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发言摘要

01.12.2015  11:00

  11月19日,科尔沁草原迎来2015年初冬第一场雪,同时也迎来了全国各地远道而来的公共文化建设主力军。为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中宣部、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联合召开全国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工作推进会,交流工作经验,研究部署“十三五”时期贫困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任务。

  会上,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甘肃省泾川县、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安徽省金寨县等7个地区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各自结合实际推进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特色做法与经验。回望“十二五”所取得的成绩,一同展望“十三五”新的目标,彼此互相学习交流、借鉴经验,共促贫困地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

  本版摘登会议发言。
 

“十个全覆盖”普惠人民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委、市政府
 

  通辽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科尔沁草原腹地,是边疆少数民族欠发达地区。近年来,通辽市将公共文化建设与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结合起来,与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结合起来,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实施文化惠民、文化育民、文化利民、文化富民四大工程,走出了一条党委政府主导、公共财政支撑、全民积极参与的内容和手段更加丰富、质量和效益更加明显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之路。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近32亿元,基层公共文化设施覆盖率达100%。2014年以来,全市依托自治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实施,本着因地制宜、规模适中、重点突出、资源整合的原则,依据“2143”标准分三个等级进一步加强了基层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2014年至2015年,通辽市每年财政为每个文化室(文化服务中心)安排预算资金5000元用以配备文化活动设备设施,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整体提升。目前,全市共建成一级文化服务中心305个、二级文化服务中心1134个、三级文化服务中心728个。两年来,通辽市依据分类打造标准,投资6087万元,为各文化活动室配置了设备设施,村(社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水平得到整体提升。

  通辽市注重加强对基层文化组织的培养扶持。组织全市9个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和文化馆专业人员,根据民间剧团团长及业务骨干的特色和所需进行辅导培训,扶持组建了2000多个民间剧团。这些剧团常年活跃在农村牧区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以比赛、表演、展示等形式搭建各类平台,歌颂真善美,弘扬主旋律。

  此外,通辽市还加强了对基层文化设施的管理使用。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和文化宣传员的作用,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设施的管理。目前,全市共有大学生村官225名,分别在所在嘎查村兼任文化管理员。以库伦旗为试点,为每个嘎查村聘请了一名文化宣传员,专门负责本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大院的日常管理。文化宣传员和大学生村官热爱家乡、热爱艺术,任劳任怨地管理着文化阵地并积极组织文化活动。

  一个地方的发展,经济为“形”,文化为“神”,光有经济没有文化,那是“有形无神”,只有二者同步发展,才叫“神形兼备”。几年来,通辽市建立了确保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日常运行的财政投入保障制度,完善了相关部门沟通协商制度,增强共建共享合力。建立健全了以利用率、参与率、满意率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把考核结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政绩考核,形成层层监督、环环相扣的责任落实机制,切实加强对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考核、激励和监督。
 

强化投入,优化服务,保障群众权益
 

甘肃省泾川县委、县政府
 

  泾川县是甘肃省58个集中连片贫困县之一。近年来,泾川县紧扣整县脱贫和全面小康建设目标要求,多方整合基层宣传文化、党员教育、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资源,全力推进以乡村舞台为载体的农村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使群众文化基本权益得到更好保障。

  泾川县坚持“三化”并举,完善设施夯基础。一是坚持投资多元化。在管好用好中央、省、市专项资金的同时,县财政每年安排公共文化建设支出预算900万元,人均达到25.5元;近年来,整合扶贫开发、财政奖补、村级服务场所建设等项目资金1.13亿元;招商引资560万元,开建数字影院,为公共文化建设开辟了新的融资渠道。二是坚持设施标准化。把公共文化建设的重点下移到乡、村两级,全县14个乡镇全部建成了综合文化站,面积达到308平方米,内设图书阅览室、科普电教室、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室等功能室;有148个村建成了“乡村舞台”,其中党员活动室、农家书屋、科技培训室等室内面积达到100平方米以上,文化广场、体育健身工程等室外活动场所达到1000平方米以上,有35个村建成了电子阅览室,农家书屋及“村村响”“户户通”等工程实现了全覆盖。三是坚持服务均等化。坚持资源下沉,县级图书馆、文化馆在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建立基层服务点,基本实现了“大戏年年看、广播村村响、电视户户通、书屋常年开、上网看天下”的目标。

