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定位 积极融入环渤海区域合作

16.07.2015  13:17

区域合作是加强区域统筹,实现区域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近年来,环渤海区域发展迅猛,已成为我国科学发展和转型升级新的增长极,也为我省带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积极融入环渤海是顺应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必然选择。对比分析我省在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基础条件、优势及不足,明确我省在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整体思路和发展定位,对于加快融入环渤海区域合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山东在环渤海区域合作中的优势及不足

(一)主要优势

一是资源优势。山东作为环渤海区域的一员,其资源特点与产业发展情况相似,属于多而不强,但有一定的综合资源优势.突出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劳动力资源优势。山东以9685万的总人口数,成为环渤海第一人口大省,虽然也面临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但巨大的人口基数保证了劳动力资源的丰富。同时,也为环渤海地区提供了巨大的消费市场。二是海洋资源优势。山东拥有环渤海七地中最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得天独厚。沿海滩涂面积和15米等深线以内水域面积,两项共16,300平方公里。近海海域占渤海和黄海总面积的37%,滩涂面积占全国的15%。山东对虾、扇贝、鲍鱼、刺参、海胆等海珍品的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山东是全国四大海盐产地之一,丰富的地下卤水资源为山东盐业、盐化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三是文化资源优势.作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山东具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一山一水一圣"的旅游格局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较高知名度,并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影响着世人。

二是产业发展优势。山东具有雄厚的产业实力和健全的产业门类,在区域合作中,无论是产业承接转移还是优势互补合作,都有较好的合作基础和较大的选择余地。山东与环渤海其他省区市产业发展的互补性强。北京、天津具有金融、科技、人才、管理优势,为我省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有效支持。山西、内蒙古具有能源、资源优势,为我省提供可靠能源保障。河北与我省接壤,区域合作的地缘优势明显,是我省重要的招商引资和产业转移目的地。辽宁在产业发展上与我省的相似度最高,虽然互补性相对较弱,但在合作初期,相似的发展环境更容易找到合作的切入点。

三是对外开发开放优势。山东地处环渤海区域的最南部,东部与韩国、日本等亚洲经济强国隔海相望,南部与江苏、长三角等我国经济发达地区接壤,相对于环渤海区域的其他省区市来说,区位优势明显。在环渤海区域中,山东具有良好的外向型经济基础,再加上独特的区位优势,对外开发开放优势明显。

四是基础建设优势。山东省拥有环渤海地区最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2012年末高速公路通车里程4975公里,全省“五纵四横一环八连”的高等公路网初步形成,二级以上公路通车里程24.45万公里,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铁路建设速推进,全省“四纵四横”的铁路运输格局正在加快形成。青岛港为龙头的现代化港口群初步形成。山东有济南、青岛、烟台、威海四个机场为国际空港,是环渤海各省区市中最多的。

五是发展载体优势。目前,山东有黄河三角洲生态经济区和半岛蓝色经济区两大国家级规划战略。黄三角经济区北与天津滨海新区、曹妃甸北方深水大港和辽宁滨海产业区隔海相望,土地资源丰富。半岛蓝色经济区位于环渤海与长三角的重要结合部,区位优越、资源丰富、对外合作基础良好。两大优势载体为环渤海区域合作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合作发展的紧迫性不强,动力活力不足。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相比,环渤海区域合作明显滞后,存在着积极性不高、紧迫性不强、动力活力不足的问题。原因有三,一是环渤海区域各地资源特色显明,产业发展各有特色,相互交融性、影响性小,在市场经济初期没有合作需求。二是受观念影响,环渤海区域的开放意识与长三角、珠三角地区有一定差距。三是有竞争才有合作,经济较强的互补性使相互间缺乏竞争,合作紧迫性不强。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经济转方式、调结构的需求,要求环渤海区域合市站在更高层次,用更广的视角审视环渤海区域的大合作、大融合,全面释放该区域的发展潜力。

二是区域合作的协调机制不完善。早在2004年,长三角地区就启动了三省市主要领导座谈会制度,将区域合作纳入了最高决策层的视野,2010年国务院出台了《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2006年,珠三角地区各方编制实施了《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跨行政区域的经济合作,必须由政府层面协调,建全的机制是区域合作能否有效开展的重要保证。而环渤海区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发展区域,目前为止,“环渤海市长联席会议制度”  作为地级市级别的协调机构,是环渤海地区唯一的协调机制。对上缺乏决策机机制,对下缺乏落实机制,使其很发挥应有的作用。长期缺乏必要的制度建设和政策指导,已严重影响了环渤海区域合作的深入推进。能否建立一个健全、高效的协调制度,成为目前最显紧迫的问题,直接决定着环渤海区域合作的发展方向及合作成效。

三是合作途径和方式有待创新深化。目前,环渤海区域合作的途径和方式比较单一,主要表现为参加区域投资贸易洽谈活动,通过产业转移、招商引资等开展的经济合作。区域一体化协调发展,要求合作内涵更加丰富。从经济领域到社会领域,从硬件基础设施到软件发展环境,要求更宽的合作途径和更有效的合作方法与之相适应,需要在具体的工作中不断探索、创新。

        二、山东在环渤海区域发展中的定位

综合利用区域内其他省区市的能源、金融、科技、人才资源,通过产业转移升级、结构调整,实现优势产业由大变强,同时发挥自身区位优势,继续扩大开放,争取成为环渤海地区合作发展的排头兵、桥头堡。

1、环渤海转型发展的火车头。抓住国家统筹推进环渤海经济带规划发展的机遇,把握转型大势,顺应发展潮流,立足现有基础和区位优势,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坚持有取有舍、有进有退,以提高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着力推进创新驱动,着力优化调整产业结构,着力放大区域发展红利,着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发展转型,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建设引领科学发展的新高地,当好环渤海及全国转型发展的领头雁、火车头。

2、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重要门户。充分利用与东北亚先进地区产业的互补性,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坚持互利共赢,加快对接融合,加强交流合作,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智力资源,巩固提升以青岛为中心的东北亚国际航运综合枢纽地位,提升黄、渤海开放水平,深化我国与东北亚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打造国际物流中心、国家重要的大宗原材料交易及价格形成中心,进一步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构筑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平台。

3、环渤海对接融合长三角的桥头堡。充分发挥紧邻长三角经济带的地缘优势,利用环渤海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互补性特征,依托环渤海区域在能源资源、装备制造等方面的有利条件,积极拉近与长三角的经济距离,增进合作交流,增强长三角技术与经济理念对环渤海区域扩散的有效性,把我省建设成为联结环渤海和长三角两大经济区,实现对接融合的桥头堡。

4、引领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的高地。以高端技术、高端产品、高端产业为引领,强化港口、园区、城市和品牌的带动作用,加快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培育壮大海洋优势产业集群,建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整合海洋科教资源,加强海洋科技自主创新体系和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实施海洋高技术研发工程,加大海洋人才培养力度,完善人才激励机制,聚集一批世界一流的海洋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构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海洋科技教育人才高地。

5、环渤海及全国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基地。发挥土地后备资源丰富的优势,统筹规划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合理划分农业、建设和生态用地,探索合理的利益共享与利益补偿机制,探索土地利用管理新模式,创新推动“飞地经济”建设,推进土地集约高效开发,为环渤海地区拓展发展空间提供有力的土地资源保障,将山东打造成为环渤海以及全国经济发展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