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南合作中 那些感人的中国故事

27.09.2015  11:54

  新华网北京9月27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国际”客户端报道,从非洲大陆到东南亚丛林,从中亚高原到中南美洲,都有这样一些中国人:怀着真诚之心,带着最新的技术与设备,带着认真和勤奋工作的精神,帮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和技术,帮助当地民众提升生活水平。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互利共赢的努力,正日益助力南南合作的成效落在实处。总部设在日内瓦的发展中国家政府间智库机构南方中心高级研究主管文森特·保罗说,中国“平等互利、注重实效、长期合作、共同发展”的理念,越来越成为南南合作中普遍接受并遵循的准则。

  【中国援助带来生活新希望】

  中国古语说,济人需济急时无。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最不发达国家,很多人吃饭、用电这些基本生活依然很成问题。中国人为当地带来了急需的农业技术和粮食蔬菜品种,帮当地通电、修路。当地人喜悦地说,在中国人的帮助下,“日子越过越好”。

  为实施和乌干达的农业合作项目,中国政府选派7名专家和24名技术人员来乌。据乌农业官员介绍,中国专家带来了新粮食品种,大大提高了当地粮食产量;还带来新技术,比如设计了成本较低的坡改梯集雨工程示范项目,既减少了山区水土流失,也解决了旱季农业用水问题……

  在贝宁,不少农民种玉米,棒子蹿个儿不结粒;木薯是主粮,农民却只会种和收,对病虫害没有办法,收成如何听天由命。中国专家在当地种起了示范田,传授玉米杂交高产技术,讲解木薯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还教当地农民种冬瓜、白菜、空心菜等蔬菜。当地农民告诉记者:“中国人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联合国粮农组织专家邦古拉说,中国迄今已向25个国家派出了千余名专家和技术员,其中非洲大约20个国家有中国派来的农业技术人员。中国技术在非洲粮食增产过程中发挥巨大作用。

  东南亚内陆国家老挝,北部基本都是绵延的大山,交通不便。老挝大部分贫困居民居住在这里。但在琅勃拉邦省普坤县大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短短三年时间里,人口从40多户两百多人增加为一百多户700多人,村里很多人家还翻盖了新房,买了电视,甚至买上了汽车。

  村民奔沙瓦告诉记者,四五年前村子里还没有电,多亏中国电建老挝南俄5发电有限公司修建的南俄5水电站,让这里通了电。该村副村长通潘说,中国公司还帮忙修路、建学校和诊所,“散居在周围山里的百姓们慢慢都聚集到了这里,使这里成了一个大村子”。

 

  南方中心高级研究主管文森特·保罗对记者说,中国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广泛而深入,不像有的发达国家只对发展中国家的资源开发感兴趣。有关国际机构的调查表明,受援地居民对中国援助项目的评价往往更好。

  【中国方案助克发展中瓶颈】

  基础设施落后、能源不足,一直是不少发展中国家发展进程中的巨大阻碍。中国与这些合作伙伴共同谋划,帮助它们突破基础设施与能源瓶颈,为当地经济社会更快发展提供重要契机。

  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奇亚深水港,满载重型装备的中国巨轮徐徐靠岸。中国建设者将与阿根廷伙伴共同兴建当地两座大型水电枢纽。项目总投资47亿美元,是阿根廷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公共工程。总统克里斯蒂娜感言:“与中国装备同期抵达的,还有圣克鲁斯省几代人的梦想。”

  在非洲的乌干达,连接首都坎帕拉和恩德培国际机场的高速路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的优惠买方信贷款修建,由中交集团设计施工。主线全长37.2公里,支线全长12.9公里。项目建成后,可极大缓解乌道路拥堵状况,使首都通往机场的时间由目前的约一个半小时减少至约半小时。

  在中亚国家吉尔吉斯斯坦,水电资源丰富却南北不均,北方深受缺电之苦。今年8月,中国新疆特变电工修建的“达特卡-克明”500千伏南北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打通吉国南北能源大动脉。北部地区的百姓们从此不再担心缺电,他们将这一项目称为来自中国的“幸福工程”。83岁的克明镇镇长埃明在工程竣工仪式上发表讲话时,老泪纵横。

  【中国技术带来发展新图景】

  在许多年自主努力下,中国人在交通、通信等各个领域开发的新技术、新理念和新产品,都真诚与有需要的发展中国家互利分享,为当地解决实际问题,不少的技术为当地基础设施带来升级换代的新图景。

  詹姆斯·穆莱贝凯曾是华为乌干达公司副总经理,现在在华为南非公司工作。“在乌干达,华为中国专家培训当地员工,在肯尼亚、南非、安哥拉,华为都设立了培训中心。华为不管走到哪儿,都非常重视知识和技术的实地转化。”穆莱贝凯说。

  “中国公司走进非洲,带给了非洲国家和人民真真切切的发展。”他强调。

  9月20日,由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的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城市轻轨正式通车,成为非洲大陆首条正式投入运营的现代化城市轻轨。埃塞俄比亚交通部长沃克内说,亚的斯亚贝巴城市交通由此翻开了历史性一页,从此进入了轻轨时代,首都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也将得到缓解。

  2014年11月,中国企业与阿根廷政府就设立服务与制造并举的“新模式工厂”达成合作意向书,双方考虑未来通过技术转移在阿根廷本土化制造机车和轨道设备。

  看好中阿铁路产业融合发展的阿根廷内政和交通部长兰达佐认为,复兴阿根廷铁路制造业急需来自中国的技术转移,合作设厂是双方技术合作的重要开端。

  中国人的到来,也往往为当地带来一种新的工作精神。文森特·保罗说,与不少发达国家的援助项目往往一拖就是几年时间相比,中国的南南合作项目从决策到实施都非常快,中国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的援助“真诚、卓有成效、值得称赞”。

  在华为南非公司工作的詹姆斯·穆莱贝凯说,中国企业文化对非洲员工有正面影响,中国企业员工在没有监督时依旧积极工作,他希望他的同胞能够学习这种工作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