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县“五融入”全面推进核心价值观教育

23.10.2014  12:11

宁阳县通过多种形式、不同途径、多元化评价,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把核心价值观融入教育全过程。

融入课堂教学发挥主阵地作用。面对内涵丰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宁阳县中小学并没有从“”开始,另起“炉灶”,而是以“中国梦”为主线,逐渐将其融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之中,让核心价值体系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鹤山乡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低年级用歌谣领悟,高年级用行为规范,突出学段,灵活施教,形成螺旋式引领模式。宁阳十二中、王卞小学、赵庄小学要求教师将核心价值观适时转化为教学目标和知识点,让学生听进去,做出来,融入学生守则、融入行为规范。

融入社会实践发挥内化作用。各校利用传统节日、重大纪念日以及寒暑假,让学生融入社会实践和活动课程,得到价值体验。各学校通过参观县法制教育警示基地,参加大型科技馆实践活动,进行励志教育公益活动,祭扫烈士陵园缅怀烈士事迹,参加“小交警、小记者、小导游、小法官、小环保”等体验活动,发挥社会实践的养成作用,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行点滴行为做起,把核心价值观化作自己的内在素质。县实验中学组织学生到气象局、污水处理厂、玻纤、县苗圃等单位参观,使社区资源变现为无限教育契机。

融入校园文化发挥熏陶作用。各校通过人文环境和周边环境的整治,加强宣传橱窗、学校网站、文学社团建设,发挥校园文化的激励、熏陶作用,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文化浸润目的。全县所有学校都制作了“善心义举”四德榜,使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模范成为师生尊敬的典范。县第二小学、泗店镇大孟小学等还以爱心教育、孝德教育、诚信教育、做人教育为切入点打造文化校园,并以此融入核心价值观教育。

融入师德教育发挥示范作用。鹤山乡以组织学习“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感人事迹为契机,加强教师道德教育;以“依兰索礼教师辱骂学生事件”为警钟,进行教师荣辱观和价值观教育,并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内容,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全县各校坚持师德为上,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实行师德公开承诺,引导教师增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责任感,争做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融入多元评价发挥导向作用。全县建立了统一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电子档案,从品德素养、健康素养、学习素养、能力素养、艺术素养多个方面打造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县实验中学、宁阳英才学校、鹤山中心小学积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评价网络,引导广大家庭和社会各方面主动配合学校教育,以良好的家庭氛围和社会风气巩固学校教育成果,形成家庭、社会与学校携手育人的强大合力。(泰安市教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