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减排行动三十年持续发力 臭氧层正逐步恢复

16.09.2017  17:05

    全球减排行动三十年持续发力

  臭氧层正逐步恢复

  9月16日是国际保护臭氧层日。几天前,环保部召开《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缔结30周年纪念大会,李克强总理在给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在《蒙特利尔议定书》框架下,累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占发展中国家淘汰量的一半以上。

  保护臭氧层为何如此受到全球普遍重视?全球采取的行动是否收到成效?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身在高空,成为地球生命系统的保护伞

  夏秋光照强烈,“臭氧”成为热门词汇。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研究员王维和表示,臭氧是大气中自然存在的微量气体,仅占大气体积的百万分之三左右。臭氧在距地面20—25公里附近浓度最高,形成所谓“臭氧层”。

  “说臭氧‘在天是佛’,是因为臭氧层称得上地球生命系统的保护伞,如果没有它吸收太阳辐射,强烈的短波太阳紫外辐射,会增加皮肤癌、白内障等的发生率,并危害农作物及生态系统。”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研究员郑向东这样告诉记者。

  郑向东说,臭氧层并非一成不变。以北半球为例,冬、春季变厚,夏、秋季变薄,火山爆发或太阳活动也会影响臭氧层厚度。但臭氧层从1970年左右开始的变薄趋势,则与人类活动所排放的消耗臭氧层物质有关。

  王维和表示,无论是平流层中臭氧的减少还是近地面大气环境中臭氧的增加,都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20世纪80年代中期,科学家发现南极地区大气臭氧总量和10年前相比下降了30%—40%,之后每年春季在南极大陆上空都出现了一个臭氧层空洞。

  制冷剂氟利昂类物质,工业生产和使用的氯氟碳化合物、哈龙等是臭氧层的最大敌人,它们直接导致了南极臭氧层的急剧消耗。由于这些物质具有很长的生命周期,如果不控制生产和排放,臭氧层的消耗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到遏制。而“保护伞”一旦出问题,不仅对地球构成严重威胁,也会破坏气候平衡,导致极端气候事件频发。

  2000年以来呈现初步恢复态势

  解铃还须系铃人。“填补”臭氧层空洞,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

  由于认识到臭氧层消耗带来的危害,国际社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臭氧层消耗机制的科学研究,并缔结了旨在保护臭氧层的《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联合国197个成员国家和地区都加入了公约并签署议定书,保护臭氧层也因此被称为人类有史以来“最团结”的一致行动。

  按照《议定书》的规定,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分别将在2020年前、2040年前完全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我国政府早在1989年和1991年就分别加入了《公约》和《议定书》,开始实施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生产和消费活动,并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管理体系。

  除大规模淘汰消耗臭氧层物质外,我国先后发射了风云三号气象卫星A、B、C星,搭载了用于探测大气臭氧的紫外臭氧探测仪,未来几年还将继续提高探测精度和能力。

  郑向东表示,国际公约的签订对保护臭氧层发挥了重要效益。实际上,从1996年开始,全球臭氧层已经停止了进一步变薄,2000年以来臭氧层出现了初步恢复态势。

  “根据气象卫星的观测数据,自2012年起,南极臭氧层空洞的覆盖面积、持续时间以及强度都出现下降的趋势。”王维和强调,“臭氧层的完全修复需要漫长的过程,人类尚未完全掌握臭氧变化的机制,面对这一难题,必须首先唤醒全人类保护臭氧层的意识,这场保护地球生命体系的斗争才能最终赢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