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养老”还需再破题:许多老人陷独守空房困境
江西省新余市高新区马洪办事处南岭村颐养之家,几名老人正在锻炼身体。周 亮摄
年复一年的辛勤耕作,换取子孙环绕和稍有盈余的晚年生活,靠土地和子女养老,似乎是千百年来农民的共同指望。然而,随着农村家庭结构、人口流动等方面不断发生变化,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渐渐独守空房,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农村养老,问题频现。
当他们老了,头发白了,儿女奔向了城市,他们还能在炉火旁打盹,安然回忆往昔吗?
养老金作用几何
虽然早已步入老年,但魏文平似乎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安养晚年的问题,让他一直比较焦虑的是,自己哪天老到放不动羊了怎么办?
魏文平是湖北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村民,3年前,儿媳妇因病去世,留下4万元债务,赤贫的家庭状况,不允许已经76岁的他放下锄头安心养老,魏文平依然是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之一,只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职责从种地慢慢变为放羊养牛,家里的7亩地,则交给了儿子种。
“今年放羊都觉得吃力,腿脚跟不上,多走几步,就得停下喘口气。”魏文平捶了捶自己的双腿,有些担忧,等到自己和老伴都动弹不得了,儿子又要干活又要照顾他们,能行吗?
坎子山村全村有462人,60岁以上有近百人,和魏文平一样,因为不愿意成为家庭的负担,大部分老年人仍然在坚持靠劳动养活自己。
“目前,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主要有3种:土地养老、家庭养老和社会保险养老。”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唐钧说,种地是农村老人的主要收入来源。除此之外,一般农村老年人最直接的收入还有养老保险金。如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按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满60岁以后将按月领取养老金,缴费标准设为每年100元、200元等几个档次,多缴多得。
在湖北省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大部分上了年纪的老人还是坚持靠劳动养活自己。李华林摄
由于农民没有固定工资收入,养老保险金被赋予了较高的期待。但以每月55元为基础的新农保,似乎很难满足一个农村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所需。
今年65岁的坎子山村民陈绍喜和老伴两个人每月共能领到140元养老金,说起这些钱,陈绍喜摇摇头:“买点油盐酱醋是够了,但人情和药费是开支大头。”村里的丧葬嫁娶,每次出手至少以百元计,陈绍喜的老伴患风湿病多年,去年住院就花掉3000多元钱。
保险额度过低,养老金发放偏少,新农保并不能真正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好在有些地方出台了新政策,农民只要满足条件,一次性补缴15年的农村养老保险,就可以在60岁后像城镇职工一样每月领取上千元的养老金。但一次性补缴15年的农村养老保险不是一笔小数目,动辄要数万元,这对农村家庭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负担。
对此,唐钧建议,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养老问题的财政投入,以保障其基本生活为标准,不搞“一刀切”,建立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动态投入机制,使养老金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的提高而提高。
养儿能否真防老
在北京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陶欣,打算这个暑期把住在广西农村老家的父母接过来玩玩,平时工作忙,和父母相聚时间少,每到过年,她都不惜花费重金,长途跋涉回乡:“父母一天天老去,需要陪伴。”
陶欣靠高考飞出农门在城市站稳了脚跟,但在她心里有一个说不出的苦,父母留守在农村,晚年生活女儿不能陪伴左右,难免孤单落寞。去年她尝试把父母接到北京同住,但刚住了一个月父母就受不了陌生的生活环境,嚷着要回去。父母不习惯城市,女儿回不去乡下,老人晚年怎么安顿?这成为独生子女陶欣不得不面对的烦恼。
像陶欣这样,出生在农村,选择在城市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年轻人越来越多,不少人甚至三五年也回不去一次,“空心村”“老人村”也因此越来越常见。农村的传统思想是“养儿防老”,然而年轻时养儿育女、耕田劳作,年老时孤苦伶仃、无人照料,正成为时下一些农村老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据全国老龄办发布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成果》显示,目前全国空巢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51.3%,其中农村为51.7%。在乡镇,很多老人一旦生活不能自理,就缺少了收入来源,要依靠子女照料扶养,但“空巢”现象正冲击着这种家庭养老模式,农村养老,问题重重。
湖北巴东县官渡口乡78岁的向传芝和老伴相依为命,两个儿子都在外打工。向传芝说,虽然孩子不在身边,但还是她们老两口的依靠:“我心脏不好,老伴有风湿,干不了活,家里大的开销都需要他们一起凑。”
向传芝眼花看不清电视,村里娱乐活动少,平日里唯一的消遣就是与邻居聊聊天,出门遛遛弯,三两天接个儿子的电话,除非家里有什么大事,一般不会惊动儿子们回家。
等年纪再大点怎么办?向传芝感慨,只能寄希望于儿子未来会回家务农,再不济,或者去养老院试试?
互助式养老是否可行
当他们渐渐老去,土地和家庭养老模式又难以为继,农村老人该如何安享老年?
