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厕所大民生)山东为提高农村群众健康质量全面推进“厕所革命”
人民网济南11月24日电(胡洪林)三格化粪池式厕所、双翁漏斗式厕所、粪尿分集式厕所、完整上下水道水冲式厕所,这些听都没听说过的厕所名称,如今出现在山东省政府公文里。致力于提高农村群众健康质量,山东把厕所改造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项标志性工作,在前不久的11月16日,下发了《关于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根据该意见,到2018年底,该省将完成约 647.3万农户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
据了解,尽管山东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到2014年底普及率达到56.41/%,但目前仍有超过685万农户使用旱厕,由于资金压力大、群众积极性不高,山东农村厕所脏臭差现象依然存在,如何让农村群众用上卫生的厕所,成为山东改善民生的一件大事。
在今天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发布会上,省住建厅长王玉志就该省深入推进农村改厕工作通过媒体向公众释疑解惑。
王玉志称,山东农村经过几十年建设发展,大都实现电、路、水等村村通,特别是村村、户户通自来水;由于惠及家家户户改厕很实际,很管用,群众乐于接受;此外每户改造成本不高,多数地方和农户能够承受。这一切,表明山东农村改厕工作已具备了全面推开的基础。
王玉志向媒体介绍说,此次全面推广农村改厕任务目标明确,到2018年底,全省完成约 647.3万农户的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任务,基本实现该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
他表示,山东农村厕改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尊重民意;坚持政府主导,协同推进。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四是坚持典型引路,整村实施。按照县市区抓示范乡镇,乡镇抓示范村,村抓示范户思路,推进整村改造,通过典型示范,引导群众主动改厕。
为了更好地推动山东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推进工作,该省制定了科学制定改厕计划、合理选择改厕模式、严格执行改厕流程、加强施工技术指导、强化工程质量管理、建立社会化管护机制、完善调度统计制度七项步骤,以确保推进工作的实施。
改厕经费是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该省住建厅巡视员耿庆海告诉媒体,《实施意见》对落实改厕经费提出了明确要求,主要有三块资金来源。一是政府财政投入。根据"十三五"期间省政府确定的农村人居环境的工作重点,省财政将安排专项资金,按照户均300元的标准进行奖补,市、县原则上分别按不低于省级资金同等规模进行奖补。二是社会资金投入。该省积极对接住建部、中国农发行,加强融资、融智支持。住建部已将山东列为全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试点省,农发行2016-2020年将在山东投放的贷款总额不低于200亿元支持参与该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改厕工作。三是农民自筹。将充分利用各种形式,号召农户以自备砖、砂石、水泥建筑材料或以出工等形式参与改厕,减少成本。同时,继续完善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奖补机制,有效调动农民参与改厕工作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