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兆伦副部长: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建设美丽乡村、提升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文化部加快推动城乡文化发展一体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十五”以来,中央财政先后投入40多亿元建设了1086个县级图书馆、文化馆,2.42万个乡镇综合文化站。不断创新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模式,努力形成“人员互通、资源共享、服务联动”的格局,逐步实现县域公共文化服务的统筹、规范和均衡发展。
二是发挥传统文化资源的特色和优势,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文化支撑。大力加强传统村落建设。先后公布了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涵盖31个省(区、市)的2555个村落。2014年以来又先后启动了两批共151个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加强对优秀乡土文化的挖掘和培育。命名442个县(县级市、区)、乡镇(街道)为2014—2016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加强对地方戏曲的保护与传承。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培训计划。
三是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农村文化活动,开展“春雨工程”——全国文化志愿者边疆行和“大地情深”——国家艺术院团志愿服务走基层活动,2014年共实施500多个文化志愿服务项目。各地乡镇文化站组织农村群众开展各类文艺活动达45.6万次,发现和培养了一批农村文化能人,使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角。
四是整合各类文化惠民项目和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已建成3.55万个分中心、支中心和乡镇(街道)基层服务点,70万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已在农村乡镇建成31377个标准化公共电子阅览室。“边疆万里数字文化长廊”已在草原牧场、边贸集市、海疆岛屿等建设了3104个数字文化驿站。实施流动舞台车项目,为976个中西部县级剧团配备了流动舞台车。
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过程中,我们主要有以下体会:一是坚持服务大局,统筹推进。要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大局,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立足实践,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及时总结基层经验,加强政策指导,是实现公共文化建设统筹发展、均衡发展的关键。三是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我国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各不相同,风土人情各异,农村文化建设应根据各地实际,体现地域特色。四是坚持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应以制度创新为重点,通过整合基层文化资源、拓宽社会参与渠道、完善评估和监督机制等措施,为农村文化建设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