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山东文化事业述评
“十二五”是山东文化事业发展不平凡的五年。全省各级政府累计投入公共文化设施经费385亿元,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覆盖率达94.8%,艺术创作总投入近5亿元,30个县级院团复排传统大戏,各级投入非遗保护资金超过21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立项艺术科学重点课题1900多项,落实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3076万元……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山东文化系统从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繁荣文艺创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下功夫、谋实效,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围绕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十二五”期间山东文化事业各领域工作取得瞩目成就。
公共文化服务成就斐然
这五年,是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亮点频现、成就卓然,整体面貌发生重大改变的五年。
面对城乡民众对文化活动场馆的期许,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目标考核责任制,资金投入不断加大,公共文化设施不断完善。
1月1日,站在新开放的章丘市博物馆展厅,市民隗德友感慨万千:“文物需要很好的存放条件,博物馆新馆的开放对文物保护是好事,对老百姓参观文物也是好事。”“十二五”期间,全省各级政府累计投入公共文化设施经费385亿元。其中,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筹办期间(2011年至2013年)投入249亿元,2014年投入63亿元,2015年投入73亿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山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最集中、投资量最大、水平提升最快的时期,全省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基本实现全覆盖,文化活动室(文化大院)覆盖率达94.8%,比“十一五”末增长28个百分点,文化展演场馆水平进入国内一流行列。
在全国率先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实施标准》,各市迅速行动,形成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制定出台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充分发挥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协调机制作用,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大力推进。
“万里海疆·万里书香”数字文化长廊工程在全国推广,全省6个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试点市、5个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试点市、10个公共文化机构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单位试点工作基本完成。
“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任务全部超额完成,“五馆一站”免费开放服务范围继续扩大,文化行业扶贫取得显著成效。
艺术创作繁花似锦
这五年,是山东艺术创作生产繁花似锦硕果飘香、一批优秀作品蓬勃涌现的五年。
广大文艺工作者牢牢抓住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的历史机遇,不负众望,顽强拼搏,创作热情空前高涨,一大批优秀作品立上舞台。
1月8日晚,山东省艺术研究院和山东省戏剧创作室创作的舞剧《兰》亮相省会大剧院,近千位泉城市民到场点赞。“十二五”时期,山东艺术创作总投入近5亿元,推出369部大戏,两个剧目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戏剧奖,3台剧目获文华大奖,1台剧目获文华特别奖,一批剧目获得优秀剧目奖。
2015年山东省舞台艺术创作投入2.2亿元,新创作和加工提高舞台剧目180余部,创历史最好纪录。
基层院团呈现改革活力。山东省57个县级剧团创作上演至少15台大戏,30个县级院团复排传统大戏,总投入达5000万元。
吕剧《姊妹易嫁》、柳子戏《张飞闯辕门》、新创作剧本《严蕊》入选文化部“三个一批”创作扶持项目,实现3个门类全覆盖。
美术创作呈现崭新气象,“大哉孔子·中国画创作工程”顺利推进,
鲁画派加快打造。
2015年成功举办第十届山东文化艺术节,18台剧目入选“新创作优秀剧目展演”,285件美术作品入围“全省优秀美术作品大展”。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剧目巡演、美术展览、图片展等活动圆满成功,吕剧《苦菜花》、舞剧《红高粱》入选文化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优秀剧目巡演”。
扶持艺术创作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舞台艺术“4+1工程”持续推进,形成“全链条”扶持引导的“山东模式”。积极争取国家艺术基金支持,山东35个项目入选,居全国第三,获资助资金2985万元,立项数量和资助金额同比增长220%和280%。
传统文化传承创新
这五年,是山东文化战线内涵深化创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五年。
“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曲阜时的重要讲话言犹在耳。
过去五年,山东省文化工作者着力挖掘和阐发齐鲁优秀传统文化,承载起薪火相传、文化传承、以文化人的历史重任,加快实施“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十大行动”,中办回访调研组给予充分肯定。
全国文化厅(局)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高级研讨班在山东举办,对山东经验给予高度评价。深入发掘整理传统经典,实施海外儒学文献回归计划,编纂出版“儒学与艺术学论丛”。积极推动山东省政府与文化部共建山东大学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面向国内外征集评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会故事作品500篇。
在传统文化社会传播领域,“图书馆+书院”模式、乡村儒学和社区儒学创新推进,山东省图书馆尼山书院基本实现全覆盖。启动实施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完成94.3%。积极推动曲阜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国家“十三五”规划取得重要进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明的“活化石”。“十二五”期间,山东各级投入非遗保护资金超过21亿元,国家级非遗项目居全国第二位,建成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9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成功举办3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第十个“文化遗产日”非遗系列活动参与群众达到700万人次。
文化产业转型升级
这五年,是山东省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不断培育的五年。
文化产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潜在增长极。过去五年,山东省文化厅联合相关部门制定实施蓝黄经济区、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西部经济隆起带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文化产业规模和效益不断提升,培育形成文化演艺、工艺美术与艺术品、会展广告、动漫游戏、互联网信息服务等骨干产业。
截至目前,山东省文化产业法人单位7万多家,从业人员149万,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7%,达到2370亿元,占全省GDP比重3.7%左右。