  同时,泾川县把队伍建设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关键,强化人才培养,优化队伍结构,努力搭建文化人才成长平台。具体落实于建好三支队伍——乡村文化管理队伍、乡土文化人才队伍、文化志愿者队伍。其中,加强乡土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以老带新、委托培训等方式,培养乡土文化人才3000多人,确定皮影、砖雕、剪纸、刺绣等民俗文化传承人26名,组织编排戏曲作品8部,拍摄微电影20多部,创作歌曲18首,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

  泾川县坚持政府主导与群众参与相结合、文化下乡进村与社团自编自演相结合,通过开展“文化铸魂行动”“文化惠民行动”“乡村记忆行动”“群娱群乐行动”等活动,让群众成为公共文化服务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此外,泾川县还把机制创新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通过组织领导机制、部门联动机制、示范带动机制、考核激励机制等有力地推动了工作落实。其中,部门联动机制充分发挥宣传、文广部门牵头抓总作用,联合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问题,共同推进任务落实,形成了“党政齐抓、县乡联动、部门支持、群众参与”的工作格局。
 

文化建设与服务“三农”相结合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政府
 

  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的两个彝族自治州之一。2011年以来,楚雄州实施了“农民文化素质教育网络培训学校”(以下简称“农文网培学校”)示范项目,充分依托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在全州乡镇、行政村(社区)设立“农文网培学校”,进一步拓展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的服务功能,提升了乡镇文化站服务群众的能力,破解了当前基层文化站(室)服务内容单一、服务手段落后、服务质量不高的难题,有力地推动了全州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中,楚雄州结合本地实际,把共享工程建设与服务“三农”紧密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文化育民服务农民,提高群众综合素质;文化乐民服务农村,促进和谐乡村建设;文化富民服务农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思路。把“农文网培学校”建成一所开放式、社会化、“无围墙”的农民自己的学校。“农文网培学校”培训采取网络教学、多媒体教学、文化科技讲座与辅导员现场教学、流动培训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对具有一定计算机操作基础的农民开展专项培训,以上机自学为主、集中授课为辅;对文化素质不高的农民开展基地实训和流动培训,为他们提供科技文化信息;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海量资源,通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平台,为农民群众提供数字化信息、教育培训、影视娱乐等服务,使更多的农民群众能够共享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和服务。

  楚雄州将文化建设与服务“三农”有机结合,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一是通过创建“农文网培学校”,切实把基层文化建设与服务“三农”结合起来,整合资源、整体联动,使文化建设在“三农”工作中体现了价值,也使“三农”在文化建设中找到了办法。二是全面整合扶贫、新农村、财政一事一议、党员教育等项目,进一步夯实文化基础设施,使基层文化站(室)成为集教育培训、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主阵地,农民群众发家致富的好帮手。三是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实现“文化乐民服务农村”。针对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组织送电影、送戏、送图书、送展览等文化活动进村组;组建“农民演艺协会”,建设“大家乐文化广场”“文化晒场”,极大地丰富了农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四是提升素质,培育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实现“文化育民服务农民”。以科技化的学习手段、信息化的学习内容、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创新农民素质教育的途径。五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文化富民服务农业”。通过学校组织的培训和实践,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推进市县区同步协调发展
 

四川省广元市政府
 

  广元市地处四川盆地北部山区、嘉陵江上游、川陕甘三省结合部,是秦巴山区连片贫困地区。近年来,广元市大力推进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实施“视听乡村”“书香广元”工程,以乡、村为重点,加强资源整合,强化集约建设,在规划布点、资金安排、着力重心上向薄弱地区、地震灾区、北部山区倾斜,推进市县区同步协调发展。广元市还制定了全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出台了《广元市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关于推进全市农村广播网建设的意见》等文件,建立了全市“村村通”、农家(社区)书屋、公益电影固定点建设工作流程、技术标准和验收标准。广元市注重加强资金投入,在“十二五”期间全市整合文化、扶贫、农业等项目资金5500余万元,有力保障了全市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此外,广元市顺应农村群众的迫切需求,积极推进城市和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是在城镇周边地区规划建设有线数字电视,为农村群众提供与城市相同的无差别服务;二是通过地面数字电视为农村群众提供包括中央、省、市、县四级广电节目在内的数十套标清数字电视节目;三是广播电视顺应农民需求,播出政策信息和农业科技知识,农家书屋征订农业科普读物,开展图书共享漂流活动,让农村群众及时掌握信息。同时,全面落实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的公共文化服务政策,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比城市居民更优越的超均等化服务,保障农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建设好、管理好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落脚点还是要使用好。广元市坚持把基础设施完善与长效机制建设同步谋划、同步实施,推进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通过创新管理体制,各县区根据实际,探索建立“政府负责、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把管理主体责任和工作责任落实到主管部门或乡镇;通过建立考评机制,把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公共服务管理纳入市、县区、乡镇三级党委政府绩效目标进行单项考核,把第三方满意度测评结果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通过建立投入机制,整合各方资源和力量,明确各级公共财政投入责任,切实构建了“国省扶持、地方配套、社会资助”的投入机制;同时,依靠科技提升服务能力,按照全省统一部署,建立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信息化管理系统,设立公共服务热线;通过招聘志愿者,吸纳乡、村干部参与管理等方式,充实工作力量,壮大服务队伍,增强服务能力。
 

