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从匆匆那年到匆匆这年

11.12.2014  16:12

大概从来没有一部青春片会这样极端,一边被影评人批评的体无完肤,一边电影票房又节节高升。一边在新媒体上被频频吐槽,一边又在电影院里消耗着大量纸巾。有人在微博里这么说:“我觉得这电影没拍好,但是我却在电影院里哭成狗。”匆匆那年就这么成为了一个奇异的夹角,在2014年快要结束的时候,狠狠拧住了青春的尾巴。

从剧作上讲,匆匆那年是一个前呼后应的故事。张一白在他已经用的烂熟的光影交替的过程中,花了不少细腻的心思。电影中有很多的二次设置,比如陈寻与方茴“是与不是”的问答,一共两次,一次是两人初次表白,陈寻问方茴,你喜不喜欢我,喜欢就说是,不喜欢就说不是。第二次是两人分手,方茴问陈寻,你喜不喜欢沈晓棠,喜欢就说是,不喜欢就说不是。我很喜欢这个细节,怎么开始,就怎么终结,人物的命运感悄然呈现。

再比如方茴在中学校园里的两段奔跑,一段是在她与陈寻的恋情被老师和家长发现之后,她为了看到陈寻的比赛,毅然跳下爸爸的自行车后座奔回操场。这个片段我个人非常喜欢,方茴的性格顿时立体起来,她不是一个安静内向到扑克牌脸的女孩,阳光俊朗如陈寻怎么会喜欢上那样的人呢。她对爱情的坚定、勇敢、执着,让我想起每一个16岁的姑娘,并不由自主的为她们心疼。另一段是她与陈寻分手后,在雪地里拖着受伤的脚回到学校时一瘸一拐的奔跑,就如同她与陈寻的恋情在跌跌撞撞之后的颓然倒塌。同样的情景,不同的心境。同一个人,奔赴了不同的命运。

还有,他们吃了两顿饭,一次毕业,欢乐唱着“让我们红尘作伴活的潇潇洒洒,策马奔腾共享人世繁华”,一次世界杯,看着中国队被巴西灌进一个个进球,哭着打碎杯碟分崩离析;他们打了两场球,一次去赢得心中的荣耀,一次去弥补心中的缺憾;他们并排走过两次,一次少年光景,一次长大成年……

所有这些其一其二慢慢累积,时间长达十五年,人物在其间成长,终于使得一个留扣边的青涩女孩变成在巴黎桥头回身淡然一笑的红裙女人,一个学校里万众瞩目的白衣少年变成穿行北京夜场中的黑衫大叔。难怪电影的宣传语取做:时间你回回头,看看他们有多美。也许观众回回头,也会因而落泪,因而叹息。

从原作上讲,匆匆那年其实不是个成熟的故事。但好就好在九夜茴没故作深沉的去揭示生活的苦难,而是很真诚的在讲80后一代人情感最初的美好与最终的遗憾。其中有的人好了,但又散了,有的人追了,但没得到,有的人一直跟在另一个人身后,但还是弄丢了她。他们以为会永远在一起,他们最终还是各奔东西。故事里的他们都不是绝对正确的人,相反他们频频犯错,于是有人伤了别人,有人伤了自己,最终都曾伤了心。我们的青春与爱情,不尽相同却不又是大多如此么?谁能拍着胸脯说青春无悔,谁又在某个深夜告诉自己我后悔了?


一本排版完50几万字的长篇小说,一本多达几十个人物的年代故事,改编成电影难度很大。也许就是因为如此,匆匆那年遭受了来自原著党和网剧迷们的猛烈攻击。十五年的时光压缩为两个小时的故事,让人又哭又笑大概总会有点恍不过神。但是在我看的那一场电影院里,前排的女孩泣不成声,隔壁的大叔哭得比我还猛。天后的声音环绕耳畔,电影落幕,大灯亮起,少年残像,消失不见,从匆匆那年回到匆匆这年。骂了、笑了、吐槽够了。谁哭了,谁知道。

对了,我很喜欢电影的结局,摇晃的镜头对准穿红裙子的方茴,画外音问她:“你还想对陈寻说什么吗?”她笑了笑,捋起头发,没有说话。最后一个镜头,落在那本《会计学原理》书上,上面写着“不悔梦归处,只恨太匆匆。”我想,这句话其实就是方茴的回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