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发展方式 打造中国粮食发展新增长势

05.11.2014  23:40

  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十八大,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确立科学发展观这一指导思想,规划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部署“五位一体”战略布局,为我国未来发展开辟了道路,指明了方向。

  十八大对“三农”工作作出了新部署,提出了新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使我们工作目标更明确。“两个倍增”、生态文明建设,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四化”同步发展,城乡发展一体化,为解决“三农”问题开辟了更广阔路径。十八大精神内涵丰富,高屋建瓴,是我们做好农业工作的行动指南,我们还要进一步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力争更高水平地做好本职工作。

  最近,国家统计局公布了粮食总产量的数字:2012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1791.4亿斤,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首次连续九年增产。这一数字远远超出了《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确定的2020年粮食产量10800亿斤的规划目标。站在粮食“九连增”的台阶上,如何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切实指导“三农”事业发展?如何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打造粮食生产新增长势?这些问题引人深思。

  粮食“九连增”表明,我国粮食生产开始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

  党的十六大以来,“三农”发展进入新一个黄金期,农业发展实现新跨越,显著的标志是粮食“九连增”。“九连增”有几个特征值得关注:

  一是增长的罕见性建国以来只有1950-1958年出现过“九连增”,但仅增产1689亿斤,比这次少1489亿斤。世界排名前6位的主要产粮国,只有美国、印度曾经出现过“五连增”。因此,我国粮食“九连增”不仅历史罕见,更是世界罕见。

  二是增长的同步性九年里,粮食面积无一年减少,单产除2009年外,其余8年均有提高。呈现了面积、单产同步增加的好局面。

  三是增长的均衡性九年里,夏粮8年增产,早稻6年增产,秋粮8年增产;九年里,全国有25个省市区增产,只有6个调入省市减产。长期以来,地区间你增我减、增长不平衡的局面有所改变。

  四是增长的内生性九年里,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耕种收综合机械化作业率双双超过50%,粮食增长的内生性显著增强,长期以来依靠粗放经营、资源扩张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逐步改变。

  五是增长的协调性在粮食实现“九连增”的同时,棉花、油料、糖料、蔬菜、水果、茶叶、蚕桑等作物也同样稳定发展,改变了过去常常出现的“粮上经下、粮下经上”的局面。

  作为全球人口数量第一、粮食产量第一的头号大国,粮食连续九年增产,创造了世人称叹的中国奇迹,增强了我们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信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

  科学确定粮食安全目标,需要保底线、保基本、保重点

  当然,粮食“九连增”已经成为过去,未来的路更加艰难。今后十年,既是我国粮食生产发展的战略关键期,也是站在历史新起点上的艰难爬坡期。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的目标,我们认为,首要是粮食安全,重点是总量平衡,难点是结构平衡。

  九年来,尽管我国粮食连年增产,其他农产品稳定发展,但供求缺口仍然在逐年扩大,进口数量逐年增加,进口品种逐年增多。九年期间,大豆净进口增加1.6倍,食用油增加近5成,棉花增加6成,食糖增加3.3倍。去年以来,玉米、小麦和大米也开始净进口。主要农产品供求关系趋紧,需要依靠进口补充实现我国农产品供给平衡,已是不争的事实。

  同时,面对开放的国际市场,还要顺应在全球配置资源和全球市场竞争这一大趋势,发挥优势,扬长避短。有些产品,我们少不了、缺不得,需要进口补充;有的产品竞争力我们比不了,缺乏优势,不让进也不行;有些产品我们资源环境支撑这根弦绷得太紧,进一步发展持续不了。

  面对这一新形势,我们必须冷静思考,创新保供给的思路,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构建粮食供求平衡的新格局。立足我国资源条件,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有保有舍的方针,科学确立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目标,就是保底线、保重点、保基本。

  保底线,就是确保粮食(含大豆)自给率保持在90%以上据农业部信息中心资料,粮食自给率(含大豆)由2003年的100%下降至2011年的91%。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确保这一格局不被打破,千方百计保障90%粮食自给率的底线不被突破。据预测,到2020年需求量将超过14400亿斤,增加1800亿斤。这就意味着,粮食产量每年要增加200多亿斤。实现这一目标有难度,也有希望。改革开放34年来,我国平均每年增产粮食167亿斤,本世纪以来平均增产212亿斤,“九连增”期间平均增产353亿斤。

