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自行车市民还要等多久?现状:使用频率之高超出预期

19.08.2015  12:11

  近年来,潍坊、青岛、日照等城市先后推广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博得当地市民一片叫好声。

  2015年5月,710辆公务自行车在市中区上岗,首发一周即迎来500多人排队等卡。   2015年7月1日,章丘市3000辆公共自行车亮相后,使用频率超出主管部门预期,章丘市民开始体验到公共自行车带来的便利。   济南市区啥时候也能有公共自行车?不少市民发出了“嫉妒”的呼声。“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然而,对济南市民而言,似乎只有“临渊羡鱼”的份儿。   近年来,济南先后多次尝试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但最终均无疾而终。公共自行车的“网”该怎么结,似乎难住了济南。   呼吁 公共自行车公司致信“市长信箱”   郑先生是一家公共自行车公司济南地区的负责人。“对我们而言,济南市区可是一块庞大的蛋糕。”   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济南市常住户籍人口为681.4万人,6个市辖区常住户籍人口约为433万人。此外,济南还有180万已经取得居住证的流动人口。   然而,郑先生却发现,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建设却迟迟没有实质性进展。无奈之下,他将公司的产品优势以及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的好处,归纳到一封信中,投递给了“市长信箱”。   郑先生介绍,目前全国公共自行车发展速度很快,已经普及到200多个大中小城市。建设运营模式大体分为两种,一种是政府全额投资、分期购买服务、专业公司运营、政府全程监管模式。另一种是完全市场化运作模式,由企业投资建设、运营管理。   “我们也想过由公司自己建设,但考虑到难度较大,最后放弃了。”郑先生说,武汉、铜陵、都江堰等较少城市采用此种模式,目前全国没有成功案例。   其实,在全国公共自行车刚刚起步之际,济南就有企业进行了尝试。2008年,公共自行车免费租赁曾大规模亮相,当时,龙骑天际国际传媒公司在济南多个地方设置了免费自行车租赁点。然而,运行仅仅两个月,公共自行车便退出了济南的舞台。   龙骑天际国际传媒公司本打算用车体、车棚上的广告收入来填补建设公共自行车的成本投入,但因站点设立困难重重,投资机构也失去了信心,最终资金链断裂。   2009年10月,在第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商人郎列衡曾购置了1000辆自行车,免费提供给全运会各场馆,并希望借全运会之势,在济南再次推广公共自行车。然而,全运会结束后,相关部门以无处停车为由,使得项目再次搁浅。自此之后,再没有商业公司继续在公共自行车上进行尝试。   章丘 使用频率之高超出预期   “小绿”现在是章丘市民茶余饭后讨论次数最多的话题,这正是章丘市民对刚刚投入运行的公共自行车的昵称。从市民的欢迎程度中不难看出,采用政府全额投资、分期购买服务、专业公司运营、政府全程监管模式的章丘公共自行车系统试水成功。   8月的章丘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一片忙碌。工作人员通过电子系统记录着每一个站点的自行车使用情况,并据此向在各个站点间运送自行车的调度车辆传递着指令。   “一个月里已经办理了12643张租车卡,累计骑行人次更是高达22万次之多。”章丘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主任马业林表示,章丘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正式启用后,受欢迎程度超过了他们的预期,经常有市民打电话要求增设站点、增加车辆,甚至有不少企事业单位、商场申请要求设点。“进入九月份,随着大学城的学生返校,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率还将进一步上升。”马业林说。   7月30日,记者在章丘交通技校公共自行车站点发现,虽然是下午1点,正值一天高温之际,该站点的公共自行车却已被借走了一半,陆陆续续还有市民前来借车。“办理时需缴纳100元保证金,50元充值费,较低的押金额度是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市民使用自行车的门槛。”马业林表示,借车卡每天使用不限次数,每次借车后的第一个小时免费,单次超时按1元/小时收费,每天10元封顶。截至目前,出现扣费的情况十分少见,市民基本上属于无偿使用公共自行车。   章丘市民赵女士每天上午都要前往距离小区1000多米处的菜市场买菜,之前她会选择乘坐公交车出行,但公共自行车推广后,她便再没有赶过公交。“公共自行车太方便了,在小区门口就能骑,省了等公交的时间,而且自行车还有密码锁,买菜的时候也不会担心自行车丢失。”赵女士称。   根据章丘市公共自行车管理中心的数据统计,公共自行车在夜间的使用频率与白天基本持平,为何夜间对公共自行车会有这么大的需求呢?记者发现,原来夜间骑自行车已经成为不少章丘市民锻炼身体的一种方式。在百脉泉公园和章丘各休闲广场,每晚都有市民骑着“小绿”徜徉在夜色之中。   瓶颈 谁来牵头推进是关键   3月17日发布项目采购招标公告,7月1日正式运行,章丘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推进似乎顺利高效。而实际上,章丘市在推进公共自行车的过程中难度并不小。   章丘市交通运输局局长王健告诉记者,章丘市100个公共自行车站点的规划和建设是难度最大的地方。“站点要选好区域位置,安排好供电线路的铺设,还要顾及站点附近商户、居民的意见。”王健称,要实现站点的落地首先需要做好和规划、供电、城管等其他相关部门的协调工作,缺一不可。公共自行车在建设之处就被确立为章丘市“一把手”工程,章丘市交通运输局作为牵头单位,这为后续与其他职能部门的协调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一位公共自行车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并不在任何政府部门的职能范畴之内,而且修建公共自行车工程量巨大,一般没有哪个政府部门主动牵头推进。“只有上级领导做出明确指示时,公共自行车才会得以推进”。   “附近的商铺会担心站点影响了门店前的空间,很多小区的开发商也不舍得拿出3个车位大小的空间修建站点。因此几处原本规划的理想位置最终都没有成功设点。”王健表示,在这种情况下只能重新选择替代站点。   “公共自行车是否适合章丘?”、“现在是否是修建公共自行车的最佳时间?”在建设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之初,也有部门和市民发出质疑之声。对此,王健称,市民对公共自行车只有初步认知,但其在完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改变市民出行方式上的很多优势却并不了解。王健坦言,当初去外地考察时,他知道公共自行车是个“好东西”,但考察后他不禁感慨“没想到这么好”。   在王健看来,公共自行车是个性价比特别高的项目,不仅有效地缓解了城市交通拥堵现象,让慢行交通与公共交通无缝对接,破解了交通“最后一公里”难题,还压缩了“黑出租”的生存空间,推动了健身运动的开展,并且基本“零差评”,引来群众一片叫好之声。“章丘市一期公共自行车共投入2800万元,视公共自行车运转情况分5年付清,相对于公共自行车的社会效益而言,绝对是花小钱办大事。”王健告诉记者,最终章丘公共自行车的运转情况用事实回击了当初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