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意见》专家解读:制定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
我省《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于日前印发,《实施意见》在提出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具体指导意见的基础上,还发布了《山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使得我省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标准化工作脉络更加清晰。
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目标的有效手段,对均衡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优化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运行管理与服务、规范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畅通公共文化服务反馈与评价都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从落实《实施意见》标准化工作的要求角度出发,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
首先是落实《实施意见》中的保障标准和《实施标准》。 《实施意见》提出了“建立健全保障标准体系”,“明确政府主导地位和保障底线”,并发布了《山东省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实施标准》从基本服务项目、硬件设施、经费人员等方面提出了我省公共文化服务的底线标准,改变了我省公共文化服务缺乏刚性保障标准的局面,对于推动政府责任落实到位、加强督导评价起到了基础保障作用,确保群众都能享受到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
第二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标准化。 《实施意见》中提出了“健全公共文化设施布局、土地使用、建设规模、设计和施工规范以及技术要求的标准”,本质上是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的标准化工作要求。通过制定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相关的建设、布局、人员和设施配置、设施运行等标准,可以实现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布局、建设的合理规划,对文化服务资源的配置和利用,对公共文化场馆总分馆制的运行模式等的有效规范,辅助解决我省一直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群体之间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不均衡的问题,促进我省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和资源的均衡发展。
第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 落实《实施意见》提出“坚持设施建设与运行管理并重,建立公共图书馆……等各类公共文化机构管理与服务标准。”为建设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尤其是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利用标准化手段对其服务职能、运行管理、服务形式和规模等进一步规范,《实施意见》总结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优秀的管理和服务理念及模式,并进行广泛复制推广。这将有效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与基层群众文化需求的对接,缩短公共文化服务的城乡差距,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最终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效能。
第四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过程和模式的标准化。 《实施意见》中提到“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当前我省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正由政府和国有机构垄断向政府主导、市场和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的方向转变,供给方式也在向政府采购、招投标、服务外包等转变。为了更好地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确保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和私营文化机构能够在公平透明的环境下进行良性竞争,需要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内容和过程进行分析优化和整合,找出关键要素,制定符合实际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标准,通过服务供给标准确保公共文化服务的统一和规范,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多元化供给,不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质量,不断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
第五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反馈和评价的标准化。 落实《实施意见》中提出的“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评价机制”和“建立健全评价标准体系”的要求。针对目前存在的公共文化服务资源利用不足、服务供给产品与群众需求存在偏差、服务效能依然有待提升等问题,梳理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表达、服务评价和反馈的科学模式和方法,制定科学的公共文化服务评价体系和群众满意度评价体系等标准,使公共文化服务真正成为可考核、可评价的对象,形成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改进的良性循环,确保群众获得满意的公共文化服务。
《实施意见》为我省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落实《实施意见》中的标准化工作要求,为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供技术支撑,任重而道远。
(作者:山东省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 黎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