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型时期的农民增收问题

13.11.2014  18:15

  经过60年来的农业改造和建设,尤其是近30年来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已进入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农民收入预期、收入结构和收入增长机制都将发生一些新变化,也将面临一些新的制约条件。  

      

  现代农业的出现符合世界农业发展规律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发轫产业。世界农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农业到传统农业的转变,当今发达国家又完成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根本转变。农业形态的发展变化表明:(1)农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工业化进程,二者兼行并存,相互促进。工业化程度越高,工业反哺农业的能力越强,现代农业的发展越快。(2)农业发展往往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原始农业依赖资源禀赋,传统农业以经验为基础,现代农业则以科技为支撑。农业科技对推动农业发展具有倍加乘数效应。(3)农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农业具有内在的弱质性,但又具有明显的公益性、社会性和战略性。直接补贴、税收优惠、信贷支持、进口控制、保费补助等已成为支持保护农业的普遍形式。(4)农业发展往往伴随着两个比重的显著下降。即农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下降,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就业量的比重下降。两个比重的下降,相应地带来产业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化,但丝毫不改变农业的基础性地位。(5)农业发展往往伴随着农民收入的明显增长。  

     

  世界发达国家和我国发达地区现代农业的发展实践表明,现代农业具有明显的共同特征:一是市场化。农业主体大多为公司型农场或农户,生产要素配置高度市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农业商品率高。二是科技化。科学技术渗透到农业生产经营各领域各环节,良种化、设施化、标准化、信息化特征突出,农业科技贡献率显著提高。三是产业化。区域布局、专业生产、规模经营,产加销一体化,农产品加工增值链条长,生产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高。  

  四是功能多元化。现代农业除担负传统的农产品供应功能外,正向着观赏、休闲、美化和文化传承等功能延伸,价值增值的领域和空间大大拓宽。五是生态环保化。讲究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重视生态保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强调保护性发展和可持续健康增长。  

      

  农民增收有多难?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在我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重要时期,国家采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措施,农业经营方式出现积极变化,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增长,农户收入结构得到明显改善。但在我国特殊的国情、特殊的农业体制和农业形态下,农民收入仍面临长期性增长困难问题。  

     

  1、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集中是一个渐进过程,农业规模不经济的问题难以回避。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土地的经营规模和利用方式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业的经营规模。我国以农户为单位的小规模土地经营制度,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公平,但又制约着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推进土地的流转集中,实行规模经营,无疑是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的重要途径。近年来,农村土地流转开始活跃。2008年湖南省耕地流转面积725.7万亩,占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14.9%。从流转的分布区域看,主要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城郊区。土地流转是一种市场行为、经济行为,流转的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生产力发展水平。经济越发展,土地流转的需求就越强烈,反之则相反。我国农业刚进入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初始期,现代农业的发展还主要体现在局部地区和农业生产的局部环节。农业规模经营未能成为一种普遍的农业形态,势必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  

  

  2、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稳定性较差,农户兼业经营格局长期存在。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拓展出新的就业渠道和就业机会。农业与非农产业较大的比较效益落差,推动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大量转移。2008年湖南省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达到1200万人,占全部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6.3%;劳务收入1990元/人,占家庭纯收入的44%。但农村劳动力的这种转移性就业稳定性较差。一是容易受到经济增长周期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处于就业低端,经济下行时往往首当其冲。2008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大量农民工返乡回流。二是就业技能较低,就业选择的局限性较强,在就业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三是非农产业就业的不稳定性,加上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完善,农户所承包经营的耕地仍然具有较强的家庭生活保障功能。这样农民在寻求转移就业的同时,仍然不愿放弃农业生产经营,而是设法守住家庭经济安全的底线,实行兼业经营。农民收入增长将长期受制于小规模土地经营和不稳定的转移就业。  

     

  3、农业弱势产业地位突出,比较效益低的状况仍将长期存在。首先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阶段,农户小规模兼业经营仍是最普遍的生产方式,难以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其次,农产品加工业尚处于发展过程中,加工增值链条短,农产品加工值与农业产值比例较低,农业加工销售环节利润大量流失。第三,农业科技不发达,科技转化率、覆盖率和应用率较低,制约科技对农业发展的贡献程度。第四,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话语权较小,常常在农业利润分配链条中处于劣势地位,利益保障能力有限。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制约,农业低利性特点仍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改变,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问题将长期存在。  

     

  4、农业抗风险能力较低,农民收入增长的稳定性依然脆弱。农业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复合系统。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面临着自然与市场的双重风险,这也是农业产业弱质性的重要因素。首先,农业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且可控性差。洪涝、干旱、冰冻、地质等自然灾害,农作物病虫害和动物疫情等,都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负面效应。其次,农业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突出。小规模农户生产经营“同上同下”的跟风现象突出,农产品市场波动较大,卖难现象时有发生。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农业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显然不是短时期就能达到的。同时,解决农户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必须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政府农业市场化服务体系建设。这些都需要一个长期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5、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业发展的外部环境仍待宽化。加强国家农业宏观调控,加大支持保护农业力度,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强农的政策体系,支持目标更明确,方式更多元,力度不断加大。但与农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相比,与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相比,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仍有待加强和完善。一是农业投入机制不健全。主要表现是:国家与农民在农业生产经营投资方面的职责划分不清,相互期盼;政府与市场关系错位,相互交织;中央与地方农业事权关系模糊,相互推诿。二是支农资金使用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支农资金来源渠道多元、使用分散,处于“点鸳鸯、撒胡椒”的状况,定向集中投入度低,整体使用效益不高。三是政府农业投资供给决策机制缺失。现行农业投资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单一供给决策机制,信息与决策不对称,投资供给与农村内部实际需求往往存在差异。同时,也难以落实农民对农业投资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制约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有效性。四是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不均衡。往往偏重运用财政政策对农业的支持保护,综合运用价格、信贷、税收、土地等政策,全方位、多环节支持保护农业的政策体系仍有待改进和完善。  

