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传承人刘炳金:革新传统 让渔鼓更好地传承
03.12.2017 20:27
本文来源: 半岛网
刘炳金是山东渔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近日,他在参加济宁市组织的“美丽乡村”采风活动,“农村的方方面面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老百姓的满意度和幸福感那是由衷的。”刘炳金打算把这次采风的感受写出来,“都说曲艺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这回我是亲眼看到、亲笔创作、亲身演出,肯定更加具有说服力。”刘炳金正在全心全意地推广自己心爱的山东渔鼓,“山东渔鼓传承的担子既然压在我身上了,我就要知难而进,不能停止行动,没有点韧性是搞不出东西来的。”
刘炳金,山东济宁人,山东渔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其主唱的山东渔鼓《断机教子》曾获得“群星奖”金奖,2014年,由其创作并表演的《孔子试徒》再度拿下“群星奖”金奖。
齐鲁晚报记者刘雨涵
天生好嗓子凭渔鼓大放异彩
在此次下乡活动中,留守儿童的国学教育给刘炳金留下了深刻印象,“当地把留守儿童组织起来学习儒家文化,并且老师和学生们都身临其境地穿着古代服装,对于所学能够更有切身感受,这种创意太好了!”这与刘炳金在当地惠民演出中表演的山东渔鼓《孔子试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通过新颖的形式让人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
曾经拿下过“群星奖”金奖的《孔子试徒》,刚刚又成为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项目,身为该节目的创作者和表演者,同时又是山东渔鼓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性传承人,刘炳金感到山东渔鼓的推广又迈进了一步。“现在很多人对于渔鼓这门曲艺形式可能会感到陌生,它其实源于唐代,当时被叫做‘道情’,是道教用来传教的一种乐器。后来被民间艺人利用起来讲述《岳飞传》《杨家将》等民间故事,慢慢形成了渔鼓坠子,后来变成了单独演唱的渔鼓。”
从小酷爱艺术的刘炳金,在童年时期能够见到的为数不多的文艺形式就是渔鼓、落子、坠子等,每当集上有唱戏的来了,他就会跟老师请假,撒谎说要回家推磨,其实是偷偷去听戏。“那时候听戏五分钱一位,我没有钱,只能趴在墙头上,后来被看守的人抓到,我就恳求给人家送水、倒水,这才让我听戏。”
十二三岁时,刘炳金丢下了课本开始去学唱戏,“我当时给一个盲艺人引路,慢慢他发现了我的嗓子很好,但他说教不了我,怕把我给耽误了,于是我们俩一块去拜了嘉祥县黄村的一个老师,教我们唱渔鼓和坠子。”
凭着一副天生的好嗓子,刘炳金先后进入金乡县四平调剧团和济宁市吕剧团。1983年,在山东省文化厅组织的一次曲艺比赛上,刘炳金表演的山东渔鼓《回娘家》拿了一等奖,“从那之后就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是有比赛就把我拎出来。”
戏曲功底助力曲艺表演
两获“群星奖”金奖,是刘炳金艺术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提起那段经历来他仍是激情满满。当年,济宁市相关部门决定拿以山东渔鼓形式表演的节目《断机教子》参加“群星奖”。“一开始想要节目画面有美感,就用了12个小女孩抱着渔鼓在那跳舞。后来省里的专家来看了表示,这不是曲艺,必须要找渔鼓原始的东西,于是首先就想到了我。”一开始刘炳金只是唱一头一尾,给女孩们伴唱,后来他从头唱到尾,女孩们成了给他伴舞的,节目整体翻了个儿。“专家们说必须要返璞归真,回到原始的点上来革新,否则没有人会承认这是渔鼓。”到广州参加“群星奖”比赛时,《断机教子》一炮打响,成功拿下金奖。
刘炳金在《断机教子》中还只是一个表演者,到了后来再拿“群星奖”金奖的《孔子试徒》,他又身兼了创作者一职。“这个节目是我和老伴儿花了四年功夫一块打磨出来的。”刘炳金的老伴正是杨派山东快书的传人王明霞,他一直称呼老伴为“王老师”。两人根据“天赐颜回一锭金,千金难买诚实心”的主题进行创作,将原本的舞蹈部分剔除,只留下乐队“娘子军”和刘炳金的独唱。
“虽然就我一个老头儿在那唱,但看上去感觉就不一样,这得益于我在剧团的历练。”刘炳金说,以前人们唱渔鼓就是在台上干站着,两条胳膊一耷拉也不用比划,而他在文工队、四平调剧团、吕剧团的训练这时就发挥了作用。“我那时要学身段、跑台步、拉身膀、下腰踢腿,这些都是曲艺上缺失的课程,所以我唱渔鼓就跟戏里一个范儿。”顶着“群星奖”金奖得主的头衔,刘炳金却一再地强调这不是自己一个人的功劳。“离开了政府肯定不行,要不然怎么请来那些专家给出高含金量的点评,创作《孔子试徒》的这四年我相当于上了四年大学。”所以刘炳金在表演的时候,都让主持人报幕时不要说自己的头衔,“荣誉不是我个人的,我脸红,也不要叫我老艺术家,说老艺人就行。”
要敬畏老传统也要靠近时代
从民间而来的渔鼓有着独特的韵味,却谈不上什么规范,这让刘炳金感到传承起来十分困难。“京剧讲究吐字归音,而渔鼓却没有范式可言,全国各地都不一样,就连我们济宁市的12个县市区也是一个地方一个味儿,它们的调式、旋律都相差很远。”刘炳金认为这跟当地的民间小调和剧团有关系,“比如汶上县的渔鼓很多地方像山东梆子,金乡县的渔鼓唱出来像四平调。”于是刘炳金想办法把渔鼓的唱法拢到一起录下来,“这是为了不把渔鼓弄‘跑’了,如果成了别的,那渔鼓就一分钱不值了。”
归纳是为了革新,刘炳金认为对于老传统虽然要敬畏,但也要靠近时代。“不革新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惰性,现在山东渔鼓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继续不作为,它就非遗失掉不可了。”为了方便人们学习,他开始给渔鼓谱上谱子,“许多同行对这个是不认可的,抵触心理很强。我们那个时候唱渔鼓没有人识谱,唱一百遍就一百个样子,但是别人学起来就会无所适从,所以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原来渔鼓是口传心授,现在我们也要提升自己的素质。”刘炳金到小学里去传授渔鼓,就教学生们用旋律简单的山东渔鼓唱《三字经》,“老师们十分高兴,这样孩子们不但学习了渔鼓,连《三字经》也能顺利背下来了,相得益彰。”不过这种传播成效还十分有限,顶多起普及启蒙的作用,想要往更深的方面去探讨推进山东渔鼓还是有难度。
为此,刘炳金又在众多的孩子里面挑选了嗓子好、悟性高的几个单独教授。“我把他们叫到我家里来,给他们倒上水,让他们感觉很亲切。而且我一分钱学费不收,有时候家长们感到过意不去,会给我带点小礼品,我都 让他们提回去了。我说这是我的义务和责任,作为省级非遗传承人,省里每年给我6000元的资助,就是让我来教他们的。我们就这样互相感动着,他们也想让孩子们来学一学。”功夫不负有心人,刘炳金的学生刘德民凭借山东渔鼓参加山东省级的一次少儿比赛,获得了一等奖,后来被山东省曲协推荐参加了全国级比赛,又拿了一等奖。“我感到我的心没有白费,汗也没有白流。"
转自:大众网
[编辑: 刘晓明]
本文来源: 半岛网
03.12.2017 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