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组织要结构性适配新环境

22.06.2016  06:32

  6月15日—16日,首届中国互联网公益峰会于深圳举办。国内39家公益机构的负责人齐聚深圳,以“新环境下社会组织的新机遇与新挑战”为主题进行了深度讨论。

  此次峰会由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陈一丹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旨在为公益行业搭建一个深入交流、观点碰撞、智慧聚合、技术前瞻的平台,推动业界深度思考、紧密创联,共同求解新环境下的行业新生态。会上,腾讯主要创始人之一、腾讯基金会发起人兼荣誉理事长陈一丹对话南都集团总裁、南都基金会发起人兼名誉会长周庆治,为峰会带来跨界智慧和深度思考。39家与会的公益组织领导人共同发布中国公益行业首份“互联网公益宣言”。此外,腾讯还联合包括南方日报在内的20余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中国互联网公益媒体联盟”。

  ●南方日报记者 赵新星 发自深圳 统筹:陈韩晖

  互联网如何影响中国公益

  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浪潮波及全球,整个中国公益行业也正处于前所未有的巨变当中,而其中最显著的一项改变无疑体现在互联网公益筹款方面。

  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秘书长翟红新分享了一组数据:从2007年腾讯公益平台上线,到2013年募捐额累计达到1亿元,腾讯公益募得第一个亿元花了5.4年的时间;而到2014年,腾讯公益平台一年的募捐额就达到5.4亿元。翟红新认为,这可以说明互联网公益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快车道,特别是互联网对公益筹款的作用已经不可小觑。

  这一观点也得到很多公益组织的认同。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王林表示,互联网筹款已经成为儿慈会的主要筹资渠道。儿慈会于2010年成立,最初以企业捐赠为主,一年募捐额不超过8000万元;2015年的互联网募捐额达到前所未有的1.17亿元,占比达62%。

  北京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发起人刘正琛也感慨于互联网筹款的力量。刘正琛认为,互联网给公益组织带来的不仅仅是募捐额的扩大和捐赠结构的优化,同时也促使公益组织不断加强组织运行效率、项目管理能力和对捐赠人的服务意识,客观上也以“倒逼”的方式促进了公益组织的能力提升。

  陈一丹则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提出:“互联网+公益,可以有力地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推动正向的社会转型。”

  怎样做互联网募捐才能成功

  既然互联网公益筹款的能力如此强大,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公益项目更易于取得网络募捐的成功呢?对此,不管是互联网公益平台还是公益组织,给出的答案惊人一致。

  翟红新透露:“在2015年,累计共有3000多个公益组织的10000多个公益项目通过腾讯公益的平台进行筹款,总的来说还是慈善类的项目更加能够获得社会关注和支持。其实这也是全球公益领域的普遍现象,即使在美国,环保组织的筹款额依然只占社会捐赠总额的个位数。”

  王林也表示,互联网募捐还是没有走出“眼泪慈善”的模式。“特别是在个案救助方面,互联网募捐对于‘泪点’的反应更加明显,因为人们没有耐心去了解那么多前因后果,就是一看孩子很惨,心一软、鼠标一点就捐了”。

  不过,要把“眼泪慈善”做出效果也并不简单。翟红新认为,在互联网环境下,公益组织需要与大众直接互动,大众不会因为你是公益组织就降低对你的要求。这些要求包括:首先是项目策划能力,最重要的是项目要有社会价值;其次要运用大众能够接受的语言来有效地传播;第三是项目效果的呈现。“归根结底,公益是要解决社会问题的。这就像你做一个电视机,首先产品质量要好,否则没有人可以光靠天花乱坠的营销手段就让消费者买单”。

  各个公益组织对于如何做好互联网筹款也有自己的心得,不过“项目本身的社会价值”则是他们共同强调的首要因素。免费午餐发起人邓飞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不管在什么平台什么渠道,我们筹款的方式都是一样的,就是通过好故事、好照片,把需要解决的问题诚实地告诉公众。筹款还是要靠所做的事情本身的价值,大家觉得事情靠谱就会来参与。”

  如何融入互联网时代

  互联网改变了公益环境,公益组织也在改变自己,以实现与环境“共同进化”。

  王林提出,“互联网+公益”不是简单的相加,公益组织也不是搭上了互联网就能发展。互联网环境要求公益组织完成的是一场“结构性的适配”,也就是要从思维方式、做事理念、人员素养、组织架构等方面全面转变以符合互联网环境下的发展要求。

  翟红新特别关注了公益组织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透明度建设。她认为,互联网给公益筹款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让公益组织和公益项目处于“7x24”全天候的公众监督之下,公众对公开、透明的要求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所幸的是,目前通过互联网公益平台和移动社交网络,信息传递成本大幅降低,已经能做到快速反馈项目进展,善款流向随时查询,信息直接触达各个相关方,公益项目的执行方、受助人、志愿者都可以直接面对网友,而网友既是捐赠者,又是项目的见证者、监督者,在互联网所创造的“连接”环境下,他们正在共同塑造一个透明、高效的公益信任新生态。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温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