      

  对策建议  

      

  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时期,农民增收仍面临体制性、机制性因素制约。进一步宽化农民收入增长的外部环境,加快推进农业形态转变,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  

     

  1、完善国家惠农补贴政策。实行对农民的直接补贴,既是国家收入分配政策的重大调整,也是国家引导调节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这项政策实施以来,对于直接增加农民的转移性收入,引导农户经济行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发挥了多方面的作用。但现行补贴政策也呈现出效应递减、管理难度大、行政成本高等问题,需要根据实践的变化进行调整和完善。一是应充分考虑农业内部各产业农民的公平受惠。现行补贴政策已覆盖了种植业者、养殖业者、林农、渔民,但各产业农民的受惠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二是国家应依据农业事权关系调整补贴品种。中央主要是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大宗基础产品,比如粮棉油猪和生态保护等实行补贴政策。而对非国计民生、非大宗基础农产品等地方特色品种,应交由市场调节,或交由地方负责。三是完善补贴分配管理机制。中央农业宏观补贴政策的确定,应依据各省承担的农业事权和实际贡献程度、当年农资涨价因素、补贴资金发放管理水平等,综合确定对各省的补贴资金额度,切块到省。由省根据当年补贴资金总额,确定对各产业农民和微观农业主体的补贴种类、补贴标准。  

     

  2、突出支持农业产业发展。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农业收入增长的源泉。要按照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思路,以工业化的理念,着力培育和发展农业产业链条。一是正确处理产业发展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关系。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但应克服基础设施建设过度超前或脱离产业发展需要的倾向,坚持基础设施与产业发展同步,充分发挥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效用。二是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比较效益,必须推进农业规模经营,培育发展农业板块经济,拉长农业产业链条,走多层次加工增值的路子。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统筹生产基地、产品加工和物流服务体系建设,形成农业产业链条,让农民从加工和流通环节分享更多的利润收入。三是整合支农资金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完善以县级为主体、政府为主导、规划为引导、产业为平台、统筹为核心的支农资金整合工作机制。统筹协调各项支农资金,集中投入,做大做强主导优势产业。  

     

  3、创新农业服务和管理机制。坚持市场农业的改革方向,推进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有效对接,完善国家农业干预政策。一是建立和完善主要农产品供需动态监测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发布,引导调节农户生产经营行为,减少农户生产经营的市场风险。二是超前开展农业政策研究,建立农业政策储备制度,提高政策质量和政策执行效果。三是改进国家农业投资供给决策机制,对直接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项目投资,实行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政策,最大程度反映农民的需要和愿望,使农业投入更加切合农村内部实际需求。四是培育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发展各类农业服务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实行由政府养人办事到政府购买服务的转变,建立农业发展的社会服务机制。  

     

  4、进一步加大国家支持保护农业的力度。一是规范政府农业投入口径,硬化政府农业财政投入。改总量指标为比重指标,确保财政农业投入在财政总支出中的稳定增长份额。二是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逐步缩小农产品价格剪刀差。要建立对主要农产品价格的跟踪监督机制,并依据社会平均利润率水平和社会承受能力,逐步提高主要农产品的保护收购价。同时加强和完善主要农产品的储备制度,平抑市场价格,减缓市场波动,保护农民利益。三是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发展农村微型信贷。要根据农户小规模经营和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建立涉及面广、时效性强、反应快捷的村镇互助银行,将金融服务全面导入农户生产生活之中。四是逐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要继续推进农村低保制度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适时出台农村医疗保险和农村养老保险的相关政策,提高农民社会保障程度,创造有利于加快农业形态转变的社会条件。  

     

  5、改造传统农业主体。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改造传统农业主体。一是提高其战略定位。要将现行农民培训工程提升为农民教育工程,以长期的、战略的、系统的思维和政策改造传统农业主体。二是整合农民培训资源。当前针对农民的培训政策很多,但各自为政,互不联结,培训效果大打折扣。要以县为单元,制定农民培训的战略规划,统筹协调各项培训资源,实现归口管理、统一政策、整合资源、形成合力。三是建立农民职业教育体系。要立足当前,面向长远,在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体系的基础上,在广大农村实行“9+1”和“12+1”的职业教育。即农村学生在初中或高中毕业后,不能升入高等院校的,自动进入农业职业学校,进行为期一年的务农技术培训或务工转移培训。四是培育新型农业主体。引导鼓励土地等生产要素的流转集中,扩大农户经营规模,发展各类家族农场,提高农业经营水平。支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发展壮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提高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  

      

  (作者系湖南省财政厅办公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