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山剧院的“周末相声俱乐部”
如今在山东济南,有这样一群曲艺人:他们或在岗或退休,收入不低却每周仍顶风冒雪去演出;或坐公交车或自己开车,每场演出100元的“车马费”让很多观众不敢置信,但他们仍乐此不疲。他们演出的地方位于泉城最好的地段之一——历山剧院,演出的舞台名曰“周末相声俱乐部”。近日,记者走进历山剧院,了解“周末相声俱乐部”的运行状态及其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
一场演出的台前幕后
2015年的最后一个周五,“周末相声俱乐部”演出照例在历山剧院二楼小剧场举行。为确保演出万无一失,演出负责人、山东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李连伟12月25日下午4点便早早来到历山剧院,先到舞台逛了一圈,又来到后台看了看。当他感觉一切都准备妥当了,才放心坐下来接受记者采访。
同在“周末相声俱乐部”演出的相声演员李东风说,早到已成了李连伟的习惯。“每次演出他都是第一个到,前前后后理顺了才放心。”
李连伟告诉记者,目前经常参加“周末相声俱乐部”的曲艺人有20多位。“不少上了年纪的曲艺人住在离剧院较远的地方,有的光坐公交车就将近两个小时。”每场演出结束后,每位演员仅能象征性地领到100元的“车马费”。路程远,不挣钱,为何还要坚持?“为了玩儿。”这是所有演员众口一词的回答。
记者采访发现,其实在“为了玩儿”的背后,是这群曲艺人对相声这种曲艺艺术的坚守。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载体的曲艺艺术,必须有传承。”在相声演员秘宝财看来,“周末相声俱乐部”最大的意义在于“给了观众接触曲艺的平台”,让他们在欣赏中接触,在接触中了解,在了解之后喜欢。
当晚7点半,演出正式开始。对口相声《新唱数来宝》、快板《花灯礼赞》、魔术《缤纷舞台》……一个个节目轮番登场,观众席叫好声不断。
“以前光听说有这个演出,这次看了感觉挺好,挺逗乐,传统的东西也挺有韵味。”观众刘燕说。
“一拍即合”的合作
这些年,济南的演出市场并不理想。节目质量参差不齐、观演“要票”的陋习等直接影响了演艺产业业态培育。尤为关键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曾长期制约演出市场发展。
2013年,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在山东举办。作为主会场的济南,多家承办展演的老旧剧院获得维修改造资金,历山剧院即是受益者。但艺术节只是“一时”,艺术节结束后,作为老剧场的代表,硬件水平提升的历山剧院靠什么常态化吸引观众?“周末相声俱乐部”正是在此演出项目背景下产生的。
早在2013年5月,山东演艺集团副总经理、历山剧院负责人于剑便开始考虑剧院未来的发展方向。在于剑的设想中,老旧剧场虽在设施水平上有了提升,但无法与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大剧院相比。
“以历山剧院为代表的老旧剧院,以前多为影剧院,曾在2000年前后呈现‘几何量衰竭’,主要是因为看电影的人走了,社会对其关注度逐渐下降。”于剑说,在研究了现有政策、环境等因素后,历山剧院决定试水建立常态化演出品牌——历山艺享汇,“周末相声俱乐部”即历山艺享汇的首个子项目。
彼时,以李连伟为代表的曲艺人也在四处寻找合作机会,他们希望有一个固定舞台来传承相声艺术。
“一拍即合。”李连伟说,泉城很多老曲艺人听到合作消息后非常振奋。
“曲艺传承不仅是教学生。一代一代的演员有了,观众却越来越少,那就是当代曲艺人的失职。”李东风认为,培养演员的目的是培养观众。在目前市场经济氛围中,与时代相符合的曲艺艺术需要再创新,需要一个阵地让观众接触传统曲艺文化。
基于此,2014年6月28日,“周末相声俱乐部”在历山剧院的小剧场正式开演。截至2016年1月1日,驻场演出达78场。
一个小剧场的“大想法”
一直致力于研究演艺产业发展的于剑,对“历山艺享汇”有着自己的思考。
“为什么先做相声?因为相声‘见效’快,老百姓喜闻乐见,从孩子到中年人再到老年人,都愿意听。”于剑介绍,未来“历山艺享汇”将有3个到4个子项目来支撑,包括“周末音乐会”“非遗展演展示”等。“周末音乐会”是2016年历山剧院将要试水的项目。
2015年5月,中国音乐学院文化惠民演出指导基地在北京揭牌。该项目由中国华北剧院演出(区域)联盟、山东剧场院线与中国音乐学院共同发起,旨在搭建传播民族传统文化、组织惠民演出、指导地方艺术人才开展创作的交流基地。于剑介绍,2016年历山剧院拟用中国音乐学院的专业资源,在剧院开设“周末音乐会”。“这是一个交流体验式的项目,可常态化,将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演出有机结合。”
如果把近年来新建的大剧院比作“大商场”,那么老旧剧院便是路边常见的“小超市”。“人们看到大剧院的管理、经营要求高,其实小剧场的要求更高,因为它能够反映最基层的声音。”在于剑看来,“小超市”的社会功能更加“接地气”。“通过演员与观众面对面互动,能够真正让观众说话、让戏迷说话,这有利于培养剧场演出的忠实粉丝。”
常年负责历山剧院运营的山东文化娱乐中心副主任李莉认为,类似“周末相声俱乐部”的演出,演员与观众面对面,双方可以互动,这是小剧场演出的优势。
截至目前,历山剧院在“周末相声俱乐部”项目上并未取得盈利,但社会各界对这一山东独创的小剧场品牌运作模式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特别是现有公共文化场馆如何发挥应有作用,是亟须认真思考和解决的一个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