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是治国理政的必然要求
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并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2015年初,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又对“四个全面”作了深刻阐释,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提出,表明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关键环节、重点领域、主攻方向更加清晰,体现出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和顶层设计,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路线图。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四个全面”逻辑关系,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互促进,对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 战略目标与战略举措协同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要努力做到‘四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是我们党树立起的一面旗帜,能够指引方向,凝聚力量。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三大战略举措的协同推进,而每个战略举措之间也形成一种互动推力,改革引领法治,法治护航改革,改革与法治,犹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牵引社会走向新辉煌。全面从严治党则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四个全面”相辅相成,共同形成逻辑严密的战略布局和互为动力发展机制。
我们党历来重视战略目标的确立,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最高纲领是我们党的崇高理想和最终奋斗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为最终奋斗目标的共产党人,始终坚持自己的最高纲领,并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共产党人在为实现最高纲领而英勇奋斗的历史进程中,始终都要脚踏实地,为完成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最低纲领而进行艰苦扎实的努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为最高纲领而奋斗的阶段性目标。
众所周知,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借用中国古代的“小康”概念来表示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阶段,并逐步形成了“三步走”的现代化战略:第一步是从1980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是从 1990年到 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则是从21世纪初到世纪中叶,使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经过不懈努力,“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已经如期实现。党的十八大根据新的实际,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要求。“小康”这一历史概念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从“人民生活达到小康”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我们党对小康社会认识的不断深化过程。小康社会建设的目标也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扩展为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各个领域在内的整体发展目标,使小康社会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发展阶段。这一目标的实现,就会使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就会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坚实基础。目标已经确立,就应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发扬钉钉子精神,不折腾、不反复,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稳扎稳打向前走,不断积小胜为大胜。
战略目标鼓舞人心,实现目标需要协同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动力和必然需求。中国改革经过30年,已经进入深水区,容易的改革已经完成,剩下的都是攻坚战与啃骨头。有的牵涉复杂的部门利益,有的在思想认识上难以统一,有的会触动既得利益者,所以要多措并举、多方面配合,只有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更有力的措施和办法推进改革,才能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可靠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更高要求。“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法治是治国安邦的基石,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行各业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才能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从严治党才能更好坚持党的领导。在我们国家,法律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党内法规制度是对全体党员的要求,而且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严格。我们党是先锋队,对党员的要求应该更严。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努力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规制度的相衔接、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
二、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分别对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了战略部署,两者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以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创造条件;通过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确保改革沿着法治轨道有序推进,及时巩固、发展改革成果,可以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有利于在全面深化改革总体框架内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各项工作,有利于在法治轨道上不断深化改革,并巩固深化改革的成果。
做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互促进,需要把握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一是深化改革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经过长期努力,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总体上已经有法可依。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坚持在宪法和法律框架内进行改革,充分利用宪法和法律提供的制度空间和条件,大胆探索和创新。二是深化改革与法律立、改、废的关系。随着时代发展和改革深化,有些法律法规不适应或不符合发展要求的,这就需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与时俱进地做好相关法律的设立、修改和废止的工作。三是大胆实验与法律法规及时配套的关系。中国地域广阔,发展不平衡,根据时代发展和形势变化,有些改革实践迫在眉睫,需要先行先试,这就需要按照法定程序作出特别授权,进行大胆改革。这也要求立法部门密切关注改革实践,使立、改、废工作同改革不断深化相适应。
坚持重大改革于法有据,要求改革决策必须遵循宪法和法治原则,还要坚持改革过程依法办事、遵守法定程序、维护正当权益,把法治方式作为推进改革的行为准则。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把对法治的尊崇、对法律的敬畏转化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做到在法治之下、而不是法治之外、更不是法治之上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领导干部要做尊法的模范,带头尊崇法治、敬畏法律;做学法的模范,带头了解法律、掌握法律;做守法的模范,带头遵纪守法、捍卫法治;做用法的模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
做到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相互促进,要用法律授权明确界定政府职能。“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是法治政府管理经济社会事务的基本准则。转变政府职能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要用法治来规范政府、市场、社会的关系,即哪些事应该由市场、社会、政府各自分担,哪些事应该由三者共同承担。通过深化改革,在法治的轨道上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是政府更好地发挥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安全、公平、正义的职能。
三、 全面从严治党是根本保障
由过去强调 “从严治党”到现在提出“全面从严治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自身建设规律认识的与时俱进和进一步深化。从严治党的“全面”二字,至少有三个层面的含义:一是内容的全覆盖,包括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各个领域;二是主体的全动员,党的各级组织都必须贯彻从严治党的要求,切实落实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三是时间的长期性,要把从严治党常态化、制度化。
“全面从严治党”将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从内容来说,全面从严治党,一是要从“思想”上严起来。思想松一寸,行动散一尺。要加强思想理论武装,着眼于世界观的改造和党员干部政治素质的提升,紧紧抓住坚定理想信念这个核心,努力提高思想理论水平,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加强警示教育,划出思想红线、明确行为界限。二是要严明党的纪律。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靠什么管?凭什么治?就是要靠严明纪律。党的纪律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最根本、最关键的是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始终把讲政治作为最基本和第一位要求,抓好对党组织和党员干部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监督检查,切实做到政治上讲忠诚、组织上讲服从、行动上讲纪律。三是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作风建设。作风建设的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联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严管党治党,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实施“八项规定”和反“四风”,打出作风建设“组合拳”,赢得了全党全社会的赞赏与拥护。要建立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自觉接受群众评议和社会监督。要严格党内生活,开展积极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四是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腐败。不论什么人,不论其职务高低,只要触犯了党纪国法,就要对其批评,对其触犯法律的犯罪人都要严肃追究和严厉惩处。党的十八以来,我们党以坚决的态度惩治腐败,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五是严格执行党的制度,使思想建党和制度管党紧密结合。从严治党要突出制度管根本的地位,确保制度面前没有特权、制度约束没有例外。要严格执行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使党内政治生活成为党员干部进行党性锻炼的有效平台;要严格执行干部管理方面的制度,使各级干部自觉履行党章赋予的各项职责;要严格执行党纪党规,使党员干部严格遵守和坚决维护党的纪律。
全面从严治党,是全体党员的责任,每位党员都应从思想和组织纪律等各个方面重视起来,增强党员意识和责任意识。从严治党是各级党组织的责任,要落实党的建设的党委主体责任,进一步树立“抓好党建是最大政绩”导向,加重对各级各部门党组织负责人的管党治党的考核权重,使从严治党责任得到更有力地落实。当然,全面从严治党,最重要的是抓好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治党,重在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吏治清明,才能政治清明。对于领导干部,要坚持从严教育、从严管理、从严监督,对干部身上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要早提醒、早纠正。
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以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都要靠党来把握方向。只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让领导核心壮起来,才能真正充分发挥领导我们让各级领导班子强起来,才能牢牢把握改革与法治的方向盘,使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两个轮子有效地转动起来,从而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所以,全面从严治党,就不是一阵风,不是一场运动,而是一个常抓不懈的伟大工程,保持力度、保持韧劲,善作善成,使党的建设不断得到加强和巩固,确保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