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村电商再次站到国务院政策“风口”
“以前每亩地收入才1000多元,现在每亩能收7000到8000元!”夏末秋初,在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丁嘴镇登山村,望着地里的金针菜,村民程新贵笑得合不拢嘴。而几年前,这一地金黄,曾让老程伤透了心。
“金针菜是俺这儿的传统特色产品,季节性强、保鲜期短,一不小心就滞销,辛苦一季卖不了多少钱。”老程告诉前去采访的《人民日报》记者,大伙儿好几年都不种金针菜了。今年,村民们又重新种上金针菜,是因为通过网店能把菜卖到全国。
不出村就能“买全国卖全国”,农村电商成为强农、惠农、便农的新平台。而根据10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将有更多的像老程一样的农村人通过农村电商受益。当天的会议部署加快发展农村电商,通过壮大新业态促消费惠民生。
会议认为,通过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加快农村电商发展,把实体店与电商有机结合,使实体经济与互联网产生叠加效应,有利于促消费、扩内需,推动农业升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为此,一要扩大电商在农业农村的应用。二要改善农村电商发展环境。三要营造良好网络消费环境,严打网上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行为。四要加大农村电商政策扶持。
这是农村电商再次站到国务院政策“风口”。“缩小城乡数字鸿沟”在今年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已有提及。当时的会议确定,今年新增1.4万个行政村通宽带。完善电信普遍服务,加大财政支持,加快农村等基础薄弱区域宽带设施升级改造。
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研究部副主任赵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在稳增长的背景下,要发挥“三驾马车”特别是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稳住农村消费其实就是稳住了总消费的增长。
我国正面临一个迅速崛起的农村消费大市场。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农产品的交易总额在4万多亿元,其中80%是通过传统市场实现的,这也意味着农产品电子商务领域还存在万亿元级潜在市场。
虽然业界将农村电商称为“蓝海”,但今年上半年我国农村电商占农产品整体销售额仅在2.5%左右。由于较高的物流配送成本,农村电商渗透率还是较低,而农民对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接受程度、农村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物流配送效率、产品标准化、人才和管理经验等多重关卡也制约了电商进农村的“步伐”。
如何解决这最后一公里难题?10月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答案,那就是“创新机制+加大投入”。
首先从改革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支持农村及偏远地区宽带建设入手,补上公共产品和服务“短板”。会议决定力争到2020年实现约5万个未通宽带行政村通宽带、3000多万农村家庭宽带升级,使宽带覆盖98%的行政村,并逐步实现无线宽带覆盖,预计总投入超过1400亿元。
紧接着是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对于农村电商来说,“最后一公里”的难题之一就是难以抵达且运输成本昂贵的物流网络建设。许多村庄都位于穿越田间地头的小路旁,许多包裹仍不能被送至收件人家门口。送货卡车不适合这些小路,而步行耗费时间太长。
为此,10月14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完善农村、西部地区快递服务网,构建覆盖国内外的快件寄递体系。同时要求中央预算内投资重点支持农村和西部地区公益性、基础性快递设施建设。鼓励金融机构开展抵押贷款、融资租赁等业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使快递业搭上发展快车。
“村里人也应该与城里人享受同样的消费服务。”在去年11月3日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
而此次常务会议则着重从农村电商的“痛点”进行“发力”,缩小城乡差距和数字鸿沟,培育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打通最后一公里”——农村电商再次站到国务院政策风口,也注将成为助力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杨芳)
原标题【 打通最后一公里 农村电商再次站到国务院政策“风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