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深度解析

03.12.2014  12:18

自11月1日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开幕以来,多台好戏轮番上演,与此间举办的论坛大师班等活动交相辉映,观剧热潮持续升温,尤其在11月7日、8日,竟然出现《被缚的普罗米修斯》、《窝头会馆》等六部作品在不同剧场同时上演和11月15日有OKT剧院《哈姆雷特》、《红楼梦》等五部作品同时上演的火爆场面,用高潮迭起、波澜壮阔来形容连日来的艺术盛景最贴切不过。白天享受APEC蓝和秋意盎然的清新美景,晚上走进剧场观看戏剧奥林匹克的精彩演出,已经成为这段时间北京还有为此次活动专程赶到北京的观众诗情画意的生活方式,因为戏剧奥林匹克的蓝色,同样精彩。

  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评价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无与伦比的,相信北京的戏剧奥林匹克同样无与伦比。

  虽然活动才刚刚开始半月,就已经有专家学者盛赞: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的举办将载入中国戏剧的发展史册,并留下浓墨重彩的文化印记。这评价给予了主办方莫大的鼓励和荣誉,一年多辛苦的筹备工作与开幕以来高强度的工作节奏是值得的,更为接下来的演出及相关活动的开展增强了极大的信心。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的举办确立了中国与世界双向审视的目光——国际目光对中国戏剧的理性透视,中国目光对世界戏剧的观察了解,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是一次在中国舞台上空前的国际性戏剧艺术交流活动。

       
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
        1994年,也就是二十多年前,当时的戏剧艺术受到电影和电视的冲击而逐渐衰落,许多戏剧从业者绞尽脑汁努力维持着步履维艰的现状,大多选择吸收电影明星为戏剧舞台增加亮点,随之戏剧艺术成为了有钱人消遣的“玩意儿”,商业化倾向逐渐显露。在这个背景之下,希腊导演特尔佐布罗斯发出号召,邀请世界各地的戏剧艺术有识之士,美国的罗伯特·威尔逊、日本的铃木忠志、俄罗斯的留比莫夫等戏剧大师相聚希腊,他们怀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挽救日渐落寞的戏剧艺术,使其回归本质,戏剧不是消遣,而是要让观众思考。于是,戏剧奥林匹克由此诞生。
  希腊人热爱健壮的体魄,更追求卓越的精神。铃木忠志曾在一次访谈中说道,杰出的精神与杰出的身体同样重要,戏剧艺术所蕴含的就是人类精神的力量。历届戏剧奥林匹克的演出剧目,几乎从不夹杂任何商业气息,世界各地艺术家汇聚到戏剧奥林匹克大家庭,用不同语言、不同风格的舞台表现形式反思社会、探讨人性、感念生命。

  这种传统同样延续到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截至目前,此次盛会已经进行了近二十部作品、四十场演出,每场演出都获得了热烈的反响,高峰论坛、大师班的举办更使国内外戏剧大师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舞台上艺术表现感染人,讲台上理论观点启迪人,此次活动在紧张有序地进行过程中,观众在拓宽视野、交流互鉴的同时,也引发了热议和思考。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无疑是中国戏剧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在接下来的演出活动当中,还将有大批大师力作接连上演。

     
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
          戏剧奥林匹克国际委员、印度导演拉坦·赛亚姆的《当死人醒来时》于11月28日、29日在天桥剧场上演。拉坦·赛亚姆是印度英帕尔合唱话剧团团长,英帕尔合唱话剧团位于曼尼普尔的一个小山谷上,周围有九座小山环绕,该剧团在成立25周年的时候,建立了一个永久剧场,名为“神殿”,充满了戏剧艺术的崇高与神圣。在拉坦·赛亚姆的戏剧世界里,他在思考人类境况的基础上,不断探索战争和武力,以研究启蒙、调和与和平。《当死人醒来时》是易卜生的最后一部作品,是以虚构和充满象征意味的人物为中心。经过拉坦·赛亚姆的指导,新的《当死人醒来时》全部用曼尼普尔语来演绎,在完好保存原作精神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了本土化改变,呈现了一种新的表现形式。
  《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是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备受瞩目的作品。连主席特尔佐布罗斯都盛赞组委会,能把罗伯特·威尔逊的作品请到北京非常了不起。罗伯特·威尔逊是戏剧奥林匹克国际委员,是欧美当代最具影响力的戏剧家,也是跨文化戏剧最有力的践行者。他运用绘画、雕塑和装置艺术创造出独具一格的时空形象。《克拉普最后的碟带》是贝克特经典独幕剧,而由罗伯特·威尔逊诠释贝克特无疑是一种最完美的组合。

   铃木忠志导演说:“二十年前,我们这些拥有戏剧理想的朋友们聚在一起,创办了戏剧奥林匹克,二十年后,在北京的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举办之际,我们这些人都老了,英国委员托尼·哈里森已经住院接受治疗,西班牙委员努莉亚·艾斯波特患有老年痴呆症,我们可以看到《群魔》,但是留比莫夫却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七十五岁的铃木先生精神矍铄,但字里行间都透着惆怅与感伤。早在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的举办城市定为北京之时,俄罗斯戏剧大师尤里·留比莫夫就决定将带着他在2012年执导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名作《群魔》亮相北京,可是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开幕之前,留比莫夫一病不起并于2014年10月5日在莫斯科逝世。《群魔》也成为了大师的舞台绝唱。这部作品浓缩了他的人生哲学与剧场理念,“整个世界都处在危机之中”,这危机不仅是经济危机更是一种普遍的信仰危机,如果失去信仰人类将失去道德支撑,最终会酿成流血与战争。

  2014年是中法建交50周年,法国舞剧《勿忘我》是50周年庆祝活动中一项备受瞩目的艺术作品,也是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唯一一部法国舞剧。在《勿忘我》里,你所能想象到的所有法式浪漫元素全部蕴含在内,优雅的香颂,白衣胜雪的女子,着燕尾服的绅士,铺满舞台的飞扬的绸缎……虽然视觉呈现足够让你惊艳,但它要表达的似乎比浪漫还多了一份生命的厚重。作为艺术总监,菲利普·让蒂认为舞蹈是“融合、晕眩以及重复”,他展示给观众的永远是充满诗意和无意识的精品之作,让你不得不为之动容。

  

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第六届戏剧奥林匹克

        以中国戏曲的表现方式呈现古希腊悲剧的河北梆子《忒拜城》和评剧《城邦恩仇》既张扬了中国戏曲艺术的写意美感,也探讨了中国舞台、世界表达的审美视角。这两部戏曲大戏分别于11月26日、27日;12月15日、16日在国家话剧院与中国评剧大剧院上演。

  北京因奥林匹克而精彩。如果说2008年北京奥运会让我们体味了“更高、更快、更强”的生命力量,那么2014年北京戏剧奥林匹克展示了更真、更善、更美的壮丽景观。北京戏剧奥林匹克以海纳百川、登高望远、连接中外、融汇古今、交流互鉴营造出“中国好舞台”。过去的,令人回味,即将开始的更加精彩,更令人期待。(转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