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创新的文化土壤 不忘自省才会更自信

31.12.2014  17:02

“创新的文化自信,说到底代表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再强,没有文化自信,不可能被别人看得起,也不是真正的强国。”由文汇报和上海市科协联合发起的“如何重建创新的文化自信”大讨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昨天在市科协举行的座谈会上,上海市船舶与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上海交通大学原副校长张圣坤用这句话,表达了许多科学家的观点。

  而曾代表中国在世卫组织(WHO)工作六年的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王一飞进一步强调,“现在国际上除了讲GDP这类代表国家硬实力的指标,也开始更加讲究GNH(国民幸福指数)、HDI(人类发展指数)这类软实力的指标。一个国家在国际上有没有话语权、形象是否正面,这跟文化自信有密切的关系。”

  当前,上海正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科学家们说,让更多的创新因子在上海这片热土上迸发,让创新人才成长于斯、荟萃于斯,培植更好的“土壤”,离不开文化自省。

  正视自身文化传统是第一步

  如果让中国老师带着一群正值豆蔻年华的中学生看电影《泰坦尼克号》,很多人大概会有顾虑:会不会触动少男少女心里那根“弦”?但在加拿大,老师们的聚焦点完全不同。“老师出了个题目让学生分组讨论:如果你是船长,发现船马上就要撞到冰山了,你有什么办法让损失降到最低?”……张圣坤把他到国外访学时亲历的一幕,拿到了昨天的座谈会上,与中科院院士汪品先、工程院院士朱能鸿等分享。

  在这些术业各有专攻的学者们看来,创新成不成,不仅和教育方式有关,背后起决定因素的是文化。

  张圣坤长期研究船舶,他说,同样是航海探险,哥伦布用来航海探险的船是当时的西班牙女王资助的。女王和哥伦布协定,如果发现新大陆和新财富,双方按照一定比例分成——这不仅是一次伟大的探险,而且是准商业行为。而600年前率队七次下西洋的郑和,则是受明成祖朱棣派遣——是一次“奉命”出征。“所谓奉命,就是只做皇帝吩咐他做的事情,别的事情并不关心。”在张圣坤看来,新大陆注定会由哥伦布来“发现”。

  学者们认为,中国历史上延绵几千年的“奉命文化”到今天仍然根深蒂固。比如,在很多机构和单位,下级部门对来自上级发出的指令“言听计从”,很多人做事前,要先揣摩领导的心思。王一飞把这种现象称为中层管理人员“多动症”。对渴望激发、营造创新环境的机构、单位来说,这类“多动症”非治不可。

  无论是明哲保身、规避“枪打出头鸟”的中庸文化,还是所谓精明而不高明的上海“亭子间文化”……在科学家们看来,对于这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文化,既不应夜郎自大,也不可妄自菲薄。正视自身的文化传统,认真剖析之、审视之,这应当是重建文化自信的第一步。

   孕育创新沃土需要更“开放”文化

  “能不能引入一种类似负面清单的思维方式来改良文化的土壤?”在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副总裁曹炼生看来,“我们别老去研究还可以做什么来营造更好的创新环境,相反,不妨先去找到现有社会治理结构中不利于创新的文化羁绊,把它们剔除掉”。

  对于这番见解,有与会者更直白地做了解读:最具活力的创新主体是企业,政府只需做好应有的监管,这对优化创新环境格外重要。

  “说到创新,很多政府部门比企业还心急。比如,上海人常常自问——上海为什么留不住马云,BAT(百度、阿里、腾讯)为什么没有扎根落户在上海?”一位学者在发言时直率地说,“我们也可以问,上海为什么一定要留住马云?从上海的历史和现实出发,上海能否走出一条和北京、深圳完全不同的创新之路?实际上,每个城市的底子不一样,能做的事情不一样,孕育出的企业家也都不一样。”

  按照不少学者的看法,上海历来是一个具有“海纳百川”精神的城市。当下,上海要建设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孕育一片有利于创新因子迸发的沃土,需要更“开放”的文化。

  “现在,全市有很多高规格的创新论坛,但担任发言嘉宾的往往是院士、大学教授,或者是功成名就的行业风云人物。对于一些每天都在从事创新活动的一线企业界人士,给他们话筒的机会还太少,对他们的诉求和想法也聆听得太少。”在昨天的会议上,探讨创新文化的学界大家们也不忘“自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