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招公墓数量不足:“葬有所安”的对策与出路

03.04.2015  19:05

   中国山东网4月3日讯 (记者 姜瑞丽)“也许你想不到,在我们的1996年欧洲之旅中,一种温馨的经验,乃是徜徉在一些墓地里。” 这是著名作家王蒙在其《安息的家园》里的一段话。“目前我国多数公墓的形象阴森简陋,既是精神文化资源的浪费,也是土地环境资源的浪费。”这是北京大学地理科学研究中心胡兆量在一篇论文中所言。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即将来临,随着“天价公墓”再一次引起人们关注,“死不起”的问题再次引发各种担忧和不满。中国山东网记者查询多篇学术论文,试图为解决“死不起”的问题寻找一些应对之策。“公墓园林化”、“绿色殡葬”、“网上公墓”等做法或许能为逝者“葬有所安”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公墓园林化:借鉴西方丧葬文化合理内核 发掘公墓的文化内涵

  “园林化是我国公墓建设的必由之路。在欧美,公墓是园林的一个典型,著名的公墓是旅游胜地。”胡兆量在其论文的开篇中如是道。在胡兆量看来,公墓园林化的本质是东西方丧葬文化的融合,公墓园林化既要继承我国丧葬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也要扬弃传统丧葬文化中的消极成分,吸收西方丧葬文化中的合理内核。胡兆量认为,公墓园林化后,可以成为人生观的教室,死亡是人类长期思考、探索的课题,人生观与人死观不可分。

  记者了解到,在园林化的公墓中,人们不会有阴森森的压迫感和恐惧感。一些著名的公墓,如巴黎拉舍神父公墓、华盛顿阿灵顿公墓、维也纳中央公墓,都死旅游热点。到维也纳的游客大半会光顾中央公墓,那里是贝多芬、莫扎特、舒伯特、施特劳斯和勃拉姆斯五位音乐大师长眠的地方。

  重庆大学建筑规划学院的李长东也曾发表论文表示,在公墓的建设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到人的力量和文化的力量。在欧美,一些墓园因为安息了大量的历史名流,聚集了良好的文化效应,成为当地的著名旅游景点,对于名人和对国家、社会做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的归宿,应该要像对待历史文物一样,进行抢救性发掘和安置,让其发挥出应有的教育、教化功能和文化效应,这是对历史负责,也是对文化的尊重。

  “但并不是名人的墓地才具有文化效应,普通人的墓地也有其特殊的文化效应,在罗马利亚就有一所独一无二的‘快乐公墓’,它位于罗马利亚北部山区的萨宾塔小镇。”李长东介绍说,萨宾塔小镇仅有5000人口,当地居民生活十分困苦,从1932年起,镇上的木匠巴特拉斯决定利用自己的才学为乡亲们设计幽默、快乐的墓志铭,其中内容幽默而发人深省,幽默而富有内涵的墓志铭使这座处于偏远山区的公墓成为国际观光业的新宠。

  李长东建议说,通过数千年的发展,中国殡葬文化中附着或关联着很多优秀传统文化,诸如园林文化、风水文化等等,在现代公墓建设中,如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其优秀内核予以继承发扬,定能开掘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墓葬文化。如能在公墓的设计建设中有机植入这些传统文化的优秀因子,定将大大提升公墓的文化品位,逐步改变人们对于公墓的认识和理解,不断扩展公墓的社会功能,使其成为城市居民的休闲场所、人生观的教育场所、文化的高地。

  完善法律法规制度:经营性公墓向公益性公墓转化

  有关“天价墓地”的报道比比皆是,实在令人咂舌,普通社会大众要为死后的埋身之所承担高昂费用。有学者认为,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原因众多,既与市场经济条件下墓地开发经营企业垄断墓地市场价格有关,也与政府职能部门监管缺失有关,根本原因则在于城市公墓法律规制的不健全。

  除了胡兆量、李长东等众多学者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对“公墓”问题进行探讨,主张将公墓打造成生态化、艺术化的园林外,也有人从法律制度层面提出了一些思考。

  记者了解到,现行法律法规中,涉及公墓管理的法律法规只要包括1992年颁布实施的《民政部关于公墓管理暂行办法》以及1997年颁布实施的《国务院殡葬管理条例》,在地方性法规中,广东、广西、山东、河北、江苏等省份相继颁布了地方殡葬管理实施条例,但仍然无法解决现实情况中出现的诸多问题,比如“天价公墓”的问题。

  目前公墓分公益性和经营性公慕。公益性公墓主要在农村,只安葬本村村民,不对外,不允许开展经营活动。经营性公墓须经当地政府同意,在土地管理、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发改委等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后报省级民政部门审批。

  广西大学的张超在其硕士论文中提出,公益性公墓未来在公墓事业领域将占据重要位置。公益性公墓作为经营性公墓的必要补充,能够有效满足社会公众的丧葬需求。未来经营性公墓的审批手续更加严格,修建数量将逐渐减少,而随着城市用地资源日益紧张,经营性公墓更新周期较长,面对每年累增的公众丧葬需求,公益性公墓将会逐渐取代经营性公墓,占据公墓事业的重要位置。

  目前,由于我国公墓法律规范文件的限制,公益性公墓的内涵一般仅局限于为农村村民遗体和骨灰安葬提供服务的公墓。在现有的法律制度框架下,如何设定经营性公墓的退出机制,经营性公墓能够具有新的发展模式,将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殡葬改革: 墓地危机呼唤绿色殡葬

  随着“天价墓地”的出现,传统的殡葬方式正接受着前所未有的考验,由于严重的供不应求,人们不得不寻找更加合理的绿色殡葬方式。

  燕山大学的刘振东在《华北地区新型农村殡葬模式与绿色殡葬研究》一文中提出,在以前社会学研究领域,人们关注的只是殡葬的文化与风俗。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关注的范围得以扩大,关注的层次得以提高,关注的视角得以改变。绿色殡葬被逐渐重视,绿色殡葬有关土地资源节约的内涵越来越重要。也就是说,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殡葬的浪费,更关注的是关于土葬的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协调性。

  丁树谦在《全面推行绿色环保殡葬的建议及对策研究》一文中表示,目前对绿色殡葬还没有明确的定义,其方式主要包括树葬、花葬、草坪壁葬、田野葬、河葬、海葬等。中国是个人多地少的人口大国,人地矛盾十分突出,据统计,我国每年有7000万平方米的土地变为坟地,死人与活人争地的现象很严重,传统墓穴最小的要占地1㎡,而一般的树葬和草坪葬占地0.4-0.5㎡,比传统的墓葬用地至少节约一半,而海葬河葬一点地也不占用。因此,推行了律师殡葬对于节约用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改革土葬、推行火葬是第一次革命的话,那么“不保留骨灰”的绿色殡葬即是第二次革命。

  此外,随着网络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登陆网络进行祭奠凭吊的方式,也就是所谓的“网上公墓”。扫墓者只需轻击鼠标,登陆相关网址,为逝去的亲友进行注册,即可在网页上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并留下自己的怀念感言。这样不仅可以丰富追思的内容、开拓追思的空间,而且还省却了清明前后几天的车马劳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