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育种平台为成果转化“搭桥”

27.04.2015  15:28

  与跨国种业大公司相比,目前我国种企的科研投入普遍较少,主要利用常规育种技术,科技创新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学研合作水平不高,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成果转化率不高。在全基因组背景下,国内分子育种应用刚刚起步,产业化与国际化发展程度、高端种企技术与管理复合人才不足,严重制约了种企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现代种业的本质属性是高科技,以种企为主体的产业高科技创新体系尚未形成,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远远不能适应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要求。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是实现种业现代化的主要动力。支持种企加大研发创新投入,支持种企建设高水平技术研发机构,高端研发人才是关键。人才是创新的根基,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引进跨国种业高端人才,构建多功能高效研发管理体系,推动育种技术升级换代,提高育种效率,种企实现产业化、国际化、“走出去”的技术创新发展需要强大的科技支撑,这也是我国种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举措。

  种业产业链的专业化分工、精细化管理,能够降低整个产业的运营成本,提高我国种业的整体运营效率。分子育种平台的研发重点和领域聚焦在现代生物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上,破解科研与生产“两张皮”的难题,以种企需求为导向,致力于把科研院所的最新基础理论成果转化为种业市场上可应用的育种资源和技术,通过技术开发与集成,强化最新科研成果的商业化应用。要以处于种业价值链高端的育种资源材料、基因经营和技术服务经营为主,不从事品种和种子经营,与股东单位和科研院所实现经营服务对象和科研能力差异化。分子育种平台的中间桥梁作用使种业产业链上中下游在各个环节的资源、人才、技术、资金都得到优化,协同创新,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创新驱动新机制保障科研成果早日变为生产力。

  面对国际种业育种创新主体、机制、模式深刻变化的新形势,面临种业国际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为了抢占生物育种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实现流水线式的生物育种产品研发,提高育种规模和效率,加快推出市场需要的新品种,建设种业强国,我国种企迫切需要建立国际一流的种业高通量分子育种研发与科技服务平台,实现从传统常规育种向精确分子育种的高效现代育种体系的升级转型。

  (作者系华智水稻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