  保基本,就是确保稻谷、小麦完全自给大米、小麦是我国的基本口粮和主食,全国有60%的人吃大米,40%的人吃面食,13亿人,人人要吃,天天要吃,餐餐要吃,绝不能依赖进口。目前,我国稻谷、小麦产需平衡,但从2011年以来,开始出现净进口,今年继续呈增加态势。有人认为,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结构的变化和膳食结构的改善,口粮消费将会有所减少,但由于人口在持续增加,加上对大米、小麦质量要求相应提高,同时考虑到水稻、小麦生产对水资源消耗大,单位面积产量挖掘的潜力相对较小,保障稻米、小麦的完全自给,依然任务艰巨,不可掉以轻心。

  保重点,就是确保玉米基本自给,力争自给率95%以上玉米是主要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这些年尽管生产发展迅速,但仍然跟不上需求的增长,产需缺口不断扩大。今年1-10月,我国玉米净进口386万吨,比上年同期增加6.04倍。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加,消费水平的提升,玉米用量将呈快速增长。由于城镇人口膳食结构中肉蛋奶增加,每转移一个农村人口,就将增加饲料用粮75公斤,饲料用粮将占粮食需求增量的68%。玉米是高产作物,但我国玉米单产水平还比较低,2011年玉米亩产383公斤,只有美国亩产水平的56%,潜力还很大,只要紧紧依靠科技,大力改善生产条件,确保95%的自给率是可以做到的。

  在整个种植业发展目标上,我们要努力实现“一个确保,三个力争”,除了确保粮食基本自给以外,还要力争食用植物油自给率稳定在40%以上;力争棉花、食糖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力争蔬菜稳定供应。

  在新的形势下,需要创新发展方式,探索粮食生产发展新路径

  在更高的起点上,重新思考和审视我国粮食生产,感到最大的矛盾仍是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与相对薄弱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最大的实际仍是人多地少资源短缺,最迫切和严峻的仍是如何转变粮食生产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应当在总结历史经验、坚持成功做法的基础上,进一步创新发展思路,转变发展方式,不断探索粮食生产科学发展道路。

  一是扩大面积难以持续,需要创新增长路径粮食“九连增”,面积增加1.78亿亩,对增产贡献率接近1/3。应该讲,粮食面积的潜力已经挖掘得很充分了。继续扩大种植面积,实现粮经统筹协调发展的难度越来越大。只有全力挖掘单产潜力,走集约型、内涵式发展的新路子。

  二是资源要素约束困境难以摆脱,需要创新农业资源利用方式水是粮食生产的“血液”,未来农业用水空间将继续呈不断挤压态势;化肥、农药、农膜是粮食生产的“粮食”,我国利用率显著低于发达国家。在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高涨的背景下,必须改变依靠大水大肥猛药的增产方式,必须改变只顾铺膜不管回收的增产方式,必须改变重用地轻养地的增产方式,努力探索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资源节约型新路子。

  三是技术瓶颈短期难以突破,需要创新技术推广方式我国粮食生产每上一个台阶,都与突破性品种和技术直接推动密切相关。如8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90年代推广紧凑型玉米,使水稻、玉米亩产分别提高了近100公斤。目前看,全局突破性、区域带动性强的新品种、新技术储备不足,转基因等生物技术应用受到诸多限制,依靠单项技术突破大幅提高单产的难度越来越大。比较可行的途径是实行农艺农机融合、良种良法配套,集成推广成熟技术,从依靠“单项冠军”向夺取“全能冠军”转变。

  四是小规模生产格局难以改变,需要创新组织方式小规模、分散种植是我国粮食生产的基本格局。如何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整合碎片化、粗放型、分散化、小规模的耕地资源,构建扎实的粮食生产微观经济基础,成为粮食稳定发展的新问题。要在着力稳定传统种粮队伍的基础上,培育和打造一支专业化种粮队伍。

