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均刚同志在全省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刘均刚同志在全省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现场会上的讲话
(2015年3月25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经省政府同意召开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精神,学习推广邹城市退耕还果还林的经验做法,推进全省大造林行动深入开展,确保完成全年林业生产和“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上午,我们参观了邹城市退耕还果还林、荒山造林和乡村绿化现场。刚才,济宁市傅明先副书记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邹城市等8个单位分别介绍了退耕还果还林的主要经验和做法。这些经验做法,各具特色,各有亮点,是近年来各地解放思想、实践创新的重要成果,值得各地认真学习借鉴。
这次现场会之所以在邹城召开,是因为邹城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林业建设,持之以恒抓造林绿化,特别是2012年以来,大力开展以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为重点的造林绿化工作,各项林业建设都取得了显著成效,积累了宝贵经验。三年来,全市完成造林11万亩,其中退耕还果8万亩,栽植果树400余万株,森林覆盖率每年增长2个多百分点。邹城市的经验很多,概括起来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党政高度重视。市委、市政府把退耕还果还林工作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连续三年,市委书记张胜明同志与各乡镇党委书记签订责任状,谢成海市长亲自审定退耕还林工作方案,亲自检查督导工作进度,全市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压力,形成了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深厚氛围。二是政策扶持到位。市财政每年列支2亿元奖补资金,专项用于造林绿化和山区基础设施建设,对连片退耕500亩以上的每亩补助900至1100元。同时,在信贷、保险和市场服务上给予大力支持,充分发挥了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基础设施配套。全市把退耕还林作为园区项目来抓,坚持山、水、林、田、路、景统筹规划、同步建设,树栽到哪里,路就铺到哪里,水就通到哪里,电就架到哪里,为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提供了重要保障。四是上下凝聚共识。全市上下认识一致,思想统一,不仅林业部门积极主动,国土、水利、交通、电力、农业、通讯等部门全力支持。不仅政府大力推动,广大群众也踊跃参与,由“要我退”、“被动退”变为“我要退”、“主动退”,退耕还果还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可以说,在退耕还果还林建设上,邹城市形成了有压力、无阻力,同建设、共分享,上下同欲、齐心合力的良好局面,这是推动全市退耕还果还林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总之,邹城市加快造林绿化,特别是退耕还林生态富民工程起点高、决心大、措施实、效果好,为全省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积累了经验、探索了路子。下面,我讲三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的重要意义
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是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我省是农业大省,省委、省政府作出这项决策,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对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把思想认识统一到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定不移地把这项工程组织好、实施好。
(一)退耕还果还林是促进农民就业增收、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提前全面建成小康,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民。林业与农民关联度高,是农民最直接、最熟悉的行业;林业产业链条长、就业容量大,群众受益面广。据统计,全省1700多万人直接或间接从事林业生产,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目前,全省有林果大县34个,农民来自林果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涌现出了一大批农民人均林果收入过万元的乡村,过10万元的农户。尤其是在山丘地区,优势在山、希望在林,发展林业成为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全面小康最现实、最可靠的途径。蒙阴县通过退耕还果,发展蒙阴蜜桃65万亩,年产量达20多亿斤,实现产值近30亿元,农民人均果品收入达到5500元,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蒙阴蜜桃”的品牌价值达32亿多元,在全国桃品牌价值评估中名列前茅。滨州沾化区利用盐碱低产田种植冬枣,全区冬枣面积达到50多万亩,年产量12亿斤,实现销售收入18亿元,农民人均冬枣收入突破8000元。初步测算,全省仅适宜退耕的山岭薄地就在千万亩以上,通过退耕还果还林,对农民就业增收、实现全面小康意义重大。
(二)退耕还果还林是推进绿色山东建设、维护国土生态安全的必然要求。建设绿色山东是省委、省政府立足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目标是在“十二五”末全省林木覆盖率达到25%以上,到2020年达到30%以上。今年是“十二五”的收官之年,完成“十二五”目标任务,全省必须新增造林300万亩。前期造林任务分解下达后,有的地方反映缺少造林用地,难以完成任务。邹城市通过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三年发展经济林8万多亩,今年计划退耕还果还林5万亩,大大拓展了林业发展空间,有力解决了造林空间不足、绿化缓慢的问题。邹城等地的做法给了我们重要启示,就是实现林业发展目标,必须突破传统观念制约和思想束缚,创新发展思路,大力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我省有山区丘陵县(市、区)100多个,如果都能像邹城市这样,每年退耕还果还林2-3万亩,全省每年就可新增造林200-300万亩,森林覆盖率每年可提高1个多百分点,完全可以如期实现林业发展目标,有效防止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维护全省国土生态安全。
