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泰山区大力倡导清洁能源助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为贯彻落实《泰安市“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实施方案》,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区农业局对承担的指标任务进行了专项整治,大力倡导使用清洁能源,有效地控制了温室气体排放,改善了我区农村生态环境,促进了我区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
——强化组织领导,提供强力保障。 为确保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的顺利开展,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局长任副组长,生态科、法规科、生产科、质检科、培训中心等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各项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技术指导。并与相关科室签订了责任书,把建设目标与全年任务指标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
——以沼气为纽带,促进生态循环农业发展。 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得到了区委、区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已连续四年列入区委、区政府为民要办十件实事之一,加快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步伐。区农业局遵循“以点带面、循序渐进”的原则,加大实施农村户用沼气建设项目力度。全区沼气池总量已达8000余个。全区仅农村户用沼气一项,就年处理农村人畜粪便等废弃物10.04多万吨,生产沼气321.1万立方米,年增收节支800余万元,同时,通过项目的建设,建立“棚—沼—蔬菜、茶等生态发展模式,把发展沼气同种植、养殖有机结合起来,实行综合利用,提高了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一是带动当地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进而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升级。二是节约能源,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使农药中毒事故明显减少,人畜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进一步得到保障,保持了农业生态系统稳定性,农作物产量和品质进一步提高,增强了产品市场竞争力,有力推动了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三是有效的保护了农村饮水安全,人畜粪便直接进入密闭的沼气池中,阻断了污染源和病菌的传播渠道,改善了农村的环境卫生,为农民提供良好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同时在项目村安装太阳能路灯,给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更大的调动群众参与到项目中的积极性,从而全面推进生态农业发展和新能源的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建设节约型合谐社会,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加快全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推广秸秆利用新技术,秸秆综合利用率明显提高。 泰山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8.4万亩,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其中小麦种植面积5.7万亩,玉米种植面积6.1万亩,蔬菜种植面积6.6万亩,农作物秸秆资源可利用量达到12.7万吨。在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方面,在加大秸秆直接还田、秸秆青贮氨化技术等传统秸秆利用渠道的基础上,积极开辟秸秆利用新技术、新途径、新方法,进一步强化了秸秆保护性耕作、秸秆生物反应堆、秸秆微贮、秸秆颗粒饲料等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并收到了很大成效。目前,全区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了86%以上。一是根据我区畜牧养殖发展较快的实际,积极引导农民使用秸秆青贮氨化、秸秆生物反应堆等技术,实行秸秆养畜,过腹还田;二是推广应用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等直接还田技术,大面积消化处理剩余秸秆。三是积极推广秸秆沼气技术、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将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大大减少了因农作物秸秆的乱堆、乱放、乱烧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实施,增加了农作物产品产量,节约农业投入品成本30%以上,每亩增收800元以上。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夯实基础工作,典型示范带动,加强培训指导,推进企业参与,创新推广机制等措施,大力开展施肥指导服务,将工作重心由室内(化验室)向室外(田间)转变、由项目实施向生产指导转变、由试点示范向“整建制”推进转变,坚持“增产、经济、环保”施肥的理念,以服务生产、服务农民、深入推进科学施肥为中心任务,以技术推广普及为重点,加快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转化和应用,切实提高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着力解决不合理施肥和过量施肥问题,不断提升科学施肥水平,努力提高肥料利用效率。通过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实施,特别是通过减磷、减氮、增钾、增微措施的实施,降低施肥成本提高作物产量,年节本增效910万元。同时通过调整施肥结构,减少化肥的流失,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泰山区农业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