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县试点预算管理改革 增减支出须报人大常委会审批

04.12.2014  09:14

  经省政府同意,我省决定在20个省财政直接管理县开展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日前,我省出台《山东省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方案》,要求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构建起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县级财政管理水平。

   试点县主要改革事项有:

    完善政府预算体系

  健全预算标准体系。完善县级预算单位基本支出定员定额和实物定额管理。加强党政机关经费管理,规范公务支出,理顺列支渠道,杜绝“人员挤公用、公用挤专项”等现象。2014年年底前试点县要全面出台公务接待、因公出国(境)及会议、培训、差旅费等具体制度办法。

  改进年度预算控制方式。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审核的重点由收入预算、平衡状态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地方一般公共预算如出现超收,只能用于消化暂付款、化解政府债务或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如出现短收,通过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或其他预算资金、削减支出实现平衡。如采取上述措施后仍不能实现平衡,省直管县可通过向省政府申请临时救助方式实现平衡,并在下一年度预算中归还。

  强化预算刚性约束。经县级人大批准的预算,必须严格执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调整,预算未安排的事项一律不得支出。年度执行中县级政府一般不制定新的增减收入或增加支出政策,从严控制预算调整事项。除法定情形外,预算执行中增加或减少预算总支出,必须编制预算调整方案(草案),报县级人大常委会审查批准,并报省、市级财政部门备案。县级政府接受上级增加的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应当及时向本级人大报告。

  深化支出管理改革。清理规范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支出规模或生产总值等挂钩事项,一般不再采取挂钩方式,凡是市、县级政府自行制定的重点支出挂钩事项一律取消。2014年试点县要全面建立专项资金信用负面清单制度。

  推进政府采购和政府购买服务改革。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效率,年初批复的政府采购预算应在当年11月底前执行并签订采购合同。研究建立县级“公物仓”制度。2015年试点县要结合部门预算全面编制政府购买服务计划。

  加强结余结转资金管理。自2014年起,试点县结余结转资金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要控制在9%之内。县县直部门、单位连续结转2年以上的财政性项目资金,一律收回县级财政统筹安排。

  对县级200万元以上的项目实行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逐步向部门整体支出和政策、制度、管理等方面拓展,2015年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县级项目支出和预算单位支出绩效评价体系。

  方案要求,试点县要从2015年预算编制入手,确保预算管理制度改革2015年取得决定性进展、2016年全面完成各项改革试点任务。从2014年起,省级将试点县预算改革工作纳入市县财政绩效管理综合考核体系。(记者 姜宏建 通讯员 丛培德 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