(三)退耕还果还林是保障粮油安全、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持续增长、需求缺口不断扩大,一些粮油产品对外依存度达50%以上,保障粮油安全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解决粮油安全问题不仅要有土地总量,还要在提高单位产量上下工夫,更要在满足人们食物多样化需求上想办法。我省有山岭薄地和严重沙化土地1000多万亩,基本属于“望天田”,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低、效益低,遇到干旱年份连种子都收不回来。这些地方如果发展核桃、板栗、苹果等林果生产,既可以增加林产品供给,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又可以改善生态环境,获得显著的生态效益。特别是许多林果产品营养丰富,富含人体所需的大量微量元素,既是高端的粮油替代品,又是极好的保健食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林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在膳食结构中的比例也越来越多。利用瘠薄山地、沙化土地,发展木本粮油等林果产业,既不与粮争地,又能有效增加食物供给,对维护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是一项得民心、顺民意的德政工程、民生工程、生态工程,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下大决心,扎实做好退耕还果还林工作。
二、统筹兼顾,实现退耕还果还林持续健康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退耕还林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扩大退耕还林、退牧还草,有序实现耕地、河湖休养生息,让河流恢复生命、流域重现生机。李克强总理强调,要下决心实施退耕还林,使生态得保护,农民得实惠。去年6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总体方案》,提出到2020年,将全国具备条件的坡耕地和严重沙化耕地退耕还林还草。11月13日,国家林业局印发了《关于加快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新增特色经济林1.2亿亩,新增产量5000万吨。12月26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新增木本油料种植面积8000万亩,年产木本食用油150万吨。今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大力推进重大林业生态工程,加强营造林工程建设,发展林产业和特色经济林,推进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这些重大决策部署,为开展退耕还果还林建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政策保障。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退耕还果还林工作。省委把退耕还林列入林业建设重点任务。郭树清省长提出,要全面动员市场力量和社会资源,实施荒山绿化、退耕还林和沿河沿湖沿路绿色通道建设工程。在今年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郭树清省长再次明确提出,要实施退耕还林还果工程。为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省厅决定,把退耕还果还林作为重点林业建设工程,加快推进实施,着力建设“山上粮仓”、“山上油库”、“山上果盘”。
实施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的总体思路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改善生态与产业富民协同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大力推进布局区域化、栽培良种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做大做强特色经济林产业,实现森林资源持续增长、林农群众持续增收、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具体目标是: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在水土流失严重的瘠薄山地、重点风沙区和重要水源地周边,退耕还果还林1000万亩以上。其中,今年完成25度以上坡耕地26万亩和严重沙化土地27万亩,明年在15-25度坡耕地上完成退耕还果还林160万亩。工作中,要突出重点,统筹谋划,协调推进,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坚持政府推动和市场拉动相结合。退耕还果还林建设,事关农民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经济发展,涉及土地政策、农民权益、农业结构调整、林产品生产加工流通和市场开拓等各个方面,是一项社会性、政策性很强的系统工程,离不开政府各部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通力合作。要发挥好政府的推动作用,搞好组织发动、科学规划、制定政策、综合协调、强化服务等工作,引导退耕还果还林工程有序有效开展。同时,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广泛吸引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入工程建设。近年来,一些地方通过认种、认养、代管、托管等方式,由卖果品到卖果树、由建果园到购果园,实现了产销挂钩、无缝对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各地要及时总结推广这方面的典型经验。
二是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造林绿化是义务、是责任,也应该是利益。没有利益就没有动力,没有动力就没有活力。不断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是退耕还果还林能否取得成效、实现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提出退耕还果还林,把还果放在前面,就是充分考虑其经济效益,让退耕群众获得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从而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社会资本参与工程建设的积极性。因此,各地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土地资源,确保早见效、见高效、见长效。要坚持物质利益原则,在综合考虑气候、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的基础上,优先发展特色经济林,最大限度地增加林农经济收入。同时,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对于坡度过大、土地瘠薄、生态脆弱和生态区位极为重要的地方,要以建设生态公益林为主,不能过于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生态功能。