2015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做出“敲开核桃、一业一策”的决策部署,研究制定了山东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山东省省长郭树清亲自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
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名单持续增员。全省拥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7个、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4个、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基地)136个,5个项目入选文化部2015年度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库,9个项目列入文化部2015年文化金融合作项目库。
开展演艺惠民消费季试点,与中国建设银行山东省分行联合发行齐鲁文化消费龙卡。召开全省文化金融合作推进会,286个文化企业、文化项目与金融机构达成合作意向,支持意向资金112.2亿元。建成山东省文化产业信息服务平台,潍坊文化金融试验区建设深入推进,文化艺术与金融融合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初步形成。
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能力提升工程深入推进,落实先照后证要求,改进审批工作,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审批规范化水平更加提升。深入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应用,建成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北方分中心(服务覆盖12个省份),成为全国第一个所有市、县全面实现平台上网运行的省份。山东省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平台使用率达到80%以上,存量文化市场主体数据激活率达到99%。
对外交流日趋活跃
这五年,是山东对外和对港澳台文化交流日趋活跃、齐鲁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十二五”期间,山东积极借力文化部对外文化交流品牌、阵地、载体,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紧紧围绕山东省委、省政府重要出访、重大经贸洽谈、友好省州交流等重大外事活动,整合各类文化资源,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过去五年,山东新增友好城市38对、友好合作关系城市40对,建立文化交流关系的国家达到150多个,山东省成为我国对外文化交流最活跃的省份之一。每年省直及各市艺术院团赴国外演出交流达1270多人次,举办演出600余场,美术展览300多场次,非遗展示120多场次。
过去五年,山东成功举办3届尼山论坛,7届世界儒学大会,颁发6届“孔子文化奖”,在马耳他、俄罗斯、波兰、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设立14家尼山书屋。
2015年更是组织参加了文化部海外“欢乐春节”活动,共派出12批322人次赴日本、韩国、埃及、新加坡
法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15个城市开展系列演出、展览,取得圆满成功。
“孔子文化展”标准化建设有条不紊地推进,在法国举办“孔府乐舞”演出,在立陶宛举办“孔子文化展”。同时,山东省还开展了“2015泰国·中国山东文化年”系列交流活动,成功举办“曼谷·尼山论坛”。“2015东亚文化之都·中国青岛活动年”策划开展活动150多项,承办中日韩文化部长会议,举办中日韩艺术之夜文艺演出。山东省杂技团《鼓韵》参加中非合作论坛《中非时刻》文艺晚会,习近平总书记及50多位国家元首观看演出,得到文化部、外交部的表扬认可。
2015年,山东省及各市赴国外文化艺术交流800余人次,演出、展览、展示1000多场次,齐鲁文化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改革春潮竞相涌流
这五年,是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取得重要成效、内生动力不断增强的五年。
改革春潮竞相涌流。“十二五”时期,山东扎实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文化执法力量不断加强。山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部署的2015年度4项重点改革任务,已完成年度既定目标。山东省文化体制改革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部署文化厅牵头负责的18项重点任务,需2015年结项的已顺利完成。
过去五年,山东继续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确定山东歌舞剧院和山东省话剧院为国有文艺院团深化改革试点单位,组建理事会,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去行政化步伐。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山东省文化厅继续完善行政审批清单、行政权力清单,建立发布政府责任清单,确定6项主要职责、26项具体责任事项、部门职责边界1项、事中事后监管制度8项、公共服务事项8项。
加快推进文化立法,《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颁布实施,《山东省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条例》、《山东省文化产业促进条例》列入三类立法计划,立法调研工作已经展开。
加快推进文化科技创新,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立项课题61项、位居全国前三名,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和科技创新项目11项,文化部创新奖获奖项目2个。组织评选省政府“山东省文化创新奖”获奖项目60个。授予全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37个,立项艺术科学重点课题1900多项,优秀传统文化专项课题200项,“十三五”文化发展规划重大课题5项。
廉政建设深入推进
这五年,是山东省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推进、文化保障能力进一步加强的五年。
山东省文化系统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细推进作风建设,呈现出讲纪律守规矩、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围绕管权、管钱、管人、管事,山东文化系统修订出台党务政务公开、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全面全程审计监管、财务定期交叉稽查、严格规范政府采购、审计成果运用、“一把手”权力分割制衡、依法依规行使部门权力等规章制度,形成相对完善的制度规章体系。
深入开展廉政风险排查,制定落实风险防控责任清单。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纪律处分条例颁布后,全系统兴起学习热潮,广大党员的纪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强化执纪问责,正风肃纪,工作效能显著提升。
文化建设各项保障工作扎实开展,文化财政投入稳步增长,公共文化财政保障机制初步建立。2015年,山东省文化厅落实部门预算3.71亿元,较上年增加5892万元,增长18.9%。争取中央和省财政支持基层文化建设6亿元,落实省级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3076万元,项目数和资金总量实现新的突破。各地对文化建设投入也逐步增加,各级文化行政部门政务运行进一步优化。
山东省级层面坚持每年与各市签订文化建设目标责任书,建立重点工作督查台账,加强工作调度,行政效能不断提升。认真抓好安全生产,山东省文化系统继续保持安全生产零事故的良好态势。
风雨砥砺,岁月如歌。回眸“十二五”,山东文化事业改革创新取得新进展、新成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望2016,瞄准加快推进文化强省的目标,以创新驱动、艺术高峰、人才兴文三大战略为引领,山东文化界将为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增添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