  五是灾害频发重发态势难以避免,需要创新灾害防控方式我国处于季风性气候带,各种旱涝低温灾害显著高于欧美等温和气候地区,可以说是年年有灾、季季有灾、处处有灾。随着气候变化、耕作制度改革和种植结构调整,气象灾害和生物灾害发生不确定性增加,突发性、暴发性、危害性显著增强。因此,应当认真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建立一套主动避灾、有效防灾、积极救灾的科学抗灾减灾新机制,力争使粮食生产建立在一定程度可控可调的牢固基础上。

  六是普惠性补贴政策效应难以持续,需要创新政策扶持体系普惠性、收入性补贴,对生产发展的激励作用在逐步减弱,最低收购价制度、产粮大县奖励、防灾减灾关键技术补助等政策,针对性最强、作用最直接、农民最受益、效果最显著,对促进粮食稳产增产的贡献最突出。所以,今后政策扶持方向和方式可以做些调整,更加注重直接调动农民、地方和科技人员积极性,更加注重培育新型种粮主体,更加注重提升种粮科技水平,进一步发挥政策对粮食生产的激励作用。

  实现粮食新一轮发展,需要再造新增长势

  明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第一年,种植业工作的重点任务仍然是保有效供给,重中之重仍然是粮食。粮食“九连增”,各种资源要素和支撑条件已经绷得很紧,继续保持发展的好势头,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强化措施,积蓄新的力量,再造我国粮食生产新的增长势,重点要在五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建成新一轮粮食增长主力军在国家已经明确13个粮食主产省基础上,根据近几年粮食面积、产量、商品量和资源潜力,划定一批粮食主产粮市、主产粮县,打造一批能够提供稳定粮源、确保国家产销平衡的“国家队”。目前看,要重点抓好产量超100亿斤的27个大市和产量超10亿斤的417个大县。同时,在粮食主销区和产销平衡区,根据资源条件和潜力,也划定一批粮食主产县市和主产乡镇,使之成为区域平衡的“生力军”。目前来看,要重点关注西北、西南地区通过发展旱作农业带动崛起的一批粮食县市乡镇。对这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国家队”和区域平衡的“生力军”,要建立利益补偿机制,实行特殊的支持政策,各种项目资金重点向他们倾斜,各种试点示范向他们集中,使之成为下一轮粮食增长的中坚力量。

  二是加强标准农田和现代装备建设,夯实新一轮粮食增长支撑基础建设一批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改造东北黑土带,提升黄淮海盐碱地,改良南方红黄壤农地,打造我国三大粮食生产骨干区域。促进农机、农艺、信息的深度融合,用信息化改造传统农业,用信息化武装现代农机,推动实现农机智能化、农艺精准化。充分利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构建数字化病虫害监测预警体系平台,加强应急防控能力建设,构建区域性、机械化、信息化应急防控体系。

  三是创新科技推广平台,增强新一轮粮食增长驱动力深入推进高产创建,大面积开展粮食增产模式攻关。就是整合各地星罗棋布的高产创建示范片成功经验,集中力量攻克薄弱环节、突破技术瓶颈,组装配套形成区域性、标准化的高产高效模式。在粮食生产优势产区实行整建制、大规模推广应用,形成一批高产高效的粮食生产区域,辐射带动更大范围增产。

  四是夯实粮食生产微观基础,培育新一轮粮食增长“专业队”就是要集中力量、集约资源、集合要素,大力培育一批新型种粮大户,扶持一批种粮合作社,打造一批家庭农场,建立一批专业服务队伍,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适度规模经营的新模式。可以探索建立种粮大户专项补贴,对南方50亩以上、北方10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给予补贴。

  五是着力完善扶持政策,构建新一轮粮食增长“助推器”价格政策要扩大覆盖面,稳步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将玉米纳入最低收购价范围,完善大豆临时收储政策。补贴政策要不断完善。稳定扩大“四补贴”政策规模,开辟新增补贴项目,重点向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社倾斜,重点向推广防灾减灾稳产增产关键技术倾斜。稳定加大大县财政奖补力度,建立“能增能减、能进能出”的动态调整奖励制度。 (来源: 农民日报)