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华侨事务受理大厅“搭桥”助华侨落户
在日本定居23年的张先生8日一早来到上海市华侨事务受理大厅,递交了在沪落户申请材料,52个工作日后,他将得到回复。
此前,已有368名与张先生一样的华侨通过这样的申请,成为“新上海人”。帮他们完成心愿的正是华侨事务受理大厅,它是上海市侨办根据国务院侨办印发的《华侨回国定居办理工作规定》,与上海市公安部门进行合作的产物。
自言“年纪大了想回上海生活”的张先生,向记者描述了受理大厅的便捷,一旁见证了受理大厅从筹备到运转、供职于上海市侨办国内处的曹宁说,目前上海回国定居申请人普遍年龄较大,50岁以上的近六成,侨办希望能搭建桥梁和平台,尽可能满足他们落叶归根的愿望。
审批严、时间差、落户难,却一直是华侨回国定居路上的最大难题。
今年2月,一位申请人因在递交申请材料后离境,公关部门在落户审核时无法联系到他,按照规定申请材料不能通过。侨办的工作人员发现后,主动联系申请人及他的亲属,该申请人及时来到受理大厅,签署书面承诺书配合公安部门审核,这才拿到“心心念念”的迁沪落户确认单。
然而,这张公安部门给出的迁沪落户确认单,时效是60天,“与侨办受理凭证上审核通过后3个月内办理户籍的规定有冲突”,曹宁说,工作人员发现后,立即与公安部门联系,其后“以侨务部门规定的时间为准”,申请者这才没有因为“时间差”而与落户失之交臂。在日常受理审批过程中,这样的例子并不罕见。
进入新世纪以来,回国华侨很多,受理大厅近年来平均每年受理的申请约500个,高峰期甚至达到一两千个,申请人需要提交申请表、国外定居证明材料、在沪落户申请材料三大类材料,符合标准的可以落户,另一些如居住条件没有落实等不符合条件的,工作人员在受理材料时也会直接告知。
上海市侨办副主任陈文佳介绍说,上海市侨办2012年便着手调研,经过12次推进会和多次座谈会,主要承担受理华侨回国定居业务、侨务政策咨询、身份确认或证明等的上海市华侨事务受理大厅于2013年7月1日正式启用,建设了华侨回国定居审批信息系统。一年来,已经接待侨界人士咨询4000多人次,电话咨询4000多人次,接受华侨回国定居申请483个,审批368人,发放《华侨回国定居证》340个,受理其他侨务出证申请120个。
2013年9月,华侨港澳同胞子女来沪就读、照顾生育和华侨来沪行医等三项服务也由受理大厅受理,就在今年7月底,上海市侨办依法申请信息公开的受理工作也归于此。
“华侨事务受理大厅不是局限在华侨回国定居办理,我们要尽量拓展它服务的内涵和范围,要将受理大厅打造成上海为侨服务的大平台。”陈文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