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趣话:曹操曾在这天说了什么? 今天开始数九
今天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冬至,“冬至饺子夏至面”,这一天也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其实在古代,冬至还是中国一年中三大节日之一,比今天更受重视。而据《三国演义》的记载,这一天还发生了著名的赤壁大战,一代枭雄曹操兵败三江口,三国鼎足之势形成。
今天开始数九 四九最冷
冬至日,太阳到达黄经270°,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人们常说的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一天,天气就暖和了。
民间广为流传的“九九歌”,生动形象地记录了冬至到来年春分之间的气候、物候变化情况,同时也表述了农事活动的一些规律。如北方流行的九九民谣: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燕来,九九又一九,犁牛遍地走。
按照人们总结的经验,从三九起就进入数九寒天中最冷的阶段了。古人认为“冬至之后,三十日极寒。”后来,一般人们都认为三九天是最冷的,但是事实上,四九才是寒冬中一段最冷的时间。只不过刚进三九的头几天,寒暖变化大,一下暴冷,身体不太适应,显得格外寒冷,而到四九,虽然温度比三九低,但温差变化小,便感觉不如二九进入三九时这么冷了。
冬至这天 曹孟德曾经说了什么?
冬至在历史上有很多典故,但今天小编要回顾一下那场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赤壁之战究竟发生在哪一天?《三国志》记载说“十二月……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根据陈寿的说法,赤壁之战显然并不是发生在冬至。但是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四十九回,却点明了这场战役发生的日子。今天我们不做历史研究,就暂且以罗贯中的说法为准吧。
罗贯中将赤壁之战放在冬至这天有他特别的用意,主要是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之前三江口一直在刮北风、西风,孙刘联军无法实施火攻的计划,周公瑾为此还吐了血,多亏孔明大展神通,登上七星坛,招来了东南大风,周瑜才得以施展妙计。而此时的曹操,正在大寨中与众将商议,只等黄盖消息。当日东南风起甚紧,程昱入告曹操曰:“今日东南风起,宜预提防。”操笑曰:“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安得无东南风,何足为怪?”
曹操的一句“冬至一阳生”即点明了战争发生的时间,更是将冬至的阴阳转换特点一语点破。其实“冬至一阳生”这句话出自《易经》,有“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之说,意思是冬至之时,天气之间的阳气达到了一年之中的最低点,而阴气最盛,而后阳气开始触底增长,阴气相对开始缩减,所以曹操才说是“冬至一阳生,来复之时”。但令人不解的是,熟悉天时的曹操此时却在东南风中放松了警惕,致使八十三万大军葬身火海,三国鼎立的局面就此形成。
冬至进补 补阳还是滋阴?
“冬至一阳生”也是我国中医的重要法则。到了冬至,人体的阳气也和大自然一样,开始重新生发起来。中国人选择冬至进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时随着人体的阳气回升,消化能力开始增强,补品吃进去,营养容易吸收。
冬至进补该遵循什么原则?人也是自然界的生物,应该和大自然的其他生物一样,保持相同的变化规律和生存法则。所以,冬至之前,阴气占据优势的时候,应该注重对身体内阴气的滋养,同时注重对阳气的收藏,也就是《内经》中所说的“闭藏”,生活习惯上要注意“早卧晚起”、“使志若伏若匿”、“去寒就温”。饮食上要多吃些萝卜、白菜等滋阴的时令菜。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药方”就是这个道理。
而冬至之后,阳气见长,饮食上也要配合身体的变化,可以吃些温热的食物,如羊肉等,但不宜进补过于猛烈,使得阳气外溢,不但伤阴,而且打破了生理规律。
但秋冬进补,重点还应当是补阴,而不是补阳。如果不分季节,不分阴阳,各种补药一味地乱吃,进补的效果就会差很多了,有时甚至会适得其反,越补越差。
专家建议,小麦、绿豆、莲藕、银耳、番茄、鸭肉、鸭蛋、鸡蛋、猪肉、牛奶、羊奶、大豆、芝麻、苹果、香蕉、甘蔗等,都是比较常见的补阴的食物,在秋冬两季应当多吃。(任俊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