打造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安徽省金寨县委、县政府
 

  安徽省金寨县地处大别山腹地,集革命老区、高寒山区、重点库区、贫困地区于一体。近年来,金寨县把弥合城乡居民文化发展差异、保障全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作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首要目标,积极探索适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公共文化服务发展路子,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民文化乐园建设和公共图书服务一体化试点,推进全县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

  近年来,金寨县委、县政府按照“统筹规划、城乡共建、突出重点”的思路,从设施建设入手,先后整合各类资金3.6亿元,在县城建成了影剧院、图书馆、文化馆、历史文物馆、艺术馆、数字影院、科技馆、革命博物馆、红军纪念园和青少年活动中心等文化服务设施,与电视台一体化的公共电子大屏覆盖了城区住宅小区。在乡镇兴建了2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公共电子阅览室,226个村级农家书屋,19个农民文化乐园,30个“准乐园”,291个农民文化广场,26个乡村学校少年宫,将公共文化数字服务网络延伸到村组,实现有线电视村村通,调频广播到村组,电子阅览进农家书屋和农民文化乐园。开通图书阅览网络、手机移动服务终端,提供免费阅读下载服务,让群众触手可及便捷的文化服务,城乡一体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

  为补齐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短板,金寨县2013年率先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试点。在广泛调查民意、充分尊重民愿的基础上,整合各种资源,探索出“一场两堂三室四墙”(广场,礼堂、讲堂,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文化资源共享室,村情村史展览墙、乡风民俗展览墙、崇德尚贤展览墙、美好家园展览墙)和“五有三型”(有场所、有展示、有活动、有队伍、有机制,学教型、礼仪型、娱乐型)融党员教育、科普宣传、文体娱乐于一体的农民文化乐园建设标准,因地制宜地把乐园建在农民的家门口,就近服务周边群众,让农民方便地乐享其中。与此同时,在全县试点建立县、乡、村三级公共图书一体化服务体系,实行县、乡、村图书资源共用共享,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乡村20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

  为了让城乡群众同享优质公共文化生活,金寨县坚持多头送文化。按照规定送好“套餐”,严格落实农村文化专项补助,高质量地做好送电影、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工程,结合“百馆千村文化结对共建”活动,县图书馆、文化馆年开展下基层活动140余场次。适应需求送好“点餐”,实行公共文化服务群众评价、反馈制度,以群众“点单”下菜,对接群众口味和要求,做到按需配餐。创新方式送好“副餐”,在县城实施大屏接入工程,将电视节目送到每个大屏,确保日有电视、月有电影,满足小区群众在公共场所的文化服务需求;鼓励企业送文化产品到乡镇,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有机结合。
 

从生态移民到文化惠民
 

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政府
 

  固原是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地处西安、兰州、银川三省会城市三角中心地带,曾是古丝绸之路东段北道的必经之地,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传统文化、回族文化和红色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近年来,固原市委、市政府牢固树立“文化强市”理念,通过强化保障、创新品牌、深化改革、重点推进,文化建设成效明显,示范带动作用突出,有力促进了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特别是自2011年自治区实施生态移民工程以来,固原市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要求,把1.8万户共8万名群众从交通不便、生存条件恶劣、干旱缺水的山区搬到了县区有水、有路、有产业、邻近城镇的地方,建立了106个移民新村,同步推进产业培育、社会治理等工作,尤其是开展公共文化服务进移民新村工作,对推进新农村和谐发展、巩固民族团结、促进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挥了重要作用。

