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公立医院与社会资本合作应“有限度”
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钟东波 “解放”医生将倒逼公立医院改革 资料图片
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一年后,北京市政府正式出台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规模在万亿级以上的健康产业,砌出发展轨道。
不过,最引人关注的,就是《实施意见》为“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办医”勾画出细致的政策轮廓,“允许公立医院以特许经营的方式与社会资本的合作”更引发社会各界的热议和期盼。
作为《实施意见》的牵头起草部门,以及社会办医的规划、审批和监管机构——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明确,促进健康服务业的发展,是医改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与此前“放开”医生多点执业、鼓励医生开办私人诊所等政策一脉相承,是希望用社会力量和市场机制,释放医护人员活力,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满足群众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以“倒逼”公立医院改革。
日前,新京报记者专访北京市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钟东波,希望以《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解读为契机,呈现北京医改思路。
新京报:这次北京市《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中,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公立医院可以‘特许经营’方式与社会资本合作”,医疗健康服务领域的“特许经营”如何实现?
钟东波:“特许经营”在商业领域已很普遍,比如漫咖啡。在医疗卫生领域,公立医院将自己的品牌、技术等优质医疗资源,授权给社会资本举办的机构使用,并通过订立合同,约定使用的范围、方式、时间,按合同定期收取“使用费”。这种“特许经营”方式,确实是北京医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政策创新。政府已经打开了一条公私合作的路子,但要落地生根,接下来还要制定细则,鼓励探索,加强监管。尤其是,这种合作将使得公立医院优质医疗服务的质量标准得到扩散,对患者也有好处。
新京报:目前一些三甲医院探索的拿品牌或技术出来,与社会资本“混合所有制”和“特许经营”是一回事吗?
钟东波:“混合所有制”涉及产权变化,与“特许经营”不同。特许经营不涉及所有权及其结构的变化,只是将某种产品、服务或技术体系,通过特许人和单个受许人之间的合作,实现有限度转让。
当前,人民群众多样化的健康需求,要求加快发展社会办医,加快发展健康服务业,公立医院改革也需要构造外部的竞争环境。但是,优质医疗资源聚集在公立医院,社会力量拥有充沛的资金,但缺乏公众信任的品牌和技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认为“特许经营”可以让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有效结合,实现多赢,具有更大的政策空间和现实可行性。
新京报:“特许经营”完全没风险吗?
钟东波:也有风险。比如监管不到位,最后变成公立医院到处“挂牌”为私立医疗机构招揽患者,不仅导致国有资产流失,而且造成对患者的误导且无法保证医疗质量,最终影响患者健康权益,引发更加复杂的医患矛盾。所以,《实施意见》中针对“特许经营”,强调“公立医院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的前提下”。我们会在政策创新的同时,加快制定相应的实施和监管细则。
社会办医,北京无规划压制
新京报:《实施意见》首个主要任务,就是“大力支持社会办医”,现实情况如何?
钟东波:现在北京医院总数的59.2%是社会资本办医;总床位数中,社会办医的床位数达到17%,在全国都是比较高的。从增量看,社会办医发展势头加快,2013年全市新增39家医院,34家是私立医院。
新京报:可很多人说现在“社会办医”政策是道玻璃门,因为各种规划限制,实际走不通。
钟东波:按照北京市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公立医院的床位,是控制在每千人口4.5张左右,现在很多地方已经饱和了;社会办医机构的床位,是每千人口1张以上。因此,从发展空间上,不存在政府规划上的压制,主要由市场决定。
也就是说,你只要符合医疗卫生机构设置的基本条件,比如房屋、设备,有与诊疗范围相应的执业医师和护士,能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管理制度,卫生部门都会审批。
北京拟推医生电子注册
新京报:今年8月,《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破除了医生申请多点执业必须先获得人事所属医院书面同意的“限制”,新政对北京医生多点执业的申请和落实,有明显改善吗?
钟东波:8月以来的申请数量比去年同期高4倍。目前,全市有3000多位医生,在依法合规开展多点执业。
新京报:但依然有医生和媒体抱怨,新规似乎没能很好落地,公立医院的医生去区县卫生部门申请多点执业,还要拿医院的同意证明。
钟东波:我们讲的“不用同意”,是说卫生计生部门只做医生行医的资质审查,而劳务合同关系是医院和医生之间的谈判和约定,政府不要越权。
一个新政策的落实,需要多方反复磨合。新政是让医生多点执业有法律保障,服务更多患者,凭能力光明正大赚取更多酬劳。而且医生在院外执业,不是新事,是既成事实。我和一些院长开玩笑,“医生不能多点执业,那你周末干吗去了?”相信大家会越来越理解这一政策,走出去的医生会越来越多。
新京报:接下来,促进医生多点执业,卫计委还会铺什么路?
钟东波:我们正在研究设计北京地区的医师电子注册。如果电子注册实施,将会大大推进多点执业开展。今后,医生只要凭北京地区的执业资格证,就可以自主选择自己的执业地点,但至于在哪一家医院,还是同时在几家医院签约执业,就靠医生自己跟不同的医院院长谈判了。当然,电子注册不仅是为多点执业而开展,它能降低行政成本,方便医生,也让监管部门可以更加精准地监管医生的执业行为,保护医患双方权益。
新京报:鼓励医生多点执业,是否有意“推翻”公立大医院对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的垄断地位?
钟东波:准确地说,应该是解放医务人员活力。我们的措施还包括支持医生多点执业的“升级版”,鼓励医生申请开办私人诊所,以及这次《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的“鼓励符合资质的护士开办护理机构”。今后,优秀的护士不用跟在医生后面,可以直接出来开护理院。
新京报:有多少医生会选择自己创业开诊所?
钟东波:已经有不少医生咨询此项政策的细则。政府营造这样一个政策空间,最终有多少医生去开诊所,诊所能否很好生存,靠市场决定。
北京卫计委拟为创业医生建“孵化器”
新京报:卫计委会不会进一步考虑,怎么帮医生走通这条路?
钟东波:进一步放松对医疗安全影响不大的审批标准与条件,以降低私人诊所开办、运营的成本。同时,探索建立“孵化器”,为医生开展诊所提供各种信息和支持服务。另外,通过市场机制,也可支持“医生经纪公司”,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帮医生寻找合适的执业机构,或开私人诊所做对接服务。这种机构,已有雏形,但需要更明确的政策支持并加以规范。
声音
《实施意见》中针对“特许经营”,强调“公立医院在保障资产安全,医疗质量安全且具备相应管理的前提下”。我们会在政策创新的同时,加快制定相应的实施和监管细则。 ——钟东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