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祭孟典礼再现 为新中国建立以来首次举办
26.12.2014 11:54
本文来源: 半岛网
□本报记者 孙先凯
12月22日,甲午年冬至祭祀亚圣孟子典礼在 孟子故里 邹城市孟庙举行,以纪念亚圣孟子逝世2303周年。这也是新中国建立65年来山东首次举办的 冬至祭孟典礼 。
冬至是中华民族重要的传统时令节庆,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据记载,孟子逝世的这一天正是冬至日,孟子故里的乡亲非常悲痛,于是废除庆贺冬至的仪式,素斋并隆重祭祀孟子。冬至祭孟由来已久,但自1948年孟子嫡系后裔孟繁骥离邹迁居台湾,随后便自行终止。
古柏参天的孟庙中洒下冬日暖阳,气氛肃穆。“启扉……”声起,棂星门缓缓打开。孟氏宗亲、普通群众等200人神情肃穆,沿着神道缓步进入孟庙,祭祀活动正式开始。孟子第七十五代嫡次孙孟祥居担任主祭。
“知徳知言,攘剔异端。浩然之气,氤氲霄汉;首倡仁政,岩岩泰山。……邹鲁再兴,当如公言。”主祭官庄重地诵读了祭文,众人心怀敬畏认真聆听,缅怀亚圣。
据介绍,此次祭祀孟子活动由“斋戒、省牲、排班、瘗毛血、迎神、初献、亚献、终献、饮福受胙、彻馔、送神、望瘗”十二个步骤组成,是邹城市从传统邹鲁礼乐出发,集乐、歌、舞、礼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演形式,力求完整再现祭孟仪式。希望用传统礼乐、四佾舞等集中表现儒家思想文化,形象地阐释孟子思想中“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牺牲既成,粢盛既絜,祭祀以时”的思想,再现邹鲁礼乐的盛况。
邹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心主任米怀志介绍说,冬至祭孟大典所有素材都源自当地文化学者的潜心挖掘研究,主要来源于《三迁志》、《邹县志》、《孟府档案》和《四库全书》。米怀志说:“这次祭祀典礼是第一次用完备的礼乐来祭祀孟子。祭祀供品、祭器、三献礼都是完备的少牢之礼;也是第一次用乐舞来告祭孟子。音乐是现场演奏,舞蹈是明清时期的舞谱的标准动作,在国内外儒家文化祭祀活动中也是很少见的。”
“此次祭孟活动既不同于家祭,又有别于公祭,而是一次民间的‘共祭’,陪祭和羽祭人员不仅有孟氏宗亲,还有异姓学者和普通群众。参礼者有孟氏宗亲,孟子学生徐辟的后裔,当地文化学者和普通群众。”本次大典的陪祭,邹城民间文化学者董伟说。
本次大典的主祭孟祥居现年已经78岁,一丝不苟的主持完祭祀,工作人员赶紧递上一杯热水。孟祥居感慨道:“我今天心情既激动又欣慰。作为亚圣孟子的后裔,祭祀过程中,我要把每一个动作都做到位,这种仪式表现出对始祖虔诚的心,这是祭祀的精髓。恢复民间冬至祭孟不仅是对先祖的敬仰尊重,更是对儒家文化、孟子思想的传承发扬。”
来自黑龙江孟氏宗亲会会长孟宪代,专程前来参加这次祭祀大典,这也是他第四次来邹城祭祀孟子。他说,作为孟子后人,这种活动也是弘扬孟子思想,宣传孟氏良好的家风的好机会。“每次来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这次回去我们也要规范祭祀仪式。”
祭孟大典结束后,济宁市文物局副局长、儒家礼仪研究专家杨义堂,专门在孟府“习儒堂”举办了一堂讲经课。
据了解,讲经是儒家祭祀活动中一个重要环节,以示先师道统的传承和文章讲习的绵绵不绝。杨义堂在这次讲经课上,重点讲述了如何重新评价孟子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对祭祀孟子的礼仪乐舞进行了解读。
祭孟大典上,音乐大气典雅,舞蹈雍容清正,受到广泛好评。杨义堂介绍说:“音乐采用了上古的《韶》乐遗韵,八音齐奏,中和雅致。所用的舞蹈是大禹时代的《大夏》,有九十六个舞姿,刚劲舒展,具有汉雕之美,是一套古代礼仪的规范动作。中国古代用这套乐舞教育子弟,通过学习乐舞,培养他们容止端庄,进退得当,彬彬有礼。”
本文来源: 半岛网
26.12.2014 1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