三是坚持尊重群众意愿和规模发展相结合。退耕还果还林实施的主体是群众,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通过政策引导、典型示范,让群众自觉地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决不能搞强迫命令,发生违背群众意愿的事情。经验告诉我们,一家一户各自为战、分散经营的状况,难以形成规模效益,难以抵御市场风险。因此,要按照中央和省里的要求,积极支持和鼓励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行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把分散土地向种植大户和公司企业集中,形成规模效益,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四是坚持统筹推进和示范带动相结合。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既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好适销对路的特色品种,又要同步规划、配套建设道路、水利、电力等基础设施,还要统筹考虑市场开拓、品牌创建、林产品加工等二、三产业,保障退耕还果还林持续健康发展。同时,退耕还果还林是一项新事物,各地要抓好典型示范,引导农民科学经营、提高效益。既要抓好种植典型、专业合作组织典型,也要抓好加工企业典型、市场销售典型,充分发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作用。
总的来讲,我们要通过体制机制创新,着力推进退耕还果还林实现“三个转变”:一是由家庭分散经营向适度规模经营转变,形成企业、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民利益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机制,提高林果生产的组织化和专业化水平。二是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实现品种向优势产区集中、产品向中高端发展,带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三是由生产初级产品为主向精深加工为主转变,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三、强化措施,扎实推进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建设
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既是一项产业富民工程,又是一项林业生态工程。各级林业部门要把这项工程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林业工作的重点任务,采取有力措施,确保退耕还果还林工程顺利实施。
(一)要科学规划布局,落实建设任务。科学编制规划、优化发展布局,是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健康发展的基础性工作。目前,省厅正在会同省发改委等部门制定全省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实施方案,明确工程建设的总体布局和发展方向。各地要按照省里的要求,结合实际,科学编制本地退耕还果还林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并落实到县、乡、村和山头地块。要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规模发展”的要求,科学确定适宜本地区的名特优新品种,优化区域布局,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切忌盲目引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防止果贱伤农。要坚持开门搞规划,主动邀请有关部门参加,尤其是加强与发改、国土、水利、农业等有关规划的衔接,并争取当地人大或政府批准实施。
(二)要搞好土地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也是退耕还果还林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2014年11月,中央制定出台了《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各地要按照中央的要求,积极鼓励承包农户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经营权,让土地向有资金、有技术、有实力的企业或大户集中,允许农民通过承包地入股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开展自营或委托经营等多种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下步,省里将研究制定林业专业合作社管理办法、家庭林场的标准条件,鼓励探索林地托管服务,支持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开展全程托管或主要生产环节托管,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或合作社签订订单,按照订单开展生产经营。
(三)要加强政策扶持,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近年来,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生态效益补偿、造林补贴、良种补贴、森林抚育补贴、森林保险保费财政补贴、信贷贴息、林权抵押贷款、现代农业发展资金等。最近,省里正在研究制定全省木本粮油及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争取省政府印发实施。各地要把现有的政策措施切实落实到位,并优先用于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建设。同时,要积极争取水利、交通、农业、国土、电力等有关部门的支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小流域治理、水土保持、小农水、低产田改造、农村“三通”等项目资金,加快退耕还果还林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要学习借鉴邹城、五莲、肥城等地经验,积极争取政府出台以奖代补、基地建设补助、信贷资金支持、扶持龙头企业发展等优惠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推动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快速发展。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原则,依法保障经营者的合法权益。退耕还果还林地同其他林地一样,经营者依法享有继承权、受益权、抵押权等用益物权。对退耕发展生态公益林的,要及时落实生态效益补偿政策,建立保护管理责任制,确保责任到人、管护到位,确保退得下、保得住、能成林。
(四)要完善利益机制,推进产业化经营。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是加快林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就业增收的重要措施。要结合退耕还果还林工程,积极推进“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完善利益机制,提高产业化发展水平。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名特优新林果生产基地,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特、人特我新,培育特色产品、发挥特色优势。要大力发展林产品精深加工,扶持加工企业发展壮大,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创新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休闲娱乐、观光采摘等新兴产业。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以实现长短结合,提高林地综合利用率和产出率,又可以以耕代抚,促进林木生长,一举多得。但是,发展林下经济,要围绕林果生产进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影响了长远发展。要加强林产品品牌建设,通过商标注册、质量管理、品牌培育、文化挖掘和科技创新等手段,创建知名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和美誉度。