  固原市以首批25个移民新村为重点,以共建共享为目的,采取文化帮扶措施,加大文化阵地建设,开展特色文化活动,创作农村精品文化,丰富了移民文化精神生活。一是丰富文化活动。在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期间,以广场文艺演出、送戏下乡的形式,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移民新村群众文化活动,“走基层、接地气”“面对面、心贴心”文艺巡演和送电影、送图书等活动,丰富了移民文化生活,加速了移民对新家园的认同感。二是加强设施配套。全市累计建成县内移民新村106个,在移民新村配套建设文化大院11个,培育文艺演出团队37个。还配套了音响、服装道具、图书等,设置固定电影放映点8个。三是培育精品文化。移民新村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社火、民歌、花儿、刺绣、回族婚礼服饰、剪纸、泥塑、砖雕、石雕、根雕、农民画等极具地方特色。固原市充分发挥移民新村民族民间工艺品制作历史悠久、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培育文化产业,增加移民收入。例如,西吉县马兰回乡刺绣有限公司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回族服饰系列产品成功打入中东阿拉伯市场,年销售额突破400万元,为“智慧新村”建设树立了新样板。四是壮大人才队伍。强化“种文化”理念,发掘文化能人,培训文化骨干。以实施国家“三区”人才工作计划为契机,市、县(区)共组织80余名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基层,在移民新村举办音乐、舞蹈、剪纸、刺绣、美术等培训班78期,为移民新村培养文艺骨干560多人,组织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
 

以广电出版为抓手 促少数民族文化发展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
 

  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提升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保障能力、提高少数民族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加强民语节目传输覆盖能力等方面不断做出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自治区成立60年来,新疆民文出版事业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各级党委、政府和出版单位组织编写、翻译、出版了大量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材、图书。2010年至2014年,全区累计出版民文图书约3万种。在国家的支持下,自治区还先后启动了“东风工程”“农家书屋”和《新疆文库》、“新疆民族文学原创和民汉互译作品工程”等重大出版项目。2015年10月26日,国家新疆民文出版基地正式挂牌。作为重点工程,“东风工程”累计投资14.8亿元,包括16个建设项目。2014年,向全疆基层免费赠阅6种语言文字1834种图书1361万册、371种337万盒音像制品、33.87万份报纸、59.77万份期刊、1275万张年历招贴画;在乡村社区建成2000多个阅报栏,实现南疆四地州乡(镇)村、街道社区全覆盖。目前,“文化大院”的规划和建设工作也正在进行中。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来,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不断加大民语宣传改革力度,广播影视节目质量和数量明显提高,自办能力和译制能力大大增强,节目播出时间和正播率有大幅增长。目前,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开办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4种语言5套民语广播频率,全年播出34675小时,开设民语自办节目56档。新疆电视台开办有维吾尔、哈萨克、柯尔克孜3种语言9套民语电视频道,全年播出40697小时。此外,自治区现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柯尔克孜语影视译制机构15家,形成了以新疆广播影视译制中心为龙头、各地州市县译制机构为两翼的译制生产新格局。

  实施“西新工程”以来,自治区广播电视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大喇叭工程实现了对全疆所有乡镇、行政村和自然村大喇叭广播全覆盖。村村通工程累计为全疆14个地州87个县市配发了约85万套直播卫星接收设备。自治区为户户通工程投资15亿多元,完成300万户建设,使1000多万农牧民群众不花一分钱就能接收到至少40多套卫星广播电视节目和10余套民语无线数字节目……

  中央通过“东风工程”“西新工程”等重点工程,不断加大对新疆少数民族文化产品译制出版工作的支持力度,累计投资约23.6亿元。自治区也力所能及地投入资金,保证少数民族语言广播影视剧译制、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及民文出版。同时,加强少数民族人才队伍建设。近年来,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及在职进修、交流培养等多种途径,累计培养少数民族采、编、播、译骨干2000余人。2013年以来,重点加强职业技能鉴定、“西新工程”技术和南疆四地州少数民族干部职工的培训力度,先后举办近百期培训班。同时,每年选派一批少数民族业务骨干赴内地进修或挂职。这些业务骨干迅速成为新疆民语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发展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