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报:舞台演艺创新需要集成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
今年10月15日,各大报正式发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时明确提出:“文艺创作是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的深度创新,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是胸怀和创意的对接。”现在,我们许多文艺工作者受讲话精神鼓舞,都在跃跃欲试地从“高原”攀“高峰”,总书记的深刻、精辟之论当有助于我们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生产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
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在当今时代无疑要特别强调“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里的“技术要素”指的就是当代科技对于文化艺术的强力推动和强烈影响。很显然,我们讨论“开源创新背景下的文化科技融合”,不能不关注文艺创作特别是舞台演艺创作中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在我看来,强调“艺术技术集成”,话是对艺术工作者、艺术产品的生产者说的,心却是为艺术爱好者、艺术产品的接受者想的。这是因为,当代科技已全面进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既深度改变着我们的物质生活也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精神生活。当代科技对物质生活的改变,意味着生活品质的提升,意味着生活的更便捷、更舒适、更智能;但当科技走进精神生活之时,却往往会出现人文情怀与技术理性的对峙,会出现艺术要素的温馨抗衡技术要素的冷漠。这也是一种“爱屋及乌”的现象——当我们从既往的精神生活的载体(比如纸质书籍甚至更早的毛边纸书籍)获取内容之时,我们往往也把那“载体”当成了“精神生活”本身。
提出“文艺创作……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其实还基于这样一个事实,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由于文字数码化、书籍图像化、阅读网络化等发展,文艺乃至社会文化面临着重大变革……”当然,与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催生的“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相比,舞台演艺可谓是“古董级”的。这种“古董级”的文艺类型之所以最早发生且又最具魅力,在于演者和观者的同时“在场”,在于演者的直接传输和观者的即时反馈,在于演者的“身临其境”和观者的“面对其心”……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在场”的文艺类型,舞台演艺创作者才需要格外关注接受者感知习惯和审美情趣的变迁——舞台演艺的类型分化和时代演进,揭示出正是这种“关注”和“应变”是“古董”不古、魅力永存的关键所在。
当今时代的舞台演艺需要“关注”和“应变”的是什么?想想总书记的那段话:“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也带来了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怎样“关注”和“应变”呢?我以为从观念到实践都需要“集成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注意到历史上东西方舞台演艺观念差异的,都知道“集成”的观念在以我国戏曲为代表的东方舞台演艺中是根深蒂固的。西方的说、唱、跳分立成“剧”,话剧、歌剧、舞剧分庭演“艺”;我国戏曲则是唱、念、做、打“四功一体”,各种艺术要素“集成”创新。不知道这是否根源于农耕文明的“自给自足”和工业革命的“分工整合”,但当“音乐剧”这一新的舞台演艺类型亮相百老汇,一种新的“集成创新”的舞台演艺观念迅速蔓延开来。
为什么说音乐剧是新的集成创新的舞台演艺观念?在于它不同于我国戏曲艺术专注的“艺术要素集成”,而是全面地追求“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后者的“集成”更体现出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的需求。仅仅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音乐剧从早期主题浅薄、情节散漫、风格芜杂、格调低俗的“文化快餐”形态中走出,为20世纪并继续为21世纪推出了许多具有相当分量的“文化大餐”。作为一种新的“集成创新”的舞台演艺观念,音乐剧最初的“文化快餐”形态,可能与“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跨界“集成”有关。“各种艺术要素”之间要找到有机集成方式就非易事,将其与技术要素一并协同集成就更是难上加难。在“集成创新”的磨合期出现“主题浅薄、情节散漫、风格芜杂”甚至个别的格调低俗也在所难免,但真正艺术家的真正艺术创作,不能不以“洞悉和揭示人的命运、价值、尊严以及普遍的人类道德准则”为使命、为担当。
当我在文化部艺术主管部门工作时,曾听有关部领导说“音乐剧是世界上舞台演艺与时俱进的产物”。后来通过对纽约百老汇、伦敦西区及日本四季剧团和宝塚歌剧院的考察,以及对我国广东东莞音乐剧制作基地的调研,在我的认识上,与其说音乐剧是一种新兴的舞台演艺类型,不如说它是一种“集成创新”驱动的舞台演艺新观念——这一观念的实质就在“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记得在十余年前,余秋雨为马兰度身定制黄梅戏《秋千架》,请著名舞剧编导应萼定执导,尔后提出传统戏曲“音乐剧化”的创新设想。虽然彼时尚未形成“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集成”的理念,但其实也并非说要将传统戏曲弄成音乐剧。所谓“音乐剧化”的实质,如同日本四季剧团创始人浅利庆太引进音乐剧创作和制作理念时的看法,为的是“打破剧坛上以往那种固定的观念化的创作手法和舞台造型,确立起新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
其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文艺创作……是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也包含着“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的认识。如他所说,“我国作家艺术家应该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通过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艺作品,书写和记录人民的伟大实践、时代的进步要求……”事实上,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之所以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新的文艺类型,是因为它们首先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催生了新的生活场景。也就是说,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虽以冷漠的技术理性切入生活,但使生活变得更便捷、更舒适、更温馨。总书记要求我们的文艺作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其实也正是我们“集成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以实现文艺创新的目标所在。我们优秀的传统戏曲,在艺术要素集成中传承着中华文化基因,更展现出艺术要素“集成创新”的中华审美风范。总书记在讲话中要求“‘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实现中华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理应在当今时代实现“集成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文化综合创新。
舞台演艺“集成创新”不仅需集成“艺术要素”而且需集成“技术要素”,这是当今时代的要求;这是文化科技融合实现“开源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我们增强文艺原创能力、适应文艺观念变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需要指出的是,“集成创新”作为一种具有当今时代特征的创新理念,特别强调视野的开放性和胸怀的包容性。这一方法的实践,通常需要凝聚一个创造理念,谋划一条实践路径,优化一批集成要素,创生一台有机作品。为了实现舞台演艺“集成创新”的有效性,我们的文艺创作需要强化四种意识:一是自主意识。即集成要素的选择、优化要服从创作主体“问题意识”(提出并解决问题)的需要。二是跨界意识。这里不仅包括各种艺术要素之间的跨界,而且也包括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之间的跨界。三是协同意识。即通过突破创新主体之间的壁垒,实现创新资源和要素的有效汇聚。四是整合意识。即实现各种创新要素的有机集成,使文艺作品的目标功能都表现出统一的整体性。相信通过“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的集成”,我们的舞台演艺创新会更具有时代感也更具有人民性。
(作者: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改革与发展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