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参事夏斌:房地产市场“超级繁荣”的时期已经结束

28.11.2014  11:12

国务院参事夏斌近日表示,由1998年住房改革开始,到2008-2009年,由信贷积极扩张所助推的房地产“超级繁荣”已经结束了。银行给企业大量贷款的抵押物都是房地产,这部分钱占整个银行贷款的40%,这是相当高的比例。

如果住房销量下降,房价下降,系统性风险会不会爆发?如果爆发,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爆发方式?夏斌用第几波概念来描述,实际上在时间概念上,不一定是先有第一波然后是第二波,并行也有可能。

第一波,房市价量齐跌,价格在跌但程度不高,量也在跌,卖不出去。房地产抵押贷款的资产质量最早出问题,房地产企业的问题最早出现。抵押物的市值马上下跌,开发贷款的质量问题紧随其后。这个时候,面对抵押物价格的下跌和开发贷款可能还不出来的房地产企业,银行的第一反应是马上收紧贷款,收旧贷款,不给新贷款。这样做直接效应是部分房地产企业马上资不抵债,破产。间接效应是GDP下跌,这是第一波。

第二波,收紧房企银根的连锁反应是,涉及上下游40个行业的投资会进一步深度下行。和房地产业相关的水泥、钢铁、玻璃等40个行业现在已经产能过剩,如果房地产投资再进一步下降,产能过剩问题更大。因此导致这批相关的非房地产行业产出减少,或者减少投资,或者倒闭破产,进一步影响全局性的投资和GDP,这是第二波。

第三波,地方GDP马上下滑,地方政府破产。狭义的土地财政对房地产的依赖度达到53%。有些地方更高,100%的都有。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房市价量齐跌,首先房地产企业拿地的积极性会减弱,那么地方政府由于资金压力,收缩基础设施建设,棚户区改造资金配套不够,保障房建设以及民生的其他投入都发生困难。直接影响是,地方GDP马上下滑。

第四波,群体性事件集中爆发。随着银行对房企的信贷紧缩,理财市场上的违约事件频频出现,由此群体性事件和社会不稳定因素在短时间内会集中爆发。现在整个社会都在讨论刚性兑付不兑付的问题。对此,夏斌坚决主张不能刚性兑付,否则中国的金融市场秩序将无法建立。

夏斌预计,今年的GDP即使在微刺激的政策下能够渡过7.5%左右的难关,但是未来两年内,仍然有可能下滑到6%以下,中国经济将陷入严重的萧条和中等收入陷阱。如果中央政府没有事先的政策干预,这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大概率事件。现在如果没有其他准备,不是提前开始一点一点布局干预,2015年,2016年跌到6%完全可能。中央政府应该要从最坏的打算入手,做好各种准备。

 


烟台市委统战部助力海外山东籍企业渡过难关
    日前,获悉海外鲁籍企业遇到困难,外事侨务办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1月10日,省委常委会利用一天时间,外事侨务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