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深改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

24.09.2015  10:58
美国前国务卿、著名的“中国通”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这样说:“中国改革带来的结果令人惊叹……整个20世纪80年代期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一直在9%以上——直到本书成熟之际这一几乎没有间断的空前高速增长期还在继续。如此宏大的努力,首先取决于负责推行改革的官员的素质。” 点击进入下一页   的确,在中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干部的核心领导作用是非常明显的。在中央下放职权、松动体制、向外开放的大思路下,地方的各级官员需要结合本地实际,创造性地运用中央政策,招商引资、拉来项目,同时要设计发展规划、考虑社会民生。   政策需要设计者,同样需要执行者。在中国庞大的科层式结构中,干部、官员尤其是基层的党员干部,在政策的执行中作用尤其重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事情同样如此。经济下行压力大、改革任务重,现在需要的,更是要付出“宏大努力”的改革官员。   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在以往的政商灰色链条被切断、官员考核机制变化、同时官员身上“紧箍咒”越来越多的同时,一些官员“不愿干”“不想干”“不敢干”,也“不会干”了。   确实,全面深化改革对于党员干部的“再造”“锤炼”力度是非常大的。反腐和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代表的作风建设,让官员不能再“习以为常”地进行随意操作、游走于灰色地带;领导干部插手司法被追责、生态环保不力要问责、主体责任履行不力要问责,这些改革方案则让官员对越来越多的事情有了“敬畏”,明白原来这些也是自己必须重视的范围;中央巡视制度、党员干部处分条例、派驻机构制度改革等,则把纪检的笼子扎得更密、让政策法规的空子变得更小。   归根结底一句话,就是官员要“转变”。这个转变,首先是发展思路上的转变:GDP不再是唯一的指标,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才是目标;“政绩”不是压倒一切的逻辑,能干成事、同时还能干干净净干事,才是衡量干部的标准。   这无疑是非常高的标准,但却也是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不敢干”“不愿干”的心态,其实只是“不会干”的借口,是不会主动适应新常态、转变发展思路、同时按照法治和现代的治理方式去干事的表现。   比如,地方如何转变依靠土地财政出让、盲目上项目看规模的经济发展思路?企业发展缺钱,如何以PPP的模式开展融资、甚至是直接在资本市场融资?普通民众反感的办证难、审批流程长,到底哪些该减、哪些该删?究竟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就业与生态之间的关系?在“一带一路”、自贸区等国家战略下,到底该如何因地制宜地选择区位和行业优势,发展对外经济?   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也是官员在深化改革中经常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官员不能适应,就一定会成为改革不需要的“庸官”,成为大浪淘沙的对象。因此,官员能不能转变思路、跟上节奏,就会成为影响改革成败的关键问题。同时,也要设计合理的激励和保障机制,让官员能放下后顾之忧,真正让有能力者有体面的收入和畅通的晋升渠道,从而给改革以更多的正向激励。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