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南区以小班化助推高品优质现代教育发展

27.03.2015  14:04

近年来,青岛市南区在促进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和实践小班化教育发展途径和策略,秉承“关注全纳,面向每一个;尊重差异,适应每一个;着眼发展,成就每一个”的小班化教育理念,让每一位学生个体更加受益,使每一所学校发展更具活力,提升了区域教育发展的短板,带动了区域教育品质不断优化。             

一是积极创设适宜小班化教育的优质环境。近年来,市南区先后建设了青岛第五中学、青岛基隆路小学等5所“国际二代”学校,加固了15所学校21栋教学楼。在基地面积无法扩张的前提下,市南区教育局通过“上天”“入地”“中综合”的科学改扩建举措,使全区校舍建筑面积增加55682平方米,学位数增加1845个,较建设前扩增了近3倍,为实施小班化教育拓展了空间。2012年以来,市南区累计投入3000万元加强信息技术资源建设,建成涵盖学科教学工具平台、视频文档管理系统、微课平台、数字生物馆、学业成绩测评系统等多模块的学习平台,为实施小班化教育创设了现代化的发展环境。             

二是着力打造适应小班化教育的师资队伍。市南区每年投入1000余万元推进人才培养计划,并坚持实现逐年递增。市南区教体局派驻300余名干部,分赴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教育机构开展为期1个月以上的脱产培训。市南区依托中国教育学会,建立了全国首个区域教师发展培训基地,深入实施教师素养提升“五格”工程,即新教师入格培训、骨干教师升格培训、学科带头人风格培训、英语教师优格培训、研训人员高格培训。市南干部和教师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能够充分促进每一个孩子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论基础和实践策略。             

三是深入开展推进小班化教育的实践研究。市南区积极构建“学区片”管理共同体,落实学区“会商——改进——示范”的三步循环机制,立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校本管理机制建设、全员育人导师制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小班化教育管理研究项目。市南区重点通过教师培训、微课使用、翻转课堂和电子书包研究、高效阅读等方式加大研究力度,深入探索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分层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关注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把小班化教育实践工作推向深入。             

四是科学构筑践行小班化教育的课程体系。自2014年开始,对当年参与区域小班化教育试点的学校,区财政部门按照每个班一次性补贴小班化教育课程改革专项补助经费3万元,切实保障小班化课程实验深入推进。各学校立足三级课程, 以“国家课程校本化、地方课程精品化、学校课程特色化”为研究路径,在总授课时间不变的情况下,加大探索长、短课时制,通过加强课程高效整合、建设专业化师资队伍、拓展校外课程资源等多种形式,构建了多元化、发展性的课程体系。目前,各校自主研发课程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为学生全面而个性地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源和空间。(青岛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