湖南桃源县枫树乡今年63岁的李桂枝,是一名独居老人,几个子女都在外打工,每年只能过年时回来见上一面。独居生活,单调又苦闷,然而,即便是这样,李桂枝也从没想过要搬进养老院。
枫树乡目前有两家公办养老机构,床位百余张,已基本住满,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机构有床位,但需要较高费用。像李桂枝这样的普通农村老人,大部分生活开销需伸手向子女要,如果住进民办养老机构,无疑给子女增添更多负担,“孩子们打工挣钱不容易,现在还能动,能省就省点”。
除了上述原因,真正让李桂枝不愿搬去养老院的,还是传统观念的影响。在村里生活几十年了,街坊邻居都是熟人,即使常感孤单,却有安全感。如果去了养老院,“感觉被儿女抛弃了,丢面子”。
李桂芝的想法,并不是个例。有专家建议,对于不愿进养老机构的农村老人,以村组为单位,把老年人组织起来发展互助式的居家养老,或许是一种可行的养老方式。
坎子山村已经在摸索这种养老方式,修建了连排保障房供村里孤寡老人居住,目前已住进16户。大家户挨户,平日里,没事就会走门串户聊天,或者相约着出去做做农活。“住在这里挺好的,每户两室一厅,不用交钱,关键是我们这些老人凑在一起热闹。”邹克能是这里的第一批住户,当初村干部动员他搬进来时还有些犹豫,现在却撵都撵不走了。
“农村老人喜欢熟悉的环境,离开了他的生活环境,会感觉孤单。所以在村子里集中养老很受欢迎。”坎子山村党支部书记魏登殿说,村集体修建的这个互助式养老院,县财政按照每户5万元的标准补贴,配置了太阳能热水器等日用设施,每位老人未来还有一定的生活补助,生活可以无忧。“但村里财力有限,要想解决所有独居老人养老问题,还有很大的资金缺口。”
“变农村分散养老为就近集中养老,还需公共财政在一定程度上向农村倾斜、向农民倾斜。”唐钧认为,政策层面,应该进一步放宽准入,引入更多社会力量精准供给,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一起发力,农村老人或许才会老有所依。(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李华林)
农村养老到底靠谁
养儿防老,是我国千百年来的传统。但如今农村老人依靠子女养老的经济社会基础正在发生变化,而且这些变化来得如此快速猛烈。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很多老人孤独留守农村;农村家庭规模不断缩小,数个子女照顾老人的情况已不多见,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农村老人将越来越多,预计到202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2.48亿,其中70%是农民。
生活在广大农村的老人们和正在老去的农民们,正切身感受着养老变化。他们都会想一个问题:“我们养老到底靠谁?”子女是不是还靠得住?如果靠不住又该怎么办?自己的积蓄能不能坚持到寿终正寝的那一天?即使经济上没问题,谁来照顾自己?
农民养老还要从最现实的钱的问题说起。首先,经济不宽裕,甚至贫穷依然是相当数量农村老人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民养老首先要靠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产业发展得好,农民收入水涨船高。对于年轻农民来说,他们就有更大的能力为家中老人付出,也能为自己将来养老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对于农村老人来说,不存在退休问题,他们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就能得到一份维持生活的收入。对于村集体来说,给予农民养老的补助就能多一些。其次,农民养老要靠来自政府的帮扶。全力为农村老人提供帮扶,既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拷问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标尺。第三,农民养老要靠不断成熟的、城乡差距不断缩小的社会保障制度,例如,要积极发挥新农保的基础保障作用。尽管当前农民从新农保得到的收益还不高,可毕竟是一笔稳定的可持续的现金收入。而且,随着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壮大,新农保的保障能力应该也必然会逐步提高。
“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是很多农村老人真实的生活状态。在孤独寂寞中离去,是很多农村老人不得不要走的路。只是有了养老的钱还远远不够,在哪里养老,和谁一起生活,如何让老人精神世界得到慰藉等问题很复杂,但必须有答案。
如今,在可以预见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家庭养老特别是子女养老仍是农村切实可行的主要方式。这就需要继续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加强子女赡养父母的观念,提高子女赡养父母的自觉性;需要加强法律保障,依法严厉惩处不尽赡养义务甚至虐待老人的恶劣行为。通过道德约束和法律规范,巩固和强化农村传统家庭养老的地位和作用,让农村老人既能得到物质上的满足,又能获得精神上的安慰。
当然,随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流动的加速,完全依靠居家养老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持续的,发展适应农村经济水平的养老机构是一条正在实践的好路子。在一些农村,养老机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老年农民们在那里过上了稳定的晚年生活。但是,很多农村老人不愿意进养老机构。有些人是思想观念转变不过来,认为孤寡老人才进养老机构,去了没面子;有些人是觉得在家自理生活花费更少,不愿意增加子女负担;有些人是不习惯跟一群不太熟悉的老人过集体生活,觉得没有在家自由。
不论是何种理由,对于不愿进养老机构的农村老人,发展互助式居家养老,也是可行的方式。例如,以村组为单位,把老人组织起来互相照顾,生活环境还是熟人社会,老人更能适应。这种养老方式要在提高老人生活质量上多下功夫。例如,可以统一供应更科学更健康的饮食,可以提供较为方便稳定的医疗服务等等。
老有所养,是基本的民生需求,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农民养老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但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全社会用心、用力、用情,绝大多数的农村老人一定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这是责任,也是一道考验社会良心的考题。(李 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