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省养老金吃紧 专家:改变养老金统账结合模式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国内居民在养老储备方面似乎依然还有欠缺。“基金可持续性较差”已成为中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一块“心病”。
近日,中央相关部门透露了一个统计数字,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扣除财政补助后,当期收不抵支省份已经达到22个。
22省养老金吃紧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建议学习辅导百问》(简称《百问》)近日由党建读物出版社和学习出版社发行。《百问》中透露了官方的一个统计数字——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扣除财政补贴后,当期收不抵支省份达到22个。
也就是说,中国超过7成的省份在没有政府财政补贴的情况下,2014年的养老金支出超过了养老金的征缴收入。这意味着,中国的养老金过度依赖于政府的财政支撑,基金自身的可持续运转能力堪忧。
不仅如此,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甚至动用失业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等来发放养老保险。近年来,养老保险基金一直保持着支出增幅大于收入增幅的态势,收支矛盾日渐突出,这种收支不平衡的状况甚至正在向全国多地蔓延。
面对养老金吃紧范围不断扩大,一些劳动力输出地区养老金收支状况严重恶化,各级财政对养老金的补助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力不从心,地方急盼中央尽快出台养老保险顶层设计方案。
有3省份养老金“窟窿”财政补贴也堵不上
《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还披露,即使包含财政补贴在内,已有河北、黑龙江、宁夏3省份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仍收不抵支。
财政部长楼继伟也在官方的十三五建议辅导读本中撰文称,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体现精算平衡的原则,“基金财务可持续性较差”。
《百问》介绍,“十三五“建议明确提出,建立基本养老金合理调整机制。拓宽社会保险基金投资渠道。逐步提高国有资本收益上缴公共财政比例,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
专家建议:
养老保险基金不可持续早已不能靠对当前制度的缝缝补补来解决,必须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统筹+个人账户”的混账(即统账结合)运行模式,尽快把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分离——社会统筹由政府兜底;个人账户明晰产权,交由市场运营。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李珍表示,统账结合的混合模式模糊了政府和个人责任的边界。若将个人账户变成自愿性的养老制度,可以减少效率损失,降低养老保险费率,有利于发展多支柱养老金体系。
当前职工养老保险制度的财务状况堪忧,仅仅靠统账分开是不够的,须多管齐下才能增加制度的长期可持续性。要想实现企业职工养老金“高进高出”,财政兜底模式亟待转型。
【扩展阅读】
全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统计数据并不能反映出部分地区养老金收支恶化的态势
财政部16日公布的《关于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决算的说明》显示,2014年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23273亿元,比上年增长11.9%;支出19797亿元,增长18.6%。支出比收入增幅高6.7个百分点。
从全国账面上来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2014年收入大于支出,不仅本年收支结余3476亿元,而且滚存结余30376亿元,收支状况保持正常运行。
但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中国养老保险的统筹层次仍然比较低,养老保险基金分散在2000多个统筹单位中。全国企业职工养老金的统计数据并不能反映出部分地区养老金收支恶化的态势。
【更多热点请手机下载《爱济南》客户端 山东大小事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