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速度忽视质量?十大数据看懂中国经济发展质量

16.02.2017  13:34

  据经济之声《天下财经》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发布的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经济增速6.7%,超过印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排名第一。虽然中国已经在大力推动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转变,但是依然有观点质疑,中国经济发展为了速度而忽视质量。国家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在昨天(15号)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以多组数据为证,充分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有质量、有效益。

   三个数据体现经济结构优化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说,首先是三个数据,体现出经济结构的优化,关键词是消费贡献率、高技术产业、第三产业。

  赵辰昕指出:“2016年,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发展势头良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8%。服务业引领带动作用增强,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1.6%。”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对这三个数据进行了解读。他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个“慢活”,不可能立竿见影。但经过几年的努力,不少问题都能在改革中得到解决。

  刘瑞表示:“过去说,中国经济长期是依靠外需拉动的,现在无论是消费的增长,还是外贸当中加工贸易的比重下降也好,都反映了中国经济是靠内需拉动的特点,质量的提升就体现出来了。此外,过去中国经济主要靠要素驱动,靠的是纯粹的投资、传统产业,但现在不仅消费上来了,而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在高速发展,并以两位数的速度增长。服务业方面,从任何一个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来看,都是从工业化进入到后工业化,后工业化的主要标志就是服务业经济比重上升。现在我们的比重是百分之五十多,还不算太高,现在是朝着后工业化迈进,这个趋势应该是肯定的。”

  以服务贸易为例。去年,我国服务贸易不仅规模保持快速增长,而且结构不断优化。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司长冼国义在一次媒体吹风会上这么介绍:“传统服务出口占比下降,以技术服务、维护和维修服务、广告服务等为代表的高附加值领域出口快速增长。其中,技术服务出口616亿元,同比增长14%。”

  同样,中国的消费不仅增长稳,升级也在加速。数据显示,2016年,旅游休闲、文化娱乐市场活跃,相关消费支出快速增长。2016年前11个月,国内旅游人次达到33.6亿,同比增长11%。

   “双创”增强中国经济活力

  除了结构优化这三大数据,中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还体现在创新创业、激发市场活力等多组数据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给出三个数据,描述去年中国的“双创”形势。

  赵辰昕说:“推进首批28家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发挥创业投资引导基金等作用,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平均每天新设企业达到1.5万户。企业的活跃度始终保持在70%左右。”看到这三个数据,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分析,虽然“双创”政策推进的时间不长,但确实增强了中国经济的活力,它对增长的贡献将逐步显现出来。

  刘瑞表示:“成效的充分显示,我认为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创业要考虑是低端或高端,创新不是短期一蹴而就的,从技术的研发到专利申请到最后转化为产品,是需要一个生产过程的。”

   中国经济发展有质量

  在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方面,赵辰昕介绍了两个数据:中央政府层面核准的企业投资项目削减了90%,市场形成的商品和服务价格比例已经超过97%。在民生保障和社会事业方面,2016年完成了249万人易地扶贫搬迁、600万套棚户区改造任务,社会保障和救助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此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力有序推进,一批国际产能合作和重大标志性工程落地,“一带一路”等三大战略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叠加效应明显,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加快形成。赵辰昕说,这些都说明,中国经济发展是有质量的。

  赵辰昕说:“我们不仅有亮眼的增速,更有结构的优化、改革的突破、民生的改善。所以说我们的发展是有质量、有效益的。”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