰纪念日。9月9日下午,由中国孔子基金会等单位联合发起的“全球祭孔联盟成立暨9・28全球同祭孔活动”新闻发布会在省会济南隆重举行。
通气会由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理事长刘廷善主持。中国孔子基金会理事、著名学者、孔子后裔第75代孙孔祥林,文博专家、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资料研究室原主任彭庆涛,著名学者、作家曲直等十余位专家学者莅临参会。
孔祥林介绍了“全球祭孔联盟成立暨9・28全球同祭孔活动”的立意及由来:在历史上,祭祀孔子一是彰显国家继承弘扬传统思想文化的意志,二是报答孔子的卓越贡献,三是对人民进行思想道德教化。但是进入20世纪,大部分文庙被毁掉,幸存的绝大部分文庙也停止了祭祀活动。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视,各国都修复或重建了许多文庙,有的文庙还恢复了祭祀,但举行祭祀活动的还很不普遍。有鉴于此,中国孔子基金会联合全国儒学社团联席会议、中国孔子研究院、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孔学堂、岳麓书院、香港孔教学院、印尼孔教总会、马来西亚孔学研究会等近二十家团体、机构发起成立“全球祭孔联盟”,号召全球各文庙、书院、孔子学院、孔子学堂、国学堂、儒学团体和机构等于9月28日举行“全球同祭孔”活动。这天,全球许多文庙、团体、机构将祭祀孔子,全国孔子学堂代表也将汇聚山东省章丘市锦屏山孔子学堂礼乐文化研习基地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中国孔子网将联合各大网站进行全球直播,同时发起网上祭孔活动。
孔祥林说,成立全球祭孔联盟,一是在全球推动祭祀孔子活动,二是逐步规范祭祀孔子的仪式,三是通过祭祀孔子活动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为建设和谐世界贡献力量。
“全球祭孔联盟”发起单位代表在会上宣读了“9.28全球同祭孔”活动倡议书,号召全球各文庙、书院、学校、团体、机构,于今年9月28日当天举行“全球同祭孔”活动,缅怀圣人、感念先师。倡议书言:“祭神如神在,让我们整理衣冠,祭祀孔子,感恩先贤!”
据中国孔子网主编王承山介绍,中国孔子网将联合国内主流网站,对“9・28全球同祭孔活动”进行网上直播,并报道中国各地孔子学堂及全球各地祭孔活动,为世人呈现一次震撼人心的祭孔盛事。
“9・28全球同祭孔活动”将在全球选取多个代表性的祭孔单位作为直播点。在直播现场,还将邀请专家对祭孔活动的历史演变、礼仪规范、历史典故等进行解说,希望通过本次直播活动,让社会大众了解孔子、了解孔子所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了解中国历史悠久的祭祀文化。
除了直播线下的祭孔活动,中国孔子网还将推出网上祭孔活动,并在现场演示了用虚拟现实技术重现的基本的祭孔仪式。不能到现场参加祭孔的网民,可以在中国孔子网上打开网上祭孔页面,按照网上的3D画面和提示,以自己的方式祭拜孔子,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和敬意。
全国700多家孔子学堂也将参与本次“全球同祭孔活动”。9月28日当天,全国孔子学堂的代表将齐聚山东省章丘市锦屏山孔子学堂礼乐文化研习基地,按照传统规制举行祭孔仪式。著名学者、作家,锦屏山中华礼仪修习中心总教习曲直向大家通报了全国孔子学堂9月28日在锦屏山的孔子学堂礼乐文化研习基地祭祀的筹备情况。
最后,文博专家、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资料研究室原主任彭庆涛等专家就本次活动及祭孔活动的规制、意义等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彭庆涛说,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锦屏山孔子学堂礼乐文化研习基地将最大限度地遵循传统,将中国古代祭孔祭孔礼仪原汁原味地复原并呈现出来,让今天的人们了解古代祭祀礼仪,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社会和当代生活。
相关链接:
释奠礼:
