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县环保局六制度加强网络舆情管理

24.06.2015  10:38

  近年来网络舆情成为社会舆论重要的风向标和放大器,在很多的环境突发事件,网络都起到了放大信息、助推舆论的作用。针对日益复杂、成熟的网络舆情,为切实维护群众的环境利益,及时调处群众关注的环境热点问题,把不安定因素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冠县环境保护局特制定六项制度应对网络舆情管理。

  一是登记报告制度。挑选业务骨干为网络舆情信息员,舆情监控工作责任到人,每日不定时至少1次浏览和搜索网络舆情信息,及时核实、及时登记,在舆情内容及时报告给相关领导的同时,按照属地管理、分片负责的原则立即告知相关单位和部门。

  二是及时回应制度。网络舆情应对处置工作严格按照“接收、批示、落实、答复”的信访工作程序办理,要求信息员及时将舆情信息以书面形式报告,处置组必须在2个工作日内查处并办结舆情反映的问题,不能及时办结的由信息员向网民予以解释。做到无论发帖内容是有理还是无理都做到立即回应,即使是同一问题也要100%回应。

  三是目标考核制度。将网络舆情处置情况纳入各股室(站、队)和个人年终目标考核,对敷衍、延误办理的一律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四是坦诚回复制度。网络事件发生后,正确面对,不打官腔,不与网友打口水仗,对事件处理关键环节舆情走向实施情况跟踪,在第一时间发布事件处理进展情况,跟帖回应公众的质疑和猜测,主导舆论,避免虚假信息的传播。

  五是坚持正面舆论导向制度。尽力与网上投诉人取得联系、积极沟通、争取投诉人在工作上给予支持配合,还要做好与网民的交流、解释、沟通工作,争取网民对环保工作的理解,引导其通过理性、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保持环保网络舆情的正常平稳态势。

  六是严厉查处污染扰民问题。加大环境污染信访问题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排污行为,全力维护了群众环境权益,从根源上应对环境网络舆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