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规划充分展示中国人权事业新成就 具有世界意义
2015年10月29日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这是继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两个重要决定之后,经中共中央委员会全会审议通过的又一部有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文件。
从人权角度学习并研究“建议”,可以感到“建议”不仅是一部关于提出制定中国第十三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的文件,而且是中国继1991年发布首部人权白皮书,于2009年制定首部中国人权行动计划之后,再次发布的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发展实践、理念和规划文件。其对进一步明确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途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建议”在提出2016至2020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议的同时,亦通过总结“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展示了发展权这一主要属于发展中国家和人民的新一代基本人权,在拥有13亿多人口的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中国,已经取得了重大进展和实务前例的重大成就。在此基础上,“建议”通过阐述中国制定第十三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理念及其具体规划,特别是通过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创新论述,赋予了发展权以前所未有的丰富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精神,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方向、目标和途径,彰显了对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道路、制度和理论自信。
“建议”总结了“十二五”时期中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新成就,展示了作为基本人权的发展权在中国的成功实践和实现。承上启下的中国的“十三五”规划建议,总结了“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但回顾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我们何曾忘记,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曾经“一穷二白”。即使在已经开始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国策的1980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只有270美元。对于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国家,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到尴尬的事实”。弹指一挥间,“建议”告知我们,目前“我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十三亿多人口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至七千八百美元左右”。“十二五”规划目标即将胜利实现,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国际影响力又上了一个大台阶”。这一简单的统计数字概括出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五年间,已经实现了从贫困到温饱,再从温饱到基本小康和从基本小康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次持续跨越发展。从人权事业发展视角考察,则可谓自上世纪七十年代由发展中国家首先提出,并于1986年以联合国大会第41/128号决议通过的《发展权利宣言》明确宣布为“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的发展权已经在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中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实践与实现。
“建议”以充满创新精神的发展理念,丰富了发展权内涵,架起了中国可以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想桥梁。历经改革开放以来近四十年的持续高速发展,特别是通过实现基本达到小康水平的“十二五”规划目标,意味十三亿多中国人民已经进入了中等收入行列,甚至中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中等发达程度。然而,在“二战后,有上百个经济体进入中等收入行列,但其中只有极少数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复杂经历,使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变成了中国能否在2020年顺利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在本世纪中叶稳步加入发达国家行列的主要挑战。面对这一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严峻挑战,“建议”将代表人类文明进步和生产力发展方向的发展权理论与中国发展实践经验相结合,创造性提出并精要阐述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恰如习总书记在中央全会上,对建议稿所作说明中深刻指出,“这五大发展理念,是‘十三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也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反映出我们党对我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从人权理论发展视角看,这五大发展理念又何尝不是对发展权,这一集中代表发展中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不可剥夺的人权”内涵的极大丰富和最新发展。“建议”通过提出崭新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赋予发展权以丰富的时代内容,为中国再接再厉,攻坚克难;戒骄戒躁,平稳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及时建立了必需的先进指导思想储备,架起了可以平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思想桥梁。
“建议”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提出了坚持创新发展,着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坚持协调发展,着力形成平衡发展结构;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的发展路径。在这五大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的五条发展路径中,“建议”规划了31个方面的发展内容,提出了300项左右重要举措,计有50项分别冠以了战略、工程、计划、制度和行动,成为适应和引领中国发展新常态、践行五大发展路径的务实之举。
其中,在坚持共享发展,着力增进人民福祉部分中,有关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周密规划和严整部署给人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正如总书记在“‘建议’说明”中所指出,“‘十三五’规划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必须紧紧扭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存在的短板,在补齐短板上多用力。”“我们不能一边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另一边还有几千万人口的生活水平处在扶贫标准线以下”。为此,“建议”深刻指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必须充分发挥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并为此制定了“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分类扶持贫困家庭,对有劳动能力的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和转移就业,对‘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实施扶贫搬迁,对生态特别重要和脆弱的实行生态保护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实施兜底性保障政策,对因病致贫的提供医疗救助保障。实行低保政策和扶贫政策衔接,对贫困人口应保尽保”的具体措施。这充分展示了我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是属于全体人民的共享发展,中国所坚持的发展权是“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惠及全体人民的发展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充分展示了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权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新成就、新理念和新规划。不仅具有中国特色,而且具有世界意义。
根据“建议”提出的“各地区要从实际出发,制定本地区‘十三五’规划。各级各类规划要增即加明确反映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指标,增加政府履行职责的约束性指标,把全会确定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到实处”的要求,有关部门和中国人权研究会等社会组织显然有必要根据“建议”和日后经全国人大审议批准的“‘十三五’规划”,在认真总结、评估被誉为“中国人权‘十二五’规划”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实施情况的基础上,考虑起草制定中国的第三部人权行动计划,即《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6-2020)》,以便与“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配套而行,比翼齐飞,促进中国人权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作者赵正群为南开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
原标题【 十三五规划充分展示中国人权事业新成就 具有世界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