释奠礼,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 周礼有释奠、释菜和释币等名目。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仪节;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或帛)奠享,不是常行固定的礼仪。释奠释菜礼,最初只是入学的一项仪式,先圣先师到底是哪些人,也没有具体的确指。至清代仍于每年四仲月举行。释奠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曲阜孔庙举行释奠礼,除有皇帝亲临或御遣钦差外,例由衍圣公主祭孔子、四配,属官分祭十二哲、先贤、先儒、启圣祠、崇圣祠、寝殿、家庙等。
释菜礼:
释菜礼 释菜,亦作舍采、祭菜。古代凡始入学,须向先师行释菜之礼,以苹蘩之属奠祭之,而不用牲牢币帛。这是一种从简的祭礼,更是自古两大祭祀先师仪典之一。《周礼·春官·大胥》:“春入学舍采合舞。”郑玄注:“舍,即释也;采,读为菜。始入学,必释菜礼先师也。菜,苹蘩之属。”释菜礼,菜虽礼薄,然“明有忠信之行,虽薄物皆为可用。”《礼记·学记》亦云:“大学始敦,皮弁祭菜,示敬道也。”郑玄注:“祭菜,礼先圣先师,菜,谓芹藻之属。” 郑司农云:“古者,士见于君,以雉为挚;见于师,以菜为挚。”“挚”就是礼物,“雉”是野鸡,“菜”按照郑司农的说法为“蔬食菜羹之菜”,就是素食。换言之,古时士人见君要敬献野鸡,见师尊则要拿“菜”,后世相沿成习,逐渐变成了敬师之礼。
祭孔由来:
孔子是中国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所创立的儒家思想从公元前两世纪就被奉为国家的指导思想,并影响了中国的近邻韩国、朝鲜、越南和日本,因而促进了东亚各国思想、文化和经济的全面发展,16世纪传入欧洲后,又促进了欧洲启蒙运动的开展。进入后工业时代,社会弊端丛生,许多有识之士不断探求治世的良方,1987年,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聚会巴黎,得出“人类要生存下去,必须回首25个世纪去汲取孔子的智慧”的结论,孔子思想的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广,作用也越来越大。
孔子从汉代起就成为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代表,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奉祀在各级国立学校中,受中国的影响,韩国、朝鲜、越南、日本也都建设了许多祭祀孔子的庙宇,全盛时期,世界上共有2500所国立孔子庙,每到春秋仲丁都会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孔子思想演变而来的儒家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因此,在历代统治者祭天、祭地、祭日月、祭鬼神的同时,又增加了一项十分隆重的祭典——祭祀孔子。
孔子死后,鲁哀公令其子孙“岁时奉祀”,以示尊崇与怀念之意。但当时的祀典十分简单。到刘邦建立汉朝后,推崇孔子学说,用最高的祭天大礼祭祀孔子。此后,孔子得到官方朝臣的奉祀。
在祭祀孔子的礼仪中使用音乐和舞蹈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自孔子卒后第一个周年的祭祀仪式,备有音乐舞蹈以来,虽然政治风云变幻,可祭祀孔子的仪式,其礼乐并隆,却一直是历朝相袭的制度。到隋朝,诞生了祭祀孔子的专题音乐。从此,祭孔乐章便以举足轻重的地位和具有自身建制的一定套路的实体,被纳入史册。
随着孔子地位的不断提高,祭孔仪式也越来越隆重,越来越复杂。历代祭孔既然被当作国家的大典,于是祭祀的次数便不断增多。最初祭孔每年只有秋季一次,后增为春秋二次。后来,人们又在阴历八月二十七日(相传为孔子诞辰)举行大祭。这一天的祭孔仪式隆重,连在私塾念书和在学堂里学习的学生也要放假一至三天,以示敬重。参加祭孔的人员,最初只限于孔氏直系子孙。后来,祭孔被当作国家的大典,但“家祭”仍照常进行。国祭多由皇帝专门指定的大臣、地方官或皇帝自己亲至阙里孔庙致祭。祭孔的具体方法、祭时行跪拜礼的次数、程序,都有着十分严格的规定。这些规定载于礼乐舞典籍和志书里,为历朝祭孔时所遵从。
作者:马文文 编辑:马文文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