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市:实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项目经费单列

16.09.2014  11:06

  针对聊城市全程接种率不高这一现状,市卫生计生委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突破传统管理办法的局限性,实行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预防接种项目经费单独列支、根据专业公共卫生机构考核结果分级拨付的经费使用管理办法,建立起以信息化管理为基础的免疫规划管理新模式,免疫规划工作取得新成效,截止目前,该市免疫规划“八苗”全程接种率上升了近30个百分点,接近该市确定的科学发展观考核达到90%的目标。     

   改革免疫规划管理模式 加大信息化管理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医院产科新生儿信息、儿童免疫规划信息两个管理平台,加强信息采集、录入、监测和应用等工作。自今年5月1日起,所有新生儿详细信息必须100%进入系统,所有产科接种点接种信息必须100%进入系统,所有接种门诊接种信息必须100%进入系统,所有2008年后出生孩子的接种信息在今年10月底前必须100%进入系统,实现全市儿童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的无缝隙覆盖。紧紧围绕新生儿信息录入、儿童逾期未接种、跨区域接种、接种信息录入、流动儿童管理、入托入学接种证查验、常规查漏补种、IC卡使用管理等重点环节实施精细化管理。同时,充分利用全市预防接种信息系统,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作用,利用短信预约平台、电话预约等方式,积极解决应种未种的难题,努力把按时应种未种现象减低至最少限度。 

   创新经费管理机制。 第一,单独列支免疫规划经费。以县为单位,基本公共卫生项目中的预防接种经费,按11.9%的比例单独列支,由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疾控机构具体考核,分级拨付,专款专用。预防接种项目经费分为常规补助和绩效补助两部分。常规补助按照开展预防接种数量进行拨付,常规免疫按接种一类疫苗每剂次补助5元,其中乡镇街道接种门诊3元、乡村/社区医生2元;产科接种室每规范一名儿童补助4元;对应急接种的实施单位每剂次补助3元。绩效补助按照预防接种项目工作任务完成质量进行拨付。第二,严格拨付程序。县级卫生行政部门严格按县疾控机构考核的结果定期拨付项目经费;县级疾控机构依据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显示的新生儿信息录入率、疫苗接种率、接种信息录入率等数据和现场核实结果,拟定产科接种室、预防接种门诊补助经费上报卫生行政部门。第三,调整市级经费拨付办法。市卫生行政部门会同财政部门,根据全市免疫规划信息系统显示的结果和市疾控中心对县(市、区)免疫规划现场考核确认的结果,按比例拨付给县级相应公共卫生项目经费。 

   完善督导考评机制。 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每年组织两次免疫规划工作综合考核,县(市、区)综合考核每年不少于四次,对于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到位。实行免疫规划“一票否决”制和目标责任制,把考核结果与评先评优挂钩,作为奖惩依据。对免疫规划工作考核不合格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并向当地政府通报。对考核最后一名的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疾控中心主要领导要进行约谈;对连续两年免疫规划工作不力,导致疫苗针对传染病暴发流行的,将通报当地党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并追究其相应责任。 

  

中国战疫观察之三:党旗高扬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山东网
绿色中国 加速前行
  绿色,是生命的颜色,中国山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