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振兴街道老人剪出《水浒传》108将 展开长20多米
展开的《水浒传》和56个民族剪纸作品
胡桂荣正在进行剪纸创作
56个民族作品中的剪纸人物
前不久,济南市槐荫区振兴街道举办第二届和谐文化节,几幅系列剪纸作品在文化节上格外抢眼。众所周知,剪纸是门技术活,剪出系列作品更需要一定功底。记者了解到,这些作品全都出自振兴街道阳光新城社区的胡桂荣老人之手,老人不仅剪出了《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还有北京奥运“福娃”,《东周列国志》系列人物, 56个民族,更有《水浒传》108将这样的大手笔。近日,记者跟随振兴街道办事处和阳光新城第一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到胡桂荣家中进行了探访,了解她与剪纸的那些故事。
一进门,记者便被老人家中的艺术氛围吸引。客厅的墙壁上挂着几幅胡桂荣的剪纸作品以及儿子的油画作品,交谈后记者得知,一家好几口人都是艺术爱好者。胡桂荣剪纸剪得好,她的老伴儿王大爷书法、国画技术一流,从2007起年他每天在博客上写一首诗,至今已经坚持8年。他们的儿子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油画专业。
胡桂荣小时候便与剪纸结缘,跟随奶奶学习剪纸。1961年她从济南幼儿师范学校毕业以后,在军区幼儿园工作了几年,后来回到老家菏泽的银行工作。在银行业务部门工作了很多年以后,胡桂荣被安排到银行的工会。那时候每到元宵节,工会都会组织扎灯笼,同事扎好灯笼的框架以后,胡桂荣就剪出一些图样贴在灯笼上,小时候学的剪纸有重新拾了起来。由于手艺好,很多人都拜她为师。
退休以后,王大爷在菏泽当地的老年大学学习书法、绘画,胡桂荣也跟着老伴儿去了老年大学学画画。“我画得没有他画得好,干脆不学了,学剪纸吧。”胡桂荣笑着说。
据胡桂荣介绍,剪纸分为选样、构图、剪裁、粘贴、装裱等几个步骤。选好要剪的内容以后,在纸上按照剪纸的要求画出大体的图样,“与平常画画不一样,剪纸的构图需要将人物的眉毛、眼睛、鼻子、嘴巴连起来。”胡桂荣说,在剪裁时,一些细微的部分剪刀剪不出来,需要用到刻刀。剪纸的大小不同,用到的剪刀也不一样,胡桂荣家里各式各样的剪刀有十几种。
胡桂荣剪出的第一幅系列作品是《红楼梦》的“金陵十二钗”,当时她在一张报纸上看到了“金陵十二钗”的图样,就动手剪了下来。随着技术越来越纯熟,她的作品也越来越“高大上”,并且紧跟时代潮流。北京奥运前夕,她创作了奥运“福娃”系列剪纸作品;国庆65周年,她剪出56个民族为祖国献礼;2014年马年来临之际,她创作了《万马奔腾》;最复杂的作品要属《水浒传》的108将,整幅作品展开长达20多米,阳光新城社区的文化墙上的《水浒传》人物就是以胡桂荣的这幅作品为蓝本绘制的。此外,还有仕女图、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毛主席形象、十二生肖、《东周列国志》人物等系列作品以及一些单幅作品。
为了创作这些作品,胡桂荣平时没少下功夫,“在剪56个民族和《水浒传》的时候累病了好几次,病好了以后又继续剪。”她说,有时候因为太投入,炉灶上做着饭都忘了。不仅如此,在金钱上的投入也不少,记者在她家中看到装裱好的各种剪纸作品有几十卷。
老伴王大爷说:“做自己喜欢的事儿,花钱也值得。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孩子们也都很孝顺,老年人就应该老有所乐!”(记者张晓黎) [ 1 ][ 2 ] 下一页 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