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多举措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版"
日前,北清纵横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与山东兴田机械有限公司就人力资源战略合作项目举行签约仪式。北清纵横将派出一个由5名专家组成的团队在企业工作,为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保障。这是山东省沂水县多措并举,打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版”的一个缩影。
力促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成为沂水县经济发展的关键一环。日前在沂水县采访时发现,过去的“老三样”正在发生新变化。三正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是沂水县的一家小型机械加工企业,目前正在调试生产一套新上的进口设备。去年,该公司投资500多万元,把厂里的老机床全部更新成数码加工机床,使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这是该县狠抓企业科技进步、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个缩影。为机床厂、世纪春公司申报省级“一企一技术”研发中心,为众力液压、兴田机械申报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奖。目前,全县机械电子企业有 264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76家;1至7月份规模以上机械电子企业完成产值89.29亿元,营业收入88.24亿元,实现利税 9亿元,实现税收6478万元。按照“众星拱月”的发展模式,积极吸纳中小机械企业为其做配套,抱团集群闯市场。目前,全县有34家骨干企业整合了97家小微型机械企业为其配套加工,建立了初步的固定合作关系。
沂水县过去就有“食品城”“油顶城”“布鞋城”的称号,特色工业曾名噪一时。围绕这三块产业,全县有2300多家企业,但大多都是小、弱、散的作坊式企业。如何应对,该县提出了“三个必须”:落后企业必须要淘汰,落后设备必须要更新,管理理念必须要上档次、上水平。同时,该县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实施“育苗扶壮工程”,申报省、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今年上半年,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专精特新”企业、5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专精特新”企业。
随着全县200多家落后小企业的淘汰转型,大块头传统企业的转型也排上日程。在沂水老字号食品加工企业青援集团,老厂房已全部变卖。企业用土地市场化运营带来的置换资金进行技改,不仅新建了现代化厂房,还改变了过去只做食品简单加工的老路。大企业靠市场运作走上了长远发展之路,那些经营不善的企业如何处置?去年,亨井电子有限公司搬进了位于沂水产业园区的新家,这是企业从2003年落户沂水后第二次搬家。两年前,亨井电子因经营不善,厂房大量闲置。而此时,急于落地的歌尔电子有限公司却为建厂的事犯愁。通过土地补偿,亨井电子迁到园区发展。据公司副总经理刘树钦介绍:“建设一个电子工厂通常需要一年多时间,我们从入厂改造到投产仅用了2个月的时间,当年我们就实现利税500万元。”同时,亨井电子依靠土地补偿的1亿多元资金,另起炉灶,全面更新设备,两年内规模实现了两次扩容。
政府服务带动社会服务。沂水中小企业局负责人说,中小微企业是民生就业主渠道、企业家成长大平台、科技创新动力源。该县引导中小企业筹措资金,千方百计上项目,推动中小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1至7月份,全县共实施工业技改项目91个,计划投资152.8亿元;实际完成投资54.1亿元,同比增长24.7%。立足于全县“4+4”现代产业集群和4个省、市级特色产业镇,通过搭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使企业能够共享技术成果,提高产业集群的整体影响力。目前,全县拥有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6处,其中2处被认定为市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同时,为破解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题,县政府出资1000万元,与临商银行合作,成立小微企业信用促进会,明确入会企业以相互间的信誉为担保,受到中小微企业的欢迎。目前,已筛选34家成长性强、潜力好、发展空间大的企业,成为小微企业信用促进会会员,并向26户会员企业发放贷款1.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