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那年:青春经不起银幕三番五次念叨
校园青春题材电影容易得多,投资不高,还有无数网络“青春文学”大作可提供素材及品牌,也难怪投资者趋之若鹜。其实这一现象和美国近年来的青少年畅销小说银幕化颇有些相似之处。
电影版《匆匆那年》上映了,据说之前的各项网络大数据非常乐观和牛掰,开画首日的5470万也印证了这点。但还是有些好事者在看过了电影本身后,有些不祥的感受。这里我们不谈魏晨广告范儿的演技,不说男主比女主更大的罩杯,也先把《匆匆那年》和《致青春》之间到底隔了多少个《同桌的你》这个问题放在一边,我们只说说青春这个题材。
从2011年的《失恋33天》大热开始,到2012年的《泰囧》火爆;再到2013年的《北京遇上西雅图》、《致青春》大卖;2014年《同桌的你》在并不被看好的前景下以小博大问鼎五一档期;《心花路放》跻身内地票房前三……内地观众的某种需求一目了然:对于和切身相关的话题更感兴趣,对于讲述和自己经历有共鸣点的电影更有热情,即使作品并不成熟、完美,也不影响他们观看和谈论的兴趣。
这一需求姑且先被笼统地称之为“本土审美需求”,在这一需求中,校园青春怀旧题材无疑是其中看似最容易复制的类型。于是有了从《致青春》到《同桌的你》再到《匆匆那年》的一条龙,有了已经拍摄完成的《左耳》和即将开机的《何以笙箫默》,有了想延续“同桌”好运气的《栀子花开》……
这一类型与高投入高产出的《大闹天宫》式成功和《爸爸去哪儿大电影》式成功相比,前者风险太高,后者“天灾人祸”般可遇不可求。而校园青春题材电影则容易得多,投资不高,还有无数网络“青春文学”大作可提供素材及品牌,也难怪投资者趋之若鹜。其实这一现象和美国近年来的青少年畅销小说银幕化颇有些相似之处。
在《暮色》系列取得了“史诗般”的成功后,带有浓厚架空色彩的青少年畅销小说《饥饿游戏》系列、《波西·杰克逊》系列、《安德的游戏》、《美丽生灵》、《宿主》、《圣杯神器:骸骨之城》、《分歧者》和《迷宫行者》等作品被接连搬上银幕。其中,只有《饥饿游戏》取得了大成功,少数几部不过不失,大多数则以扑街告终。而决定它们生死的唯一准则就是:电影本身的好坏。也就是说,即使是消费观比较盲目的青少年受众,在一次又一次的洗礼过后,最终还是让这些产品遵从了市场最原始的优胜劣汰原理。
当下中国观众观影的理性程度估计还不够。如果说《同桌的你》最大问题是生硬的怀旧和煽情,但它至少还打动某些人的神经,而且故事线逻辑完整。而《匆匆那年》讲了一对作男作女不作死就不会死的故事,逻辑君从头至尾走失,或许拍成小众文艺片不算大问题,但硬是让它肩负着一代人青春记忆的重任,还想让我们感动,很抱歉,臣妾真的做不到。
在“没有一毫米共鸣”这个巨大的硬伤面前,其他问题不再重要,毕竟当下内地电影市场,逻辑或故事全无也能大卖的电影并不少见。作为一部打青春怀旧牌的电影,没有共鸣意味着什么?不要告诉我,硬塞入一些安西教练、还珠格格这样的碎片式老梗就能让我们想起青春!
《致青春》7.26亿元,《同桌的你》4.56亿元,如果《匆匆那年》取得高票房(因为档期和营销的胜利),也不能抹杀此类电影的商业价值已经妥妥地处于下行通道这个事实。奉劝后继者,要么入市需谨慎,要么真有金刚钻在手,再下行的通道咱也能榨出剩余价值。毕竟,一次两次也就差不多了,谁的青春也经不起三番五次地念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