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政协委员:行业协会应为“智能制造”提供专项服务

06.02.2017  16:44

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高玲

   中国山东网2月5日讯 (记者 张敏敏) 2016年6月,山东省政府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山东省行动纲要,提出了打造中国制造“山东版”的目标,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正在进入一个全新时代。2017年山东省“两会”期间,山东省政协委员、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会长高玲认为,山东省装备制造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政府”的职能,为智能制造提供专项服务,推动山东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与发展。

  智能制造是网络化、智能化、系统化的新型生产模式,与过去的生产方式具有颠覆性的变化,需要新的技术、新的装备、新的管理模式和高技术性人才等做支撑。

  高玲认为,在这一情况下,行业协会能够提供的专项服务,主要包括创新设计服务、顶级管理服务、技术人才服务、信息化服务四项内容,而山东省装备制造企业要完成这一使命,将解决技术、装备、管理、人才等多方面问题。

  “山东装备制造业正处于智能化转型初期,全省装备制造企业尤其是中小传统装备制造企业对智能化改造仍是信心不足,积极性不够。”高玲说,这就需要协会组建装备制造业专家委员会,建设创新设计公共服务平台,支持设计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全面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方法,逐步完善系统设计、智能仿真设计、人机工程设计等创新设计能力,探索发展众包设计、用户参与设计、云设计、协同设计等新型模式,增强自主创新设计能力,不断深化设计在企业战略、产品合规、品牌策划、绿色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推动建设贯穿产业链的研发设计服务体系,推动创新设计在产品、系统、工艺流程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强化创新设计对装备制造智能化转型的服务支撑。

  互联网时代下的信息加速、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和人力及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已经使不少中小企业站在生死存亡的边缘,必须要从粗放生产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装备制造企业必须先实现精益管理,才能加速实现智能制造。

  高玲建议,行业协会组织应该尽快聚合装备制造行业的管理精英,搭建智能制造管理体系,以生产现场量化管理为基础,以智能决策为核心,以全供应链协同制造为关键,经过精益管理模式的重构,实时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和效益。

  智能制造专业技术人才的不足及培训服务体系发展滞后等原因直接制约着智能化改造工作的推进。她同时建议,行业协会组织应积极搭建国际交流平台,拓宽人才引进渠道,提高人才流动的便利化水平,建立智能制造国际人才引进工程,建设“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技能人才”的服务型制造人才发展体系,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和激励机制,帮助制造企业较容易的匹配到所需的技术和人才,减轻企业寻找技术的外部成本。探索通过服务外包、项目合作等形式,提升人才的国际视野与专业能力。行业协会、省属院校与社会资本联合创办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引进省外高校院所落地设立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为智能制造长远发展储备后备力量

  目前,国内很多电信企业、互联网企业的信息化云服务产品都已相对成熟,部分已具备国际前沿水平,可为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的智能制造产品提供有效的推广服务平台。因此,高玲还建议,行业协会应整合相关资源,推动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加强产业链协作,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协同制造新模式。在重点领域推进智能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制造和服务型制造,打造一批网络化协同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加快形成制造业网络化产业生态体系,为装备制造尤其是智能制造领域的中小企业加速两化融合和转型升级工作提供有力的信息化支撑服务。

作者:张敏敏         编辑:邱忠珲        责任编辑:胡立荣
上半年山东外贸三大指标跑赢全国 本外币两指标创新高
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今天上午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总值实现1.山东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