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G发布2014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50强

07.11.2014  10:53

  10月30日,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在北京发布2014 年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其中中国共有四家企业榜上有名,分别是联想集团、小米公司、腾讯控股有限公司以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据了解,自2004年起至今,BCG每年对全球多个国家和行业的1500余名企业高管展开调查,旨在深入了解全球企业的创新发展情况。此份题为《2014年最具创新力企业:寻求突破性创新之道》的最新报告揭晓了本年度全球企业高管眼中最具创新力的50 强企业榜单,除了中国四家科技型创新企业榜上有名外,科技和电信企业再次领跑榜单,不仅一举拿下前五名而且在前十中占据七个名额,更是在50强榜单中抢下21个席位,创下自2010年以来的最高记录。消费品行业同样取得了2010年以来的最佳战绩,在50强榜单中占据了14个席位。

  另外,多家企业在过去十年内连续上榜:其中苹果(Apple)自2005年以来一直蝉联冠军宝座;三星(Samsung)和谷歌(Google)再次互换亚、季军席位;微软(Microsoft)和IBM位列前五名。

  本年度50强榜单上最大的变化是汽车企业数量显著减少。在2014年的50强企业排行榜中,仅9家汽车企业榜上有名,其中只有4家跻身20强之列。而在一年前,汽车企业曾在十强中占据三席,在 20强中占据9席,并在50强中成功夺下14个席位。将创新视为战略发展重心的汽车制造企业数量也大幅下滑了26%,其中仅62%的企业将创新视为三大战略重心之一,而去年的比例则高达84%。

  今年,BCG再次要求受访者列出他们心目中的"后起之秀",即目前依然年轻或规模尚无法与全球50强巨头相提并论,但已在创新舞台上展露锋芒的企业,其中小米公司(唯一一家被同时视为最具创新力企业和"后起之秀"的公司)、WhatsApp和Square位列三甲。与2013年相比,今年榜单上的半数企业发生了变化,仅四家企业再度上榜。去年的上榜企业大多依靠移动平台来推动创新,而今年的创新企业类型更为多样化,涵盖消费品、汽车、媒体和大数据等多个不同领域。

  BCG 2014年的报告详细分析了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进而在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因素。研究发现,突破性创新企业首先应具备强大的创新能力,并拥有成功的创新项目所必需的基本要素。此外,这类企业更胜一筹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更大的范围内网罗和捕捉创新理念;更积极地实施和利用业务模式创新;拥有更利于实现突破性创新的企业文化。近半数的突破性创新企业表示,在过去三年内,企业30%以上的销售额源于创新成果,这一比例高达所有创新企业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报告作者之一、BCG合伙人Andrew Taylor表示:"尽管创新仍是企业的战略重心之一,但高管们大多对其所在企业的创新力信心不足。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市场对企业创新力的要求日益提升。在企业领导者的眼中,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但已准备好实现突破的企业却为数甚少。"

  2014年的调查报告显示,仅13%的受访者怀揣着实现突破性创新的雄心壮志。在有望实现颠覆性创新的企业中,40%以上的高管认为其所在企业的创新能力处于中游或以下水平。此外,在受访者中,具有很强的创新力并致力于实现突破性创新的企业高管比例仅为7.6%。

  报告作者之一、BCG资深合伙人Kim Wagner指出:"许多企业试图在创新的道路上‘一步登天’,而它们的创新项目也只是一纸空文。突破性创新企业非常善于将实现此类创新的基本要素融合到一起,并通过合理规划来获得显著的成效。任何一家企业的创新项目,都会受到与管理、治理以及结构设计等至少十多种因素的影响。突破性创新企业会将其一并纳入到考虑范围之内。"

  尽管科技类企业在高管眼中的最具创新力企业排行榜中一马当先,但来自多个行业领域的受访者纷纷表示,在未来的三至五年内,数字技术对其所属行业的影响将会十分有限。在电信、金融服务、制药、消费品、零售、能源以及制造等行业领域内,认为大数据和移动技术将带来显著影响的受访者比例还不到一半。在各个行业中,表示其所在企业将开展与大数据和移动技术相关的创新项目的受访者比例不到三分之一。

  报告作者之一、BCG合伙人Hadi Zablit表示:"在帮助企业实现突破性创新方面,数字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将数字平台和大数据纳入创新项目的企业往往更容易获得成功,行动较慢的企业则容易陷入窘境。"

  三分之二的突破性创新企业表示,它们的创新和产品研发项目由中央团队统一开展和管理,或至少在项目的初始阶段采用集中管理的模式。超过70%的受访者表示其所在企业设有独立的创新实体来管理和开展突破性创新项目。

  企业进行创新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在当下或未来的较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超过四分之三的受访者表示其专注于上述目标。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的三到五年内,新产品和技术平台创新将对其所在行业产生最为显著的影响。然而,真正做到这一点的企业比例却较2013年有所下降,其中开展新产品创新项目的企业比例从47%降至41%;开展技术平台创新项目的企业比例则从45%跌至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