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教育视角下的城市文化

09.10.2016  02:10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2016年)学术年会‘公共艺术教育视角下的城市文化’青年论坛”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 (记者 查建国)9月24日,由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承办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2016年)学术年会‘公共艺术教育视角下的城市文化’青年论坛”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秘书室主任徐清泉研究员致辞。会议召集人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雁悦主持论坛。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创新协同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喜布文化创始人、策展人、特展产业专家贾布,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雁悦,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苗岭,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讲师徐一文就“地方重塑:城市社区的公共艺术实践”、“对路人甲负责:公共艺术的边界与底线”、“从展览文化到文化空间:后博物馆时代离我们有多远?”、“新媒体技术:博物馆公共艺术教育中的新体验”、“平视视角:儿童戏剧制作及观演关系”等作主题发言。

徐清泉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郑崇选分别对论坛主题发言及圆桌讨论作点评。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林少雄教授作闭幕总结发言。

与会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与来自复旦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山东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宁波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单位的30余硕士、博士研究生等青年学者围绕主题进行互动交流。

当下公共艺术发展的特点与底线

结合当代社会的变化及城市生活的挑战,从人文精神、文化生态、生活业态三个视角切入点,金江波提出,当代社区公共艺术紧密结合生活与文化空间的特点。他还介绍了国际著名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的三个成功案例:纽约布鲁克林?桥的瀑布 、在英国伦敦美术馆内建造的人工太阳、丹麦首都一座高楼上的彩虹。这些公共艺术项目都结合了当地的文化社会环境融入了特别的创意,充满了温暖与趣味。因而,公共艺术在地方重塑方面要注重“三因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人而异。

金江波指出,公共艺术并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社区实践中的公共艺术旨在唤醒大家对生活的热爱,成为“发现美、挖掘美、表现美、传播美”的纽带。公共艺术是“”的,是根据多样多变的社会环境而灵活变化的。当代城市中公共艺术通过社会空间与创造力的结合,带动社会自我更新能力的角色。

从“公共艺术的底线与边界”的角度出发,贾布描述了公共艺术的三种场域:艺术家的私人空间、美术馆、画廊等半公共空间、以及马路广场这样属于路人甲也即人民群众的公共空间。贾布表示,公共艺术项目设计与运作在维护“路人甲”时应遵循三个底线:安全底线、道德底线、审美底线。其既具有美感的又能让公众都能参与进来的才是成功的公共艺术项目。

新时代中的博物馆发展趋势与艺术教育

从近代博物馆的发展背景谈起,分析了展览文化的发展趋势及特点,并结合教育学理念总结了展览文化中从展陈到阐释到体验的三步曲发展趋势。袁雁悦首次提出“后博物馆时代”这一概念。

袁雁悦认为,当前我们能观察到“文化空间”这一概念正在逐渐形成,“文化场所”的物理性不再是唯一性。“文化空间”强调的是全方位的,既涵盖物理空间,又融合了文化、政治、社会等因素为一体的参与性、开放性空间,它会进一步形成融合跨界的模式,传统意义上的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商业空间、生活空间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同时,它也会打破传统文化场所中的角色,比如博物馆中收藏者、艺术家、策展人和观众的关系。我们的整个生活世界就是一个开放式的多元交叠的文化空间。

所谓“后博物馆时代”。袁雁悦认为,在后博物馆时代将出现两大并存的现象。首先,博物馆的实体性将逐渐转向理念性,将会出现更多的流动的、虚拟的、临时的、嵌入式的、融合式的“博物馆”。同时,传统意义上的实体博物馆并不会消失,而是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进一步去精英化。因而,主导我们文化习惯的由展览文化衍生出的“可参观性”将逐步转化为与文化空间概念相契合的“可参与性”。

苗岭分析了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合理应用及挑战,并以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新媒体技术的引入与应用为例,介绍了较为成功的实践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在观察了当下新媒体在实际环境中对于技术的盲目追求和过度应用现象,他提出,新媒体技术在博物馆中的介入在丰富公共艺术教育手段的同时,应当考虑博物馆中艺术传播和教育的内核。这样,新媒体技术才能通过建立全新的艺术教育思维将博物馆打造成更为广阔的创作空间及对每一位参观者来说独特、自由的学习场所。

尊重个体发展与空间塑造

徐一文从“平视视角”在儿童剧中的应用出发,分析了我国儿童剧现存的问题,并强调儿童剧中应当关注美的视角、尤其应当尊重儿童的认知水平及心理,注意力等特点。徐一文介绍了丹麦儿童剧的成功案例,并总结了儿童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可以考虑在规模较小的空间内演出以便与儿童观众贴近距离,也可以多多利用常规剧院以外的公共空间(比如学校、社区等等),从而节省成本、提升效果、也更贴近生活。其次,她强调了儿童剧的内容及形式应当考虑不同年龄段儿童的认知能力,但不应有过多的主题限制。

徐一文指出,儿童戏剧是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而不是用来说教的某种手段,应当要把培养审美艺术情操为目的的体验式教育的方法融入到儿童戏剧当中,结合儿童认知习惯,多发展小规模的、能让儿童全面参与的戏剧形式。因此,在儿童剧的设计中,对于剧院空间的塑造与把握是不可忽视的环节。

关注艺术实践与艺术教育中“”的地位

徐清泉指出,所涉及的公共艺术的在地性、落地权、选择权这几个关键问题,以及在新媒体时代随着数字应用技术的发展,传统公共艺术面临的“现场感”问题,以及在鼓励发展文化公共空间中民主的尺度。郑崇选则表示,当前艺术教育依然缺乏,政府及个人层面的艺术人文修养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未来文化建设除了硬件设施的提高,还应当关注艺术教育的发展,注意艺术形式的丰富性以及对不同个体的关怀。

林少雄总结了论坛的三个特点:思维活跃、视野开拓;问题集中、观点鲜明;时间紧凑,空间广阔。林少雄指出,论坛中涉及了对“教育”的主体以及艺术的观念的思考,而当我们面对艺术时,其实面对的终究是自己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生命体验、思维方式。林少雄再次强调了公共艺术中社会秩序底线、审美底线、甚至生理体验的底线,并建议在未来研究中可以更多关注对艺术边界的思考、不断反思现实中的变化,尤其是各类空间的特点与

会后,记者采访了会议召集人及论坛主席袁雁悦。她向记者表示,近几年来作为国际文化大都市的上海,公共艺术及艺术教育领域都充满着生机与活力。这次的论坛围绕“艺术、教育、城市”这三个关键词进行了跨界跨学科的讨论。而“艺术”与“教育”这两大理念都是古老的话题,也将是永恒的话题。在当今中国快速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继续从理论及实践角度探讨这两个议题,是学者也是各从业者的使命。同时,在学理性的理论性的研究基础上,也应当更关注艺术实践与艺术教育中“”的地位,尤其应当关怀社会中个体的多样性及情感体验。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学术秘书室主任徐清泉研究员致辞并作点评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大学电影学院林少雄教授作闭幕总结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公共文化研究室主任郑崇选作点评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上海公共艺术创新协同中心执行主任金江波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喜布文化创始人、策展人、特展产业专家贾布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副教授苗岭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讲师徐一文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袁雁悦主持论坛并作主题发言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

      参加“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四届(2016年)学术年会‘公共艺术教育视角下的城市文化’青年论坛”合影 本网记者 查建国/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