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创新举措积极推进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和标准化建设

22.05.2015  11:27
    近年来,青岛市商务局围绕“方便群众生活、保障基本需求、提升服务能力”,突出农贸市场的民生性、公益性、社会性特点,创新财政资金分配方式,合理配置市场资源,积极探索推进农贸市场公益性改革和标准化建设。一是科学规划设计。从2012年起每年新建标准化农贸市场6-8处,并按照商场化、超市化的标准,每年对10处左右的农贸市场进行标准化升级改造。目前,市区共有农贸市场120余处,其中60%以上达到“环境整洁化、布局合理化、价格大众化、商品品牌化、量器具统一化、设施人性化、消费安全化”的规范标准要求。二是优化政策环境。市、区两级财政按照1:1比例,每平方米500元的标准以财政股权投入方式开展市区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明确财政投入资金“参股不控股”、“计红不分红”,政府股权红利主要用于农贸市场摊位费补贴、价格补贴、摊位回租,增资用于设施设备改造维修。连续四年将标准化农贸市场建设改造和公益性改革列入市办实事项目,市、区两级联动推进政策和项目的落实。三是创新运营模式。突出农贸市场的民生公益性特点,设立商贸产业投资基金,委托市商贸发展服务中心作为公共投资平台,通过财政股权投入的运作、管理模式,对列入政府办实事项目的新建改造农贸市场进行公益性改革,按照政策标准,根据持股比例,参与市场管理。明确社会化运作、市场独立经营模式,履行农贸市场在农产品供应品种、数量、价格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增强政府对农贸市场的调控能力与话语权。目前正积极探索通过网点回购的方式,建设一处政府全资标准化公益农贸市场,形成区域“样板”带动效应。四是完善法规保障。研究制定《青岛市商品流通条例》(草案),确立全市流通设施、流通秩序、市场监管以及促进流通业发展的基本制度,目前《条例》(草案)已征求各部门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争取年内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定,提交市人大进行立法审议。
来源:( 山东国际商务网 )
昌乐经济开发区“三量”齐抓聚焦项目促发展
一是扩增量,以高质量双招双引增强新动能。突出中德产业园、佳诚数码新材料产业园二期等4个产业园区建设,着力深化英轩重工与斗山集团、佳诚数码与美国雅龙的高端战略合作,以园区招商推动企业聚集、链条延伸。着力推进招才引智,矿机集团与山科大联合建立物联网技术研发中心,精科传动与山东大学、盛世热电与中科院青岛能源所合作建立科研院所2处,力争年内引进“千人计划”、高校院士等高端人才团队4个,泰山产业、鸢都产业等高层次人才达到20人以上。二是优存量,以快速度项目建设带动转型升级。全力加快总投资70.商务之窗
德州市稳步推进第二届进博会筹备工作
一是高度重视,强化组织保障。商务之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