(五)要加强技术推广,强化科技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建设的重要支撑。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组建技术创新联盟,开展科技攻关,重点突破瘠薄山地、严重沙化土地和重盐碱地造林技术、新品种引进及丰产栽培、重大病虫害防控等关键技术。要加大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力度,大力推广果园生草覆盖、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生物防治等肥水管理和绿色控害技术,提高工程建设的科技含量。要完善政策,鼓励科技人员深入生产一线,开展技术承包、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有条件的地方要成立林果技术服务队,按照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行社会化服务。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通过培育科技示范户、举办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等多种方式,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林果种植能手和“土专家”,为退耕还果还林工程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六)要搞好宣传引导,营造良好氛围。宣传是林业建设的第一道工序,要把宣传贯穿退耕还果还林工程建设的全过程、各环节。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和平台,广泛宣传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的重要意义,宣传特色林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宣传国家和省里扶持林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宣传退耕还果还林的各项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农户、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退耕还果还林工程中来。同时,要大力宣传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和先进典型,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退耕还果还林建设的良好氛围。
当前,正值春季林业生产的关键时期,各方面任务都十分繁重。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春季农业生产暨森林草原防火工作会议和全省春季农业生产现场会议精神,按照年初全省林业局长会议的部署要求,统筹协调,抓好贯彻落实。借此机会,我再强调三点:
一要再掀春季植树造林新高潮,确保全年造林任务大头落地。春季是我省植树造林的主要季节,全年造林任务能否完成,关键看春季。今年全省造林任务300万亩,春季要确保完成200万亩以上,完成全年任务才有保障。从进展情况来看,目前全省已完成造林100多万亩,比去年同期减少了近30%。如果不加快造林进度,今春200万亩的任务就要落空。各地一定要自我加压,负重奋进,加大措施,再掀春季植树造林新高潮,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打下坚实基础。要积极筹措资金,做好苗木调剂,确保春季造林需要。要倒排工期,列出时间表,搞好调度,加强检查督导。林业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严把规划设计关、苗木质量关、技术指导关、栽植质量关和抚育管护关,加强抚育管理,确保栽一片、治一片、成林一片。
二要切实抓紧抓实森林防火工作,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春季是我省森林火灾的高发期,特别是“清明节”、“五一节”将至,各类用火叠加,是森林火灾的易发、多发期。各地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强化措施,做到火患早排除、火险早预报、火情早发现、火灾早处置,确保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要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省森防指决定自3月20日起,在全省开展“百日责任落实”专项督导检查活动,确保防火责任落到实处。要加大《森林防火条例》、《山东省实施〈森林防火条例〉办法》等法规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安全用火意识和全民法制观念。要加强野外火源管控,严查野外违规用火,杜绝火种进山。要完善森林防火联防联控机制,切实做好跨行政区的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工作。要加强值班备勤,带班领导和值班人员要24小时在岗在位,观测瞭望人员要24小时轮流值守,视频监控要24小时不间断运行,各级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要靠前驻防,全员备勤,进入临战状态,一旦发现火情,快速出击,确保打早、打小、打了。
三要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确保监督管理到位。保护野生动植物是林业部门的法定职责,是依法治林的重要内容。前段时间发生的平度市幼虎坠亡事件,一度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坚持依法行政,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完善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确保工作不越位、不缺位。要加强监督检查,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各种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野生动植物保护机构和森林公安要密切协作,发挥整体优势,形成执法合力。要加强审批审核管理,推进政务信息公开,进一步规范野生动植物驯养繁殖和经营利用。要加强宣传教育,增强保护野生动植物人人有责、人人参与、人人受益的责任意识,培育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良好社会风尚,引导形成全社会的保护合力。
同志们,退耕还果还林工程,事关全省林业发展和生态安全,事关群众就业增收和民生福祉,任务艰巨,责任重大。我们要抓住机遇,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退耕还果还林建设新局面,为加快绿色山东、美丽山东建设,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