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公证协会考察团来山东考察公证复查投诉处理工作
7月7日,广东省公证协会秘书长江云添一行11人来我省考察公证复查投诉处理工作,两省在济南召开了座谈会,考察团还到济南市泉城公证处新址参观考察。
在座谈会上,我省就山东公证工作开展情况尤其是公证复查、投诉处理工作的规章制度、监管方式、机制建设等方面的做法和经验向广东考察团成员做了详细的介绍。近年来,全省公证行业以加强公证执业监管为总抓手,不断强化公证质量意识,规范公证执业行为,全力做好公证投诉信访处理工作。2014年以来,省司法厅、省公证协会共收到投诉142起,其中办结103起,办结率达72%,重复投诉和多头多渠道投诉79起,有效投诉12起,投诉数量连续三年明显下降。一是建立公证质量标准体系,为处理公证复查投诉提供制度保障。我省先后依据《公证法》和部颁规章,结合我省公证工作实际,制定出台了《山东省公证文书质量标准》、《山东省错误公证文书和虚假公证文书认定标准》等六个质量规范文件,明确办证及检查标准,形成了科学完备的质量评价体系。二是加强质量管控,从源头减少公证投诉发生。坚持开展争创“零错证、零投诉、零上访”公证员活动和“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信力”大讨论。在全国创新推出公证质量检验员制度,质检员持证上岗,严把质量关口,每年7月全省集中开展质量专项检查,坚持问题导向,狠抓整改。省公协对全省10个公证质量问题突出的公证处进行重点帮扶,督促整改落实,成效明显。2015年,省厅对近年来公证争议复查投诉工作中发现的公证瑕疵问题进行了梳理汇总并下发情况通报供各地借鉴。今年省厅在全省公证行业组织开展“管理规范年”活动,从八个方面着手,在规范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抓规范,全面提升行业服务水平。4月份,省厅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全省公证执业监管的通知》,从加强公证执业监管方面入手,对严格公证复查投诉处理程序,做好复查投诉上访工作提出明确要求。三是充分发挥“两结合”管理体制优势,建立科学合理的应对机制。充分发挥各级行业协会和业务专家骨干作用,对公证复查、投诉信访中出现的共性、倾向性问题和公证疑难、复杂案件进行认真研究,对争议较大的案件提交省协会投诉处理与奖励惩戒委员会研究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用以指导和监督全省复查投诉上访工作。6月份,省协会充实调整投诉处理与奖励惩戒委员会人员,加强了专业委员会力量;建立公证舆情监测机制和健全信息通报机制,要求各市对涉及公证服务的重大突发事件及处置情况及时上报,实现信息共享;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为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缠访闹访人员,要求必须有两人接访,并给工作人员配备执法记录仪、摄像机等,现场留取证据资料,加强自身的保护和防卫,为更好地处理投诉提供了应有的保障。四是提高公证员业务素质,为减少投诉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多年来,我省始终坚持两个必须达到的学习目标,即:执业公证员全部轮训一遍,培训时间平均不少于40学时。充分发挥山东省公证讲师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公证业务培训。省协会主要举办业务骨干培训班和公证处主任培训班,各市负责对辖区内公证员、公证员助理进行全员培训,确保公证员每年都能参加一次市级以上培训。去年,省协会与清华大学联合举办四期高端研修班,208名公证员接受培训,普遍反映收获大、效果好。大力实施“素质强处计划”,执业公证员每年1篇论文、2篇案例、3篇信息,纳入公证员年度综合考核体系,与公证业务同布置、同检查、同奖惩,全行业业务学习研究氛围日趋浓厚。今年,我省出台了《山东省公证协会教育培训工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山东省公证协会实训基地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我省公证教育培训工作和公证岗位技能培训工